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Uber和國產(chǎn)打車App對比看人性

3 評論 9265 瀏覽 49 收藏 12 分鐘

如果你認識一個朋友經(jīng)常對你說謊話,或者給你很多不確定性,或者會讓你感覺到不信任感,或者稍微不慎就可能被他騙,或者一不小心就會掉到他設計的‘’坑‘’里,我想任何人都是不愿意交這樣的朋友的,大家愿意交真誠,善良,靠譜的,沒有那么多花花腸子的人,這個是人的共性。

對于一些打車App也一樣,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App流行的今天,碎片化時間使得我們大部分人每天都要花2個多小時以上的時間在App上(數(shù)據(jù)來自網(wǎng)絡),在這些時間里,我們和這些App交互,點擊啟動,輸入文字,說話,享受優(yōu)惠,預測自己的行程等等,App就像我們的朋友一樣,我們每天都和他們交流,漸漸地我們就能感受到這些App的人性。

這些App都是人設計的,每個設計的邏輯,思路,顏色,布局都代表著設計者的想法,以及性格,設計者可能是代表老板意思,也可能代表自己的意思,通過和這些App的交互中我們都能感受的出來這個設計者的目的,設計者的性格,以及這個設計者是怎么樣一個人,是實在的人,還是靠譜的人,還是一個有點小聰明的人,還是一個有點詭計的人。如果是一個實在說話靠譜的人,我們會越來越相信它,如果是一個有詭計的人,我們會遠離它,甚至不敢把自己的朋友介紹給他,市場激烈競爭的今天,到最后能留在我們手機上的App,或許就是寥寥幾個,我們最信任的App,其他的都是過眼云煙,漸漸被我們遺忘。

那么做為一個用戶,我就說一些Uber,快的,易到等打車App的使用感受,以及通過這些App的設計,交互,營銷所感知的App背后的人性。

啟動界面slogan看App理念

20150525181457

打開Uber的啟動界面,是黑色背景,灰色線條構成的界面,App的名字放在左下角,一句更小的字“您的專屬司機”就是顯得更小了,這樣的界面給人感覺似乎在弱化它的品牌,因為它放在了不顯眼的位置,同時一行小字,您的專屬司機,給人的感覺是為您服務的,因為是您字,顯得更加尊敬,同時又體現(xiàn)出很尊敬你的意思。與此同時打開下快的的App, 顯示的“快的打車,隨叫隨到”,文字放在界面上面正中,在界面的下部正中又重復了一次品牌名,這種設計給人的感覺是對自身的品牌非常在乎,因為諾大一個啟動界面放兩次產(chǎn)品名字,確實顯得重復。就像你認識了一個朋友,他會不停的強調“我叫某某某”一樣,而且隨叫隨到這個廣告語,有點不可能。在中國的語境里,如果一個朋友對你說,歡迎有事找我,隨叫隨到,大多都是客套話,因為我們自己都明白,即時對方這樣說,你也不會真的讓他隨叫隨到。

通過對比能發(fā)現(xiàn),一個App專注對于用戶的服務,一個App專注自己的品牌。專注服務的,會把服務做好,會把用戶看的很重要,專注品牌的,會把廣告做好,會把聲音做大。那個給用戶的體驗和服務最好,紅海過后,用戶就會選擇誰。

計費策略看App的本性

我最先用的是滴滴打車,后來覺得滴滴打車不好,很多細致的體驗沒做到位,比如定位不準等一些細節(jié)問題,再后來用的是快的打車,最后用的是Uber,為什么最后用Uber?因為經(jīng)??吹脚笥讶τ腥藭馯ber,感覺是在炫富,又是國外的東西,感覺肯定不接地氣,所以一直沒用,后來是一個朋友給我推薦,我才用,用了以后才覺得真心不錯。

之前在使用快的的專車功能時,徹底不知道他們怎么計費的,快的送了優(yōu)惠卷,20元3公里就能超,所以坐起來給人的感覺就像你不知道要花多少錢一樣,有很多不確定性,就像你找一個朋友幫你辦事,但是又不敢太相信,因為不靠譜,不確定。后來,我又打開軟件重新找計費的方式,做為一個設計過App的人,我是徹底沒找到,把計費的模式隱藏起來,給人的感覺就像陷阱一樣,通過這些能看出App設計者居心,后來就再也不敢用快的。而第一次用了Uber以后,感覺體驗非常不錯,司機主動給我講了計費方式,還讓我不用擔心,說就是堵車一個小時費用才15元,因為Uber的計費模式非常便宜,后來不記得具體的計費方式,又打開Uber軟件看了看,1.5每公里,計時是0.25每分鐘,這樣計算確實非常便宜。

