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端的用戶交互動線設計

2 評論 11989 瀏覽 50 收藏 11 分鐘

雖然用戶在下載平臺的時候已經(jīng)對這個平臺對內容有一種心理預期,但是還是需要你主動告訴用戶說,在這個平臺上有什么內容你能為他提供什么,給用戶進來之后提供一個準確流暢的交互動線。

用戶的交互是在從下載之后打開app(或小程序或h5,這里特指移動端)遇到的第一個選項開始,從一些功能授權也好,功能指引提示也好,從這里開始。

標簽

在這個平臺上有什么內容你能為他提供什么,這個有兩種方式可以展現(xiàn):

  • 一種是常用的啟動頁或引導頁,通過幾行短描述和圖片展示平臺內容;
  • 另一種是用戶主動選擇一些喜好的內容標簽。

我在不同的平臺上看到文字和圖片這兩種打標簽的形式:文字與畫面,用戶的感知力主要是放在畫面上。

用戶對文字的理解抽象感更大,只要稍微有點符合的就算是或不是,而且文字描述是需要用戶去思考解讀的內容類型,對你的平臺不重視的話更傾向于隨便選幾個或跳過。

用圖片來做類型的篩選,也需要把握好圖片內容,需展示具體清晰一目了然的內容,圖片的具象化可以給用戶提供統(tǒng)一內容價值,讓用戶不去思考就可以辨別選項,且不會對內容產生歧義。例如:衣服、帽子、褲子,或是用戶選了之后,可以提供多種不同類型的衣服、帽子、褲子。

如果用圖片無法清晰定義選項的內容,例如音樂類型:朋克、金屬、小清新、民謠,其實很多用戶的喜好很雜,并沒有清楚定義自己的喜好方向。而且有些用戶喜歡某些音樂屬于當中的某個流派,但不一定喜歡那個流派的所有音樂,單憑確切的文字描述不是很貼切到用戶的喜好。

反而是給多幾組類型的歌手圖片,讓用戶選擇幾組具體喜歡的歌手,通過選擇的歌手曲風來分辨用戶喜好的音樂風格的比例。

而且圖片內容能夠貼切到用戶具體的喜好內容,用戶的配合度更高。我之前在一個平臺上看到過一個交互方式,有選項“換一換”以及進入“下一步”,我在選擇圖片內容的時候,不知不覺操作好幾組“換一換”選擇了更多的圖片內容。

這個操作對我來說無思考負擔,而且是我確切的具體喜好。相比我之前經(jīng)常隨便選或跳過的文字選項,這個圖片選項我的對待態(tài)度是完全不同的。后面想了一下的確是非常好的一種交互方式。

這種打標簽的交互方式主要是在有做個性化推薦的平臺會出現(xiàn),其實這個也是一種雙向選擇。如果有個性化推薦的需要,可以在進入首頁前加上。除了是我們給用戶打標簽,根據(jù)用戶標簽來展示內容,也是給用戶知道我們平臺有這些內容可以為他提供。

如果不是往個性化推薦方向發(fā)展的平臺的話,為以后的數(shù)據(jù)打下基礎也好,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具象化用戶畫像,可以另外提供一個入口加上一些用戶激勵,讓用戶選擇一些針對平臺內容或用戶喜好的標簽內容,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用戶調研。

整體聯(lián)動

標簽之后進入首頁,如果有一些用戶操作指引的圖層,可以在這個圖層上給用戶明確的內容指引。不過不管有沒有,首頁的運營內容,也是需要產品和運營人員一起去規(guī)劃把握好的一個因素。

首頁是一個門面,特別是第一屏的內容展示。有些太花里胡哨的圖片,而這些圖片又不能很好的展示出這個模塊的內容,圖片的抽象形式大于背后真正內容,用戶要去仔細注意到圖片下方的小文字,那個才是你這個模塊真正的內容。需要去思考的模塊位置,往往是熱力圖上交互最少的地方。

