互聯網與傳統的結合下,品牌增長的4大熱詞

0 評論 2766 瀏覽 12 收藏 13 分鐘

編輯導語:互聯網對于品牌的重要性是極大的,無論是傳統企業(yè)還是新興企業(yè),都離不開互聯網的宣傳來塑造自身形象。疫情的爆發(fā),并沒有影響一些企業(yè)自身的發(fā)展,這些增長較好的傳統企業(yè),到底是如何與互聯網結合的呢?接下來,本文作者為大家總結了今年銷售增長做的不錯的企業(yè)的四個關鍵點。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響,我們曾經預測企業(yè)可能會很悲慘,但是近期陸續(xù)披露的上半年財報顯示,很多的企業(y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不降反增,而且有些企業(yè)甚至比往年增長得還要好。

我覺得這是疫情把中國的一些趨勢往前推了,趨勢還是沒變,但是它更提前了:

  1. 中國的頭部化:各行業(yè)的頭部化加快,好的企業(yè)更好,差的就死了。
  2. 互聯網和傳統的結合:我認為可能提前了兩三年。我們發(fā)現,凡是增長較好的,多數都是和傳統企業(yè)運用互聯網有關。

那么,這些增長較好的傳統企業(yè),到底是如何與互聯網結合的呢?我提出來了四個詞,分別是:體驗、KOC、云店以及渠道直播。

一、增長熱詞:體驗

以前,只有賣得便宜才能賣得多;現在,只有賣得貴才能賣得多。我們發(fā)現,疫情過后,率先復出的是高端產品,疫情并未打斷產品升級的趨勢。

然而,高端產品怎么賣,怎么做認知,怎么和互聯網結合呢?做的好的企業(yè),無一例外都是以線下體驗作為制勝的法寶。

互聯網時代不是把線下放棄了去做互聯網,而是把線下做得更重,互聯網才能做得更輕。注意:只有把線下做得更重,這個更重——就是去做體驗。

體驗以后的結果就是消費者會形成一個判斷,其實最貴的是最好的。

消費者體驗是個效率非常低的方式,過去我們說體驗產生的是口碑,但是從工業(yè)革命以來,口碑就不是很明顯了,因為它比大眾傳播的效率低太多。

但是,體驗是認知強度最高的,目前的認知模式有4種:第一是體驗、第二是基于體驗的口碑、第三是在大眾媒體上做廣告、第四是在互聯網的自媒體上做內容做IP。

互聯網與傳統的結合下,品牌增長的4大熱詞

工業(yè)社會廣告很有效率,工業(yè)互聯網IP很有效率,但是廣告和IP都有一個缺點,就是認知太淺,最深沉的認知是我體驗夠,但是互聯網改變了。

西貝做的親子體驗,是典型的三位一體,體驗既有認知,也有交易,還有關系——而且是強認知、強交易、強關系。

再加上互聯網的傳播,因為這個體驗很有儀式感,比如培養(yǎng)小廚師,小孩子父母會拍照,拍照一定就會發(fā)朋友圈,個人的體驗通過自媒體的放大,它產生了最強的認知,也是最強認知下的高效傳播。

所以它強體驗、強認知,又是強傳播。

過去很多人認為體驗是終端產品的品鑒,那你會發(fā)現,其實產品很多品鑒不出來。

所以這個時候體驗會延伸到工藝、技術、供應鏈、衍生產品,使得體驗者知道這個產品是怎么來的,知道這個產品的工藝技術要點在哪里,知道這個產品用的是什么顏料,一清二楚。

這個時候高端產品的認知強度就非常強。

很多企業(yè)的體驗是在總部做的,比如李渡酒就做到三級體驗又在總部體驗,也能夠在終端體驗,它的體驗場景做到無處不在,把我們過去認為農業(yè)社會才有的方式,低效的方式,帶著強度很高的方式在互聯網時代激活了。

互聯網與傳統的結合下,品牌增長的4大熱詞

所以傳統企業(yè)面臨兩個任務:第一是互聯網要結合,第二產品要升級,產品升級和互聯網結合,用體驗的這種方式,恰恰把這兩種結合在一起了。

所以互聯網傳播IP化的方式,真正要往高走,體驗會成為一個基本功。

二、增長熱詞:KOC

企業(yè)往線上結合,既要做B端深度分銷又要鏈接消費者做分銷。

兩種表現方式:第一種表現方式就是老產品找終端做鏈接,從B端做到C端,就需要做到BC一體化;而新產品就直接做到C端,反過來做B端,所以那叫CB一體化。

新產品做CB一體化,誰來產生鏈接?

KOC——關鍵消費者。

KOC跟KOL是什么差別?

