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地鐵問卷給我問懵了

0 評論 1437 瀏覽 1 收藏 5 分鐘

在乘坐地鐵時,地鐵工作人員讓乘客幫忙填寫調查問卷,調查我們需要改善的措施。作者針對該問卷調查的體驗做了一個分析,一起來看。

這兩天在地鐵站候車時,一位地鐵站工作者拿著一個ipad詢問我是否可以協(xié)助她做一份問卷,我沒有多想就答應了。

這份問卷大概的意思是詢問乘客在乘坐地鐵時,最希望得到改善的措施有哪些,通篇幾乎就這一個問題。但整份問卷的回答體驗非常差勁,我甚至還觀察了這位工作人員后續(xù)動向,在我之后又找了一兩個人填寫問卷,但我估計問卷結果很難幫助他們起到積極正向的反饋。

首先是問卷的回答方式,讓答題者將100個金幣分配到10個問題中,用于改善對應的場景,比如:車廂通風、導航播報等等。

我能理解這樣設計問卷的初衷,無非是想要根據(jù)金幣數(shù)量去判斷用戶心目中優(yōu)先級最高的待改善措施有哪些,但這種回答方式,在當時候車以及比較喧鬧的場合下,答題者是很難審清題目的,而且填寫金幣這個操作,真的已經(jīng)算復雜的了,我當時下意識還以為是填寫“是或否”。

第二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對應措施的描述,我大概還記得ipad當時是橫屏形式,每一個描述幾乎都超過了兩行,而且還有很多比較專業(yè)的話術,我到現(xiàn)在都回想不起來具體內容了,金幣分配當時除了通風,其他幾項都是亂填的。

線下調研本身就是比較費時費力的事情,如果因為問卷設計,再讓結果大打折扣,我覺得是一個很不專業(yè)的行為。如何力求問卷結果真實有效的同時保證問卷的易讀性,便捷性,才是一份合格問卷的首要任務。如果換作我來設計,我大概率會進行如下優(yōu)化:

首先,我覺得沒有必要針對10個選項都進行金幣分配,用戶的關鍵場景或者用戶感知度永遠都是少數(shù)幾個,我們完全可以讓用戶選出自己在乘車時感覺最需要改善的3個問題即可。

第二就是文案描述易讀、簡潔,過多的信息描述對于用戶來說,其實是一種噪音,當噪音過多,用戶的關注點就會越分散,問卷結果也會有偏差。剛好最近在知乎寫作的時候,知乎對于創(chuàng)作者也有問卷調查,相比較而言,我覺得知乎的問卷做的還是挺好的。

無論是問題的封閉性,問題回答出口性設置(答案覆蓋不到,提供其它類選項),問題的感知度、易讀性等都還是不錯的,答題體驗也不錯。讓用戶有好的體驗,才有正確的反饋。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作者【都市擺渡人】,微信公眾號:【都市擺渡人】,原創(chuàng)/授權 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