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特征,能表現產品思維?
關于產品思維是什么的話題討論有很多,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能夠定性這個問題。而筆者作為資歷深厚的產品經理,將集合著朋友圈子里百萬年薪天團大佬們的指點,用自己的理解解讀產品思維。
BOSS:xx方需要一個APP?
A:xx是誰?要做個怎樣的APP?有什么資源結合?要怎么做?
B:可以做,預算多少,對方誰來拍板合同?
A的表達更能體現產品思維。
很多人都會說產品思維,但是解釋起來又是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
的確,在執(zhí)教新人產品相關課程三年后,我也依然覺得產品思維是一個很玄乎的詞語。因為,還沒有被廣泛接受的統(tǒng)一定義。
那么今天,集合著我朋友圈里百萬年薪天團大佬們的指點,我來斗膽嘗試一下為產品思維做個定義。
01 集思廣益
在開始這個輸出最終定義的的過程中,我?guī)е约旱囊粋€初始想法,與多位資深產品人進行了交流。
先說一下我的初始想法,產品思維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思維是人類所具有的高級認識活動。按照信息論的觀點,思維是對新輸入信息與腦內儲存知識經驗進行一系列復雜的心智操作過程。—百度百科
思維的簡單理解就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
那產品思維到底是怎樣一種方式和方法呢?
我與十二個高人做了簡短溝通。先看看產品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導師們的觀點:
再來看看大廠高管們的觀點:
再來看看創(chuàng)業(yè)大牛們的觀點:
02 提煉總結
收獲了這么多一句話的觀點后,我提煉了一下大家觀點中的共性:
- 思考,更接近用戶的思考
- 行動,更高效的行動方式
- 結果,更優(yōu)的輸出結果
用這樣一張圖,其實就簡單的表達了產品思維的核心——思考是前提,行動是過程,結果是收獲。
2006 年的 11 月,一個名叫Houston的年輕人在波士頓南站準備坐車去紐約時,突然意識到他把裝有重要資料的硬盤遺忘在了公寓里。這下要花費四小時的旅程就無法繼續(xù)原計劃的工作,然而 Houston并沒有浪費這個時間,而是動手寫下了未來成為 Dropbox 雛形的幾行代碼。
后面的故事就是憑著這個項目進駐了創(chuàng)意孵化器 Y combinator。再然后2018年3月成功上市,頂峰市值120億美元。最新市值約77億美元。
H的思考是什么呢?
靈感來源于,一個具體的場景,一個具體的需求,他沒了資料,無法工作。所以他需要一種方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遇到同樣問題的人肯定不止他一個。他意識到,并決定做出這樣一個產品。
H的行動是什么呢?
他帶著項目入駐了孵化器。他成立了公司。他找到了合伙人。
他們用極簡的方式來完成了用戶的導入,只要用戶把對應的文件夾選擇為同步,則會自動同步到云端。
其次用病毒傳播機制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廣告營銷推廣。Dropbox 的邀請機制將它的注冊量提升了60%。邀請可以均獲得額外空間獎勵,邀請過程郵箱或鏈接即可,門檻很低。
最后招募到合適的伙伴,完成了終極的上市。
H的收獲的結果是什么?
