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個方面出發(fā),探討知識付費的價值所在

4 評論 3816 瀏覽 20 收藏 19 分鐘

向終身學習者致敬。

前段時間,《羅振宇的騙局》這篇文章刷屏了,新媒體小編又有話題可寫,挺羅派和倒羅派開始了新一輪爭論。事實上,這也不是什么新鮮話題。從2016年知識付費這個概念火起來開始,關于其價值的探討,一直沒有消停。

本文擬從以下三個問題出發(fā),客觀地探討知識付費的價值到底在哪里。

  • 知識付費的作用
  • 知識付費的缺陷
  • 該如何面對知識付費

一:知識付費的作用

市面上的知識付費產品,大體而言不外乎三類。一為技能提升,典型如PPT課程,時間管理課程,寫作課程等等。二為思維認知,典型便是《得到》APP上的各種訂閱專欄,如經濟學課,心理學課等等。三為興趣愛好,如某某帶你讀名著,某某為你解析最美古詩等等。

第三類課程比較特殊——受眾本來就不帶有很強的目的性,是以興趣或消遣為導向的。通常來說,主講人只要能帶給他們情操上的陶冶就足夠了。至于能否帶來實際的、可見的改變,其實并不重要。

故,對知識付費價值的質疑,其實主要集中在前兩類。本文的重點探討對象,也是這兩類產品。

首先,讓我們先來明確一下人的兩種不同的認知路徑與行為模式——

圖看起來有點暈?沒關系,我們來一逐個做分析。

路徑一

有一只小青蛙呆在井里,他覺得世界就只有井口那么大,認為自己擁有的是全世界——這叫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有一只小青蛙呆在井里,他知道井口外有一個更大的世界,但那個世界到底長什么樣子,他不知道——這叫知道自己不知道。

在這個方面,知識付費一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讓人完成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轉變。

舉個例子:

我報名學習了一個excel課程,學完了之后,真正要用的時候卻發(fā)現,理論跟實踐存在脫節(jié)。你跟我說了這個函數的功能以及運用場景,我真的手頭有一張表單要處理數據了,也知道要用這個函數,卻發(fā)現還是用不出來。

這時候就會有人說,看吧,這課沒用啊,還不是得靠實踐。

真的是這樣嗎?

注意我剛才的措辭——“也知道要用這個函數”。

在那個場景下,由于之前已經上過excel課,我至少具備這樣的意識:選擇函數是最優(yōu)解。至于不知道怎么用這個函數,沒關系,百度XX函數的用法,一下子就出來了。

現在作另外一種假設:如果我沒有上過excel課,碰見同樣的問題,我極有可能采取的方法是:手打。

尤其是,excel往往具備這樣一個特點:不管你處于任何段位,都能找到解決方式。尤其是,當用函數只要30秒,不用函數也“只要”30分鐘的時候(如果花費時間過長,可能會倒逼使用者尋找更優(yōu)解)。如果我事先不知道存在這樣一個函數,能解決這樣一個特定問題,我基本上就會選擇用最笨的方法。

但30秒和30分鐘的差距是巨大的。同樣的問題哪怕再出現一次,那也是1分鐘和1小時的差距。

用更流行的話來說,知識付費至少能給你具備某種意識和信息儲備,讓你腦海中有一個基本印象:在這種情況下,還能有這樣的操作。否則,要么不知道excel具備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把excel誤解為一張儲存數據的電子表格;要么隱約感覺到還能有更方便的操作,然而打開百度,卻不知道應該在搜索欄中敲下怎樣的關鍵字。

總結一下:

我不知道excel有函數功能,理所當然認為處理數據就應該全靠計算器+手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我知道excel有函數功能,但我不知道怎么用——知道自己不知道。

寫作課也一樣,上了寫作課,不能寫出爆文,但至少自己能體會到自己和高手之間的差距到底在哪里——知道自己不知道。

否則,你只會看著那篇文章說:這有什么難的?不就是怎么怎么樣么——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這就是知識付費的作用:它至少為你樹立了某種標桿,讓你能清晰地看到,某個領域、某種技能、某個行業(yè)的高度與基準線在哪里。

標桿本身,至為重要。

因為這關乎意識,在某種意義上也關乎審美與品位。

人與人拉開巨大差距的第一步,就是是否具備某種意識。雖不能至,心向往之,講的就是這個意思。看到目標,到不了,還能掙扎,還能有進步的可能,不知道還有目標,便也到此為止了。

第一只小青蛙,在井里呆了一輩子,懷著自己擁有全世界的幻想死去;第二只小青蛙,可能想出去看看,努力了,成功最好,蛙中精英;覺得太累,放棄了,偶爾看見井口停著一只鳥兒,也能真心為它喝彩。

前面舉的例子還只是技能提升類的,涉及到認知升級類的,便更是如此。

先知道標桿在哪里,先想到,才可能做到。

至于想到之后,要不要做,做到什么程度,那是后話,也是拉開人與人差距的第二個重要轉折。

路徑二

從不知道自己知道,到知道自己知道這個路徑上,我想先舉個自己的例子。

我從小到大數學就很差,到了高中更是如此。我很勤奮也很苦悶:每次拿著問題去問老師,老師都不能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

我們的對話往往是這樣子的:

“老師,這個問題我不知道從何入手?!?/p>

“AC之間先連一條輔助線。”

“老師,你是怎么想到連輔助線的?”

