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fā)最小化可行產品(MVP)時,除了“最小化”之外,更要關注“可行”
最小化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是Eric Rise在《精益創(chuàng)業(yè)》一書中提出的理念,受到了許多創(chuàng)業(yè)者的認可。但是在MVP開發(fā)的過程中,不少創(chuàng)業(yè)者卻陷入了一個誤區(qū),只看到了“最小化”卻忽視了“可行性”,導致產品最終失敗。本文編譯自Autodesk副總裁Jon Pittman最近發(fā)表在Medium上的文章,為我們論述了產品開發(fā),尤其是物聯網產品開發(fā)中,運用MVP理念所需要注意的問題。
我很喜歡擺弄各種物聯網設備,是很多此類產品的早期用戶。我算了一下,在我的家里、車中、我身上和我的寵物狗身上,總共有十幾種不同的智能硬件。我用它們來控制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是我發(fā)現,很多MVP似乎將重點放在了“最小化”,而忽視了“可行性”的部分,以至于產品非常不穩(wěn)定,很難用,甚至完全沒法接受。有些設備的安裝、聯網和使用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還有一些時好時壞,下面是我遇到的幾個例子。
智能家居控制中心。我有一套“智能家居”系統(tǒng),用來控制燈光和門鎖,還能對房間進行監(jiān)控。這套系統(tǒng)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根據日落日出的時間自動開關燈。但它隔三差五地出問題,不能按時控制燈光。在網絡中斷時,這個控制器也會中斷。
智能體重秤。我的浴室里有一個體重秤,可以通過無線連接到健身應用。用了一年后需要換電池,可是換完之后,它竟然“忘了”我家的wifi設置,結果我又花了半個小時用電腦和各種移動設備才重新把wifi連上。
溫度計的電池。我有一個能聯網的溫度計,需要4節(jié)7號電池,但是電量最多能撐一周時間。
物聯網安全設備。我在一次展會上發(fā)現了一個很受歡迎的物聯網安全設備,據說可以保護所有的物聯網設備免受攻擊。我在網上看評論都還不錯,于是就買了一個。買回來先要安裝,從說明書看步驟非常簡單,可是按照指示操作完后卻無法運行。我試著聯系技術支持,他們告訴我解決方法,但這些內容在說明書里完全沒有。最終安裝好后,我發(fā)現我的電視盒子沒法下載節(jié)目信息了。這不是搞笑嘛,我這種電視盒子還是很普及的呀。于是我又聯系廠商,他們說會修復這個問題,然后自動給我推動到設備上來。就在幾天前的一個晚上,我發(fā)現我家的燈一直關不掉,原來是我的網出問題了,導致智能家居控制器的失效。我繼續(xù)找原因,發(fā)現是這個安全設備推送的更新導致網絡斷開,把它關掉就恢復正常了。此外我還發(fā)現我的監(jiān)控攝像頭徹底壞了,也是這次推送更新導致的。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失敗的產品?有些人可能推測上面我說的產品都是小公司的早期產品。但實際上其中不乏一些資金雄厚、經驗豐富的大公司開發(fā)出的產品。為什么還會出現這些問題?我認為其癥結在于:對最小化可行產品概念的濫用。
最小化可行產品在創(chuàng)業(yè)圈內非常流行,這個理念本身是好的,讓開發(fā)團隊把注意力放在早期用戶最關心的功能上,再根據用戶反饋進行調整。其真正的意圖在于最小化產品設計階段所做的無用功以及潛在的風險,只關注產品的核心功能,爭取到早期用戶,讓他們看到產品的潛力和未來發(fā)展方向。
但是在實踐中,卻會出現了一種不平衡的現象,有些開發(fā)者只看重了“最小化”,?在開發(fā)中過于重視功能,而在對于如何實現這些不夠重視。
70年代有一本非常暢銷的哲學小說名叫《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在這本書中,作者Robert Pirsig提出了兩個概念:
1. classic quality——強調理性分析、將整體分解成小部分,探究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關注點在于細節(jié)、內部工作方法和過程。
2.romantic quality——理解總體的形態(tài)或感覺,相對于細節(jié)更重視整體,關注周圍的環(huán)境、情緒以及當下的狀態(tài)。
盡管這樣的劃分比較籠統(tǒng),但是這種思考方式對產品開發(fā)人員非常有用,工程師和業(yè)務人員應該把這種思想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我們通常所說的良好的用戶體驗應該是兩種模式的結合。如果過于重視classic quality而忽略了romantic quality,最終只會產生糟糕的用戶體驗。
很多公司開發(fā)出的MVP之所以無法像廣告宣傳中運行得那么好,原因就在于產品對環(huán)境的適應不夠好。開發(fā)人員常常在各種功能和特性上放太多注意力(classic quality),而在整體的感覺和與環(huán)境的協調方面做得不好,“可行性”不足(romantic quality)。
Classic quality主要涉及功能、部件、關系、細節(jié)、邊界、理性;
romantic quality主要涉及整體、形態(tài)、環(huán)境、連接、感覺、感情。
那么該如何避免這個問題呢?關鍵在于“平衡”:把“最小化”的功能和產品的“可行性”結合起來,把兩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想要實現這種平衡,我們需要以一種用戶更容易接受和使用的方式設計產品,讓產品更加適應各種使用場景,能夠與其它設備或系統(tǒng)兼容工作,最終完美地完成本職工作。
近來,產品開發(fā)者對設計越來越重視,這是一個好趨勢,但是對設計的關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只設計產品的外觀。我們需要對產品進行更深層次的設計,處理好產品的各種技術細節(jié)和功能,同時設計好產品的使用場景。而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內做好這種平衡,往往意味著只做少量功能,把每個功能都做到極致。
我前面提到不少失敗的物聯網產品,但也有成功的案例,比如我最近接觸到的一個聯網的視頻門鈴。雖然這個門鈴也有好幾項“功能”,但是實際上它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在門鈴上加了攝像頭,通過手機app可隨時查看畫面。
這款智能門鈴可謂做到了極致。其app簡單易用,產品安裝方便,說明書指導很到位,能夠快速連接wifi,產品包裝中甚至還附贈了安裝所需的工具箱,我只花了15分鐘就搞定了,一點都不麻煩,也沒有造成任何混亂。
這款產品的驚艷之處在于它比很多所謂的MVP還要簡潔,但僅有的功能又比大多數產品實用令人非常滿意。
智能硬件產品不能像app一樣快速迭代,又與我們實際的生活環(huán)境息息相關,因此更需要重視產品的可用性,否則就可能導致人們購買產品試用后發(fā)現不好用就扔到一邊了,口碑很不好。利用MVP理念開發(fā)產品既要關注產品的功能細節(jié),又要關心產品的整體體驗。只有真正做到兩者的平衡,才能開發(fā)出更加成功的產品。
作者:YvesYAN
來源:36氪
原文地址:http://36kr.com/p/531457.html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