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驅動營銷:帶給消費者的應該是正確的消費引導!
在當前的消費市場環(huán)境下,品牌和商家會用各種各樣的營銷方式來吸引消費者,實現利潤增長的目標。在這樣的消費趨勢下,消費者的需求可能會越來越肆無忌憚。體驗驅動的出現,是否能夠幫助品牌和商家把控好這個度,真正實現平衡?
消費者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他們通過購買商品和服務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同時也推動了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
而對于品牌和商家,也始終不會放棄去嘗試各種瘋狂的營銷手段來吸引消費者,實現利潤增長的目標,并且讓消費者身處于一個被“寵”著的氛圍中,開開心心地被“捧殺”。
在這樣的消費環(huán)境中,從消費者的視角,可以肆無忌憚地向品牌方提出任何需求,只要能被滿足,就會產生消費動作。
但在這樣需求蔓延的趨勢下,在賣方的視角,可能會顧慮消費者的越無底線要求越來越多,一旦不能滿足消費者的時候,品牌會處于極其被動的狀態(tài),甚至無人問津。
此刻,體驗驅動的出現,是否能幫助企業(yè)或品牌實現營銷策略的新世代?還是會給消費者一個更為合理的理由來肆無忌憚地提要求呢?
這個話題其實是有一些爭議和悖論的。
爭議的是體驗驅動的營銷策略,能否真的會像互聯網行為那樣帶來新的增長嗎?
而悖論的是,體驗其實就是在促使品牌要“慣”著消費者,但慣到什么程度才算合理?才不會慣壞消費者?這個度,是很難把控的。
而體驗驅動的優(yōu)勢,就是應該要帶給消費者正確的消費觀念引導,幫助企業(yè)和品牌實現把控的“度”。
一、消費者不應該被慣著
先來說說,消費者該不該被慣壞?這個問題需要從相對嚴肅的維度和社會層面來看,也取決于我們如何定義“慣壞”。
如果“慣壞”是指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安全、價格、售后等方面有合理的期待和要求,那么這并不是一種貶義的詞匯,而是一種正常的消費權益。
消費者有權利享受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也有權利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這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
但如果“慣壞”是指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的要求過分苛刻、無理取鬧、惡意投訴或者故意損害商家利益,那么這就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應該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制約和懲罰。
消費者不能濫用自己的權利,也不能侵犯他人的權利,這是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
消費者的權利和利益應該受到法律和道德的保護,他們有權利選擇、比較、評價商品和服務,有權利獲得真實、全面、準確的信息,有權利投訴、舉報、索賠等。
但是,消費者的權利并不是無限的,也不是可以隨意濫用的。消費者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應該履行相應的義務和責任,尊重商家的合法權益,遵守市場規(guī)則和公序良俗,維護市場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
一些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的要求過分苛刻、無理取鬧,不顧商家的成本和利潤,不尊重商家的勞動和創(chuàng)意,甚至惡意詆毀或侮辱商家。這些消費者認為自己花了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忽視了商家也是市場主體,也有自己的尊嚴和權益。他們不僅傷害了商家的感情和信心,也降低了商家提供優(yōu)質商品和服務的動力和積極性。
還有一些消費者故意購買有問題的商品或服務,然后要求商家賠償或退貨,甚至給商家差評或惡意誹謗。這些消費者利用平臺規(guī)則和法律漏洞,故意尋找或制造問題商品或服務,然后勒索商家賠償或退貨,是一種不正當牟利和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這些消費者給商家造成了經濟損失和聲譽損害,也影響了其他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也有一些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缺乏合理的保護和使用方法,導致商品或服務出現損壞或失效等問題,然后要求商家承擔責任或賠償。這些消費者沒有履行自己對商品或服務的保管、維護、使用等義務,沒有按照說明書或合同約定使用商品或服務,沒有及時發(fā)現或處理問題,而是將責任全部推給商家。這些消費者不僅浪費了資源和金錢,也增加了商家的負擔和風險。
再有一些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缺乏必要的知識和判斷能力,盲目跟風或受影響、欺騙或誤導,購買不適合自己的商品或服務,或者在消費過程中遇到問題不知道如何處理,造成經濟損失或心理困擾。這些消費者缺乏必要的消費者教育和金融素養(yǎng),不能正確識別和評估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價格、風險等,不能有效維護自己的權益和利益。
更有一些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的評價不客觀、不公正、不真實,甚至進行虛假或惡意評價,影響了其他消費者的判斷和選擇,也損害了商家的信譽和形象。這些消費者沒有履行自己對社會和公眾的責任,沒有遵守誠信、公平、合理的原則,沒有尊重事實和真相,沒有維護網絡環(huán)境的健康和秩序。
以上這些不良的消費行為和習慣,不僅給消費者自己帶來了麻煩和損失,也給品牌商家和其他消費者帶來了困擾和傷害,更給市場和社會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這些消費者被慣著了,以為自己是上帝,就可以隨心所欲,忘記了自己也是市場經濟的參與者,也要遵守市場規(guī)則和法律法規(guī),也要尊重他人的權益和利益。
所有的這些,可能是營銷過度,也可能是品牌或商家的主動行為過度,從而造成了消費的負面影響。那么,從體驗層面,該怎樣通過一系列的方法來帶動消費市場的良性趨勢呢?