把KOL定位媒體,KOC是渠道;用KOL做傳播,用KOC做交易。簡單來說——KOL是做品牌的,而KOC是賣貨的。

互聯網與傳統的結合下,品牌增長的4大熱詞

KOL的前提是有影響力,KOC的前提是有強關系,BC一體化不可能連接所有的C端,誰來做體驗,KOC。

KOL有影響力,可以影響比如1萬個粉絲,但是他與這1萬個粉絲不認識,屬于弱關系。而KOC則是強關系。

KOC有四個標簽:有強關系;愛分享、愛說;本身是消費者;做過體驗。我們發(fā)現,KOC和體驗結合,體驗低效的認知模式,也會變得非常的高效。

所以,企業(yè)在一個縣里有100個KOC就可以把一個縣基本上啟動了,達到一定的密度就能啟動。

這個時候品牌沒有做起來,沒有關系,因為有人買,KOC買得好,反過來會找B,所以這就是剛才講的CB一體化,先把KOC搞定,以后會發(fā)現零售店就開始進貨了,就可以倒逼B端了。

互聯網與傳統的結合下,品牌增長的4大熱詞

在三度空間的鏈接過程中,深度分銷的節(jié)點是終端,立體鏈接的節(jié)點是KOC。

這個時候就能夠實現三度空間的雙線深分,BC一體化,從原來深度培養(yǎng)到B端,通過KOC連接到C端,這就自然打通了三度空間。

三度空間鏈接最佳的鏈接點就是KOC,而把KOC用來做體驗,它的認知度就最強。

KOC是不同于KOL的新物種,一個是渠道一個是媒體,只有KOC才能夠在認知交易上形成一體化,而且是三強結合,有強關系、強認知、強傳播。

這個強度把施煒老師講的三位一體,認知交易關系,都變強了。

三、增長熱詞:云店

云店就是線下的門店再開一個線上店。

云店和微商城不一樣,微商城是零售的邏輯,云店是品牌給的,這里面是有營銷帶來流量的,品牌商給零售店一個云店。

線下門店的面積是有限的,只能賣高頻產品,高頻產品的特點是它的毛利比較低,那怎么辦?

——在云店上賣毛利高的,由前置倉來發(fā)貨。比方說優(yōu)布勞,就是做同城配送,通過微信下單也好,云店下單也好,是通過同城配送的。

流量的來源有三種:第一是好地段,租金高的;第二搜索流量,消費者買東西的時候很簡單,一個事情就是我要搜索;第三個來源就是云店的流量,云店和電商平臺淘寶、京東的流量不一樣,云店的流量是人脈,所以云店會成為一個標配。

互聯網與傳統的結合下,品牌增長的4大熱詞

我們把具備云店,具備能打通三度空間的店,叫做新店商。我們原來是叫商店,現在是叫新店商,既有線下店又有云店。

云店帶來的流量是沒有租金成本的,線下的流量是有租金成本的,云店的毛利其實就是凈利,所以它的銷量可能只增長20%,但是密度可能增長100%,利潤增長100%。

四、增長熱詞:渠道直播

大家知道網紅直播很火,但是在網紅直播走下坡路的時候,有另外的直播火了,這個直播就叫渠道直播。

  • 2月18日,李渡啟動渠道直播;
  • 3月3日,慕思床墊渠道直播(1億+);
  • 5月初,消時樂渠道“閃播”(100天,100縣);
  • 6月18日,董明珠渠道直播(102億);
  • 8月4日,吳曉波與TATA木門“渠道拉練”直播。

把直播的這個場景,和渠道的動員能力結合起來,就得顯示出來傳統企業(yè)有多么厲害。

因為如果不用網紅,很難動員150萬個KOC;如果不是利用渠道,吳曉波那一場直播有800萬多人在線,有10萬多人進入到商城,有2萬多人下單,絕大多數不是吳曉波的網紅帶來的,而是TATA木門的銷售渠道帶來的,所以我把它叫做渠道直播。

互聯網與傳統的結合下,品牌增長的4大熱詞

渠道直播是檢驗渠道動員能力,并且能夠通過直播直接變現的方式,這個變現的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人氣可見,人氣可用,一下子幾十萬幾百萬的渠道顧客上來了,就厲害了。

所以渠道直播,從B端到C端,BC一體化,考驗渠道的動員能力,要通過KOC來鏈接放大,每一個業(yè)務員拉了多少客,后臺清晰可見。

我曾看到直播平臺有一個業(yè)務員一個人拉了2000多人,這種鏈接能力就非常厲害了。

網紅在直播的時候,是網紅一個人拉的流量;但是渠道直播的時候,你能清楚每一個人拉的流量,系統會排序,誰排第一,誰排第二,每個流量是多少,一清二楚。

所以我覺得這種工具,給網紅用還有點浪費了,給渠道用,特別是我們深度分銷做的好的企業(yè)來用,如虎添翼,錦上添花。

以上是我總結的,今年銷售增長做的不錯的企業(yè)的四個關鍵點,謝謝大家!

#特邀作者#

劉春雄,微信公眾號:劉老師新營銷(ID:liuchunxiong1964),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特邀作者?,F任鄭州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EMBA課程主講導師,《銷售與市場》雜志社副總編,清華大學MBA、中國人民大學MBA特聘客座教授。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