拒絕了喬布斯的收購后,他終于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從思考,到行動,再到結果,這就是產品思維的應用步驟。
03 產品思維解析
所以,產品思維就是基于需求洞察及分析的能力,使用科學的生產方式來打造一種產品或服務來滿足用戶,并獲得一定成果的方法。
有了這樣一句話的解釋后,再來深入解析就不難了。
1. 具備產品思維的人,首先得擁有需求洞察及分析的能力
需求洞察及分析的能力,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需求的理解。二是需求的選擇。
理解是前提,選擇是結果。
在2010年到2011年間,其實我正在網盤即云存儲的項目。因此這是我了解dropbox的機緣。
從產品的角度來看,我理解對于云存儲的需求,大部分國內用戶來自于對數據安全的需要。少部分國內用戶有數據同步的需要。
因此我堅定不移的選擇圍繞上傳及下載功能做好體驗,同時基于扣扣用戶群體的屬性,我建議基于關系鏈做好分享。依托扣扣先搶占用戶,再做多客戶端。
某領導的需求理解角度,與我不盡一致——他堅持要選擇從同步這個切入點去打造新網盤產品的差異化競爭點。要擺脫扣扣。
當時我猜測他決策的依據也許是他和N個高層領導都有多個設備終端,或者他的職業(yè)經歷都比較海外化。
由于級別的不同,我的選擇自然不能成為組織執(zhí)行的選擇結果。
后面故事比較壯烈,我離開了該項目,但是貌似迄今為止,對于存儲產品,大部分用戶的實際操作依然是主動的上傳及分享。
需求洞察和分析的能力,這可以基于常年的經驗積累,更可以得益于個人對外部信息的敏感度。
如何提升呢?方法很多:
- 多和各種各樣的用戶聊天
- 多去各個環(huán)境下體驗感受
- 多想,多輸出
其實沒有哪個IDEA是絕對的獨一無二。
大多數時候,是人們不具備發(fā)現和選擇堅持去做的能力。
2. 具備產品思維的人,其次得學會科學的生產方式
科學的生產方式,以全局思考及邏輯梳理為工作基礎,以最小可行性產品為迭代單元,以用戶體驗為檢驗標準,以流程化生產為效率保障。
當我2016年開始在傳統(tǒng)媒體轉型公司開始工作的時候,遇到最大的工作習慣挑戰(zhàn)就有兩個。
第一個是互聯網人會很自然的接受不那么完美的產品先投入市場,而對于不習慣的人來說,這樣的方法讓人失去安全感。
原來的團隊可能很熟悉這樣的方式,但是不同的環(huán)境會不一樣。因此后來的與團隊磨合的過程中,更要重視全局思考及邏輯梳理后的規(guī)劃溝通。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大家更清楚的了解要做的方向是什么,為什么現在先做這些。
第二個是以用戶體驗為檢驗標準。做過乙方的人肯定知道,項目驗收的標準只有一個,甲方爸爸滿意。
所以,我反思了自己,其實很多時候,用戶不是只有一種類型,不是只有那個用APP或者某服務的直接使用者。還有可能是出錢做這個APP的人,這個服務提供鏈條里的各種角色。
因此科學的生產方式,基于以上四點,同時謹記:
- 全局思考要注意盡可能的減少信息不對稱,邏輯梳理盡可能的嚴謹
- 最小可行性產品盡可能的快速輸出
- 用戶體驗的檢驗標準盡可能的統(tǒng)一
- 流程盡可能的清晰明確
3. 具備產品思維的人,得銘記產品和服務是為了獲得一定成果的,譬如賺錢
原來的產品經理會劃分為產品策劃和產品運營,有一些公司可能分為產品經理及運營經理。
跟產品有關的崗位,可能會被詬病就是沒有商業(yè)意識。
什么是商業(yè)呢?就是等價交換。
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只要是具備價值的,就能獲得等價的回報。
運營呢,跟Money會更近,所以運營的崗位會更強調商業(yè)的意識及對應的能力。
反觀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到了更高級別,圍繞賺錢的各種能力也是越來越重要的。譬如營銷、譬如渠道、譬如談判。
因此,具備產品思維,就一定要注意,打造的產品和服務是需要具備價值的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等價的收獲。
最直接的,錢的收獲。
04 總結
產品思維就是基于需求洞察及分析的能力,使用科學的生產方式來打造一種產品或服務來滿足用戶,并獲得一定成果的方法。
簡單說,產品思維就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它的基本應用方式就是思考到行動再到收獲。
你怎么看呢?歡迎留下你的思考。
#專欄作家#
cassidy,微信公眾號:ITcassidy,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原騰訊高級產品經理,起點學院導師。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首先要有用戶思維,發(fā)現問題后,用產品思維解決。受教啦
多思考,多輸出,這是最好的提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