二、體驗帶給消費者的應該是正確的消費引導
在當今的消費社會,消費者不僅僅是購買商品或服務,更是在尋求一種體驗。
體驗是指消費者在購買和使用商品或服務過程中,所感受到的情感、認知、行為和關系等方面的綜合反應。
體驗可以影響消費者的滿意度、忠誠度、口碑和續(xù)購意愿等。
因此,體驗驅動營銷成為了許多企業(yè)和品牌的重要策略。
體驗驅動營銷是指通過看(See)、聽(Hear)、用(Use)、參與(Participate)的手段,充分刺激和調動消費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動(Act)、聯想(Relate)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重新定義、設計的一種消費思考方式的營銷策略。
體驗驅動營銷注重為消費者在消費氛圍中創(chuàng)造一種體驗,然后喚起一種對于他們來說難忘的情感或感知。這種記憶和情感反應通常會轉移到品牌上,從而建立起積極的情感聯系。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體驗在營銷中都是有益的。有些體驗可能會誤導消費者,讓他們做出錯誤的決策,或者損害他們的利益。
例如,有些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可能會夸大商品或服務的效果,或者隱瞞其中的風險或缺陷;有些商家為了增加銷量,可能會誘導消費者購買他們不需要或不適合的商品或服務;有些商家為了提高利潤,可能會降低商品或服務的質量,或者提供不良的售后服務等。這些都是不良的體驗,會損害消費者的權益,也會影響品牌的聲譽。
因此,體驗帶給消費者的應該是正確的消費引導,通過提供真實、準確、完整、及時、有效、合理、合法、合規(guī)等信息和服務,幫助消費者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品或服務,實現自己的價值和目標。
正確的消費引導可以增強消費者的信任和滿意度,也可以提升品牌的形象和競爭力。
具體來說,正確的消費引導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尊重消費者:這是正確消費引導的基礎,包括尊重他們的個性、需求、選擇、意見、反饋等,不強迫、欺騙、誤導、侵犯他們。
- 了解消費者:這是正確消費引導的前提,包括了解他們的特征、行為、心理、動機等,以及他們對商品或服務的期望和評價。了解消費者可以幫助品牌提供更符合他們需求和偏好的商品或服務,以及更個性化和差異化的體驗。例如,星巴克通過會員卡、手機應用、社交媒體等渠道收集和分析消費者的數據,從而提供更多樣化和定制化的咖啡產品和服務。
- 滿足消費者:這是正確消費引導的目標,包括提供符合他們合理需求和偏好的商品或服務,以及優(yōu)質的購買和使用體驗,讓他們感受到價值和滿意。滿足消費者可以增加他們對品牌的忠誠度和推薦度,也可以促進他們的再購買行為。例如,奧利奧通過不斷推出新口味、新形態(tài)、新包裝等創(chuàng)新產品,滿足消費者對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
- 保護消費者:這是正確消費引導的責任,包括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防止他們受到損害或風險,以及提供有效的投訴和維權渠道,讓他們感受到安全和信賴。保護消費者可以維護品牌的聲譽和公信力,也可以避免品牌陷入法律糾紛或輿論危機。例如,海底撈在發(fā)現其部分門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后,及時向公眾道歉,并采取整改措施,恢復消費者對其品牌的信心。
三、寫在最后
總之,體驗帶給消費者的應該是正確的消費引導,而不是誤導或欺騙。
消費者會不會被“慣壞”,不僅僅取決于消費者自身的消費意識和觀念,更加取決于品牌和商家的營銷策略和主動的行為方法。
正確的消費引導可以讓消費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也可以讓品牌獲得更好的口碑。
這樣才能實現體驗驅動營銷的真正意義。
專欄作家
杠叔@體驗踐行者,微信公眾號:杠叔體驗管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體驗管理獨立咨詢師、客戶體驗管理專家。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