兩種軟件,不同的感受,讓我感覺更愿意使用Uber,前幾天打了20多公里,從北京東城到西城,花了一個多小時,因為堵車,優(yōu)惠后31元,我想如果是快的,或者出租車至少要超100元了吧。

通過計費模式,就能看出兩個App的本性,一個靠譜,一個不可靠,隱藏有陷阱。我想還有更多的用戶都能感受的到,感受到軟件設計背后的那個人或者那個人公司做決策的人。

營銷方式看App的手段

20150525181512

因為用手機注冊了多個打車或專車軟件,所以經(jīng)常能收到他們發(fā)來的優(yōu)惠信息,比如易到用車經(jīng)常給我送100,200元的優(yōu)惠卷短信給我,估計送都有幾千了吧,記得第一次送我100元,我立馬下載App,登錄一看,坑爹啊,原來是10元,20元的卷,累計起來是100元,就像一個超市做活動,送你100元卷,分成五六份,你消費5000元可以使用10元優(yōu)惠卷,消費1萬元可使用20元優(yōu)惠卷,這個叫優(yōu)惠嗎?

這種愚弄用戶的手段曾經(jīng)在新年紅包中被諸多人吐槽,買“瑪莎拉蒂送你50元優(yōu)惠卷,買蘭博基尼送你100元優(yōu)惠卷……”這種高低物品低價優(yōu)惠卷的營銷手段簡直太爛了,這種營銷手段的設計者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以小的優(yōu)惠卷吸引用戶產(chǎn)生更多的消費,而充實自己的口袋罷了,而這個營銷的方式只是一個誘餌。

很多營銷者以為用這樣的手段贏得了用戶,其實不然,做為用戶的我很快卸載了這款軟件,并再也不會使用。這些貌似精明的營銷手段得不到用戶,只會耗費更多的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讓用戶越來越遠離你。

相反的,我得到的Uber優(yōu)惠卷因為可以疊加使用,30元的優(yōu)惠卷用了三次才用完,3公里的路程由于優(yōu)惠卷,我只花費了4元,這讓我更愿意推薦新的用戶使用Uber,同時也改變了我對Uber的偏見,我想更多的用戶如果體驗了,他們也會向我一樣推薦,因為我確實發(fā)現(xiàn)了不少的推薦者,而易到,沒發(fā)現(xiàn)什么人推薦。

兩個App,都是一樣的營銷手段,帶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把用戶當傻子的營銷者自以為自己很聰明,結果被用戶騙了,用戶永遠都是聰明的。近來不斷有文章出來,解析Uber的營銷模式多么高強大,解析Uber的運營模式多么高端, 其實這些分析都是表面的東西,根本不是Uber火的原因。

撇開這些營銷的文章,體驗下真實的Uber,Uber在中國不打廣告卻能很快突破中國殘酷的紅海打車市場,異軍突起,靠的還是用戶體驗和服務,只有把用戶真正的放在心里的App才能成功,靠營銷和砸錢的手段而火的App不會長久,資本和市場泡沫過后,得到用戶支持的產(chǎn)品才會留下,任何時代都是如此。

最后,回歸到人性來說,無論任何產(chǎn)品,都是給人使用的,產(chǎn)品只是一個連接點,通過這個連接點,我們可以看到一端連接的是設計者,老板,投資人,另一端連接的是用戶,仍舊是人,通過這種連接,人與人都是可以感知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你傻,如果你認為別人比你傻,那么只能說明別人在無視你,在遺忘你。用心做產(chǎn)品,用心做服務,用戶是能感知到的,用戶也會用心支持你的,只有這樣,一個App才能長久,公司才能長久,所有的一切才能長久,否則只能曇花一現(xiàn)。

#專欄作家#

李建華,微信公眾號: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ydhlwdyq),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專欄作家。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里從業(yè)超過10年以上,曾經(jīng)歷過SP、freewap、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做過產(chǎn)品、運營、市場等工作,推廣的App超過6000萬用戶,推廣的品牌被CCTV1報道,愛好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游泳,爬山,寫作。

轉載請保留上述作者信息并附帶本文鏈接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唧唧歪歪。。半篇幅都是便宜才用 少裝逼

    來自北京 回復
  2. 記住:沒有傻子

    來自上海 回復
  3. :mrgreen: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