我當時做的首頁是以模塊的形式,運營可以自主拼接,整體的內容把控都是在運營上。當時接入了某個數(shù)據(jù)平臺,以電商來說,進入首頁主要是以推薦內容為主,分類頁以具體內容為主,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用戶。一種是有明確商品需求的用戶,一般就直奔搜索頁或分類頁,另外一種無目的型的瀏覽用戶,首頁就是主要的瀏覽動線了。

設計用戶交互動線的一個重點是,不能斷。不管是針對哪種類型的用戶,我們都是希望他的交互動線是不斷掉的,能夠一直不斷瀏覽點擊,提高更多的sku曝光率。

這個說白了其實就是互相關聯(lián)跳轉,聯(lián)動起整個平臺。可以根據(jù)商品屬性或關聯(lián)專題內容或同類個性化推薦算法,每個平臺的內容類型不同,根據(jù)自身的內容特性去串聯(lián)內容,互相跳轉。

在商品詳情頁下方增加其他關聯(lián)商品內容或專題專輯,可以讓用戶瀏覽完這個商品不選擇購買的話還可以繼續(xù)瀏覽其他商品,而不是選擇后退返回上一頁,在各個為空的頁面主動給用戶提供一些商品或內容選擇。這些需求都不難,很多平臺也都有,但是如何通過位置和內容的配合,來達成整個平臺的聯(lián)動,還是需要不斷關注調整的。

足夠精準的個性化推薦可以達成粘性比較高的交互動線,都是你喜歡看的內容,交互點擊停不下來。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技術和人力去做和維護推薦引擎的話,主要還是需要產品和運營的配合設計了。

首頁、專題、專輯、分類、商品詳情、搜索結果、我的頁面等等等等,每個頁面都是整體的一部分,這個也是一句正確的廢話。這個方面主要是由于面試時候被提問到的,問我對平臺的改善建議,使用過程中交互動線在很多地方斷掉了,很多平臺真的這個是沒有做好的。

而且內容堆積沒有邏輯,給到的信息也不足以讓用戶明確交互動線,那就主要是瀏覽-沒有想要的內容-離開。瀏覽-剛好看到感興趣的內容-點擊-看完了-后退,繼續(xù)瀏覽。聯(lián)動,看運營和產品人員有沒有這個意識去維護這個交互動線了。

彈窗

彈窗是一種很好的交互方式,但如果是僅僅彈出需要被關掉的頁面內容(例如:純內容廣告位),而不是引導下一步的交互內容,這樣設計的彈窗也會被浪費。

彈窗是我們可以主動讓用戶進行選擇的一種交互方式,這里說的主要是以首頁的彈窗內容為主。一般是會彈出展示新人福利,能夠給進來有點懵的新用戶一個很好的明確交互操作。點擊領取福利之后跳轉至這個福利可用的商品頁面,頁面內容的展示引導又是另外一方面了。比起讓用戶做決定,做選擇會更容易的多。決定需要思考,選擇可以靠簡單邏輯判斷。

需要花錢的地方,用戶會主動思考,但是能不去思考的地方,用戶還是更愿意不去動腦。很多在閑暇時候打開的移動端內容(app、微店h5、小程序等),不要讓我想,但是你也需要提供具體的指示內容或選項讓我操作。如果返回上一頁內沒有我想要的內容,那我就離開了。

電商的底層邏輯可以適用于很多類型的平臺,sku的多跟少的展示方式不同,但總體來說都是需要主動去提高商品展示的曝光率。這個在電商的底層邏輯上是共通的,越貼近用戶喜好的內容,從曝光到轉化的漏斗才能提升。從標簽開始貼近用戶喜好內容,從聯(lián)動提高商品曝光率。

我之前參加上海站的產品經(jīng)理大會上看到一個關于轉化率數(shù)據(jù)描述,0.5秒的產品標題-2秒的價格-10秒的產品亮點-100秒的考慮購買。那在產品上要如何把握這個時間去設計對應的平臺邏輯,下一篇我們交流一下。

 

作者:萬象青年,公眾號:萬象青年歡樂多(ID:wxqn-helloworld)。早上產品狗,晚上公號狗,時不時會分享一些產品心得和復盤總結。

本文由 @萬象青年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 ,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作者大大你好,我想轉載你的文章可以嗎!

    回復
    1. 應該不可以

      來自安徽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