“……”

就是那第二個問題,高一高二碰見的所有數學老師,都不能給我滿意的解答。直到高三我找到一個很好的數學老師,我們的對話變成了這樣:

“AC之間先連一條輔助線?!?/p>

“老師,你是怎么想到連輔助線的?”

“吶,你看這個圖形的構造,是XXX?!?/p>

“老師,那為什么你一看到這樣的圖形就能反應出來,我就反應不過來呢?”

“這些題目千變萬化,但都是由五種基本套路演變過來的。來,我給你總結總結,你拿著這個模板,多去練多去套,自然就能慢慢反應過來了。”

我很滿意。

高考的數學成績,是我高中三年考得最高的一次。

老師,你怎么想到連輔助線的?

老師,為什么你能想得到,我就想不到?

當時的我,只是本著”不把問題搞清楚好不爽“這樣的心情提問的,事后也并沒有多想。

一轉眼,大學四年過去了。2016年,購買了某付費專欄的我偶然間讀到一個概念:元認知。回想起過往經歷,竟覺得天雷地火。

元認知:對自己思考過程的認知與理解。

我認知與理解的對象,是我自己的思考過程——人所獨有的反思與理解能力,使人區(qū)別于動物,而元認知能力的強弱,幾乎決定了一個人綜合能力的強弱。因為,元認知能力,是關于能力的能力。

讀到這樣的概念和闡釋,再回想起自己追問了三年的數學問題,我是慶幸的——原來那個時候我就有了觀察自己思考路徑的意識,并將其與他人的思考路徑進行對比。

我所不知道的,是那樣的意識和思考,原來有一個名字,叫做元認知。

我有某種能力,但我不知道自己已經具備某種能力——不知道自己知道。

我有某種能力,也很明確地認識到自己具備這種能力——知道自己知道。

這就是知識付費(尤其是認知升級類知識付費)的第二個作用——概念引導。

一個正確且清晰的概念,是對某一對象的高度概括,故而具備一定程度的抽象性,故而進一步,具備一定程度的普適性。

這就意味著,拿著這個概念,我能將其背后的原理運用到各種領域。

拿元認知這個例子來說。假如我沒有碰到這個概念,不知道其背后指代的是什么。那兩個關于輔助線的問題,有可能就成了絕唱——畢竟,頂著高考拿高分的巨大壓力,我被倒逼著做那樣的思考,而當真的步入社會,溫水煮青蛙的日子,也是可以過的。

而現在我知道了,我不僅知道,且跟過往經驗對照,對照之后發(fā)現自己這種思維方式帶來了巨大價值——很顯然,接下來在任何場景下,我都會刻意地引導自己,動用自己的元認知能力。于是,思考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我獲得正反饋,再于是,持續(xù)思考。

這也是為什么,在這部分思維導圖中,我沒有加上“不實踐”——人一旦親身體會到一件事情的價值,自然會獲得持續(xù)做這件事的動力,實踐也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稍加觀察就可以發(fā)現,真正有效的刻意練習,都是建立在足夠清晰的概念之上的。而根據我的經驗,一個品質上乘的知識付費產品,是能夠給到你一些足夠優(yōu)質的概念的。

二、知識付費的不足

前面講到了知識付費兩點重要的作用:

  1. 給標桿和尺度
  2. 給意識和概念

知識付費當然是存在缺陷的。

而一直被人詬病的碎片化問題,只是其中的一個——市面上有相當比例的知識付費產品,其實已經做到了體系化。

更大的問題在于:知識付費產品提供的知識,不夠縱深。

拆書幫幫主趙周,在《這樣讀書就夠了》一書中,提到了成人教育五大公理,其中一條,是 “聚焦于解決實際問題”,其內涵大約是這樣的:

隨著個體的成熟,個體的時間觀會發(fā)生一種變化,從知識的未來應用轉向立即應用。所以,成人學習沒有必要過分追求理論的深入、體系的完善、細節(jié)的論證,足夠解決問題就好。

知識界一直宣揚的觀念,也是“知識學了要有用”。

如果是這樣,那么那些務虛的、“無用“的學院派和理論派, 他們的價值在哪里?

繼續(xù)舉例子——

小A報名參加了《新媒體運營實戰(zhàn)技巧90招》,當談到如何促進粉絲活躍這一章的時候,講師說:比如我,就為學員設置了打卡群。

小A興沖沖地回去,也為自己的用戶設置了打卡群,結果反響平淡。

小A很奇怪,為什么不行?

后來,小A看了心理學的書,才發(fā)現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其實是經過了三個階段的:明確習慣的價值——有追求這個價值的意愿——將意愿行為化。所以,如果想讓用戶養(yǎng)成打卡的習慣,并不是讓用戶機械地重復“打卡”這一動作就可以的。

講師能告訴他們的只能是:打卡是可以嘗試的一種方式,因為我成功過。

但很少有講師能說清楚為什么會成功,以及在何種狀態(tài)下不會成功。

如果不理解這個事,哪怕打卡真的有效,也只是依葫蘆畫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在效果不佳的時候,也只會想當然地把事情理解為:這只是因為用戶特性不一樣。

相反,如果理解了用戶行為背后的心理學機制,那么小A就回去反思:我是不是只是讓用戶簡單地機械重復?我該用什么樣的話術和引導方式,讓用戶感受到養(yǎng)成這個習慣是真的有價值的?

后一種運用知識的深度,光靠知識付費,是比較難獲取的。尤其是,知識付費到了今天,在頭部大V已經收割完紅利后,中小V若想突圍,只能依靠更具體的場景。如某大V已經把寫作的基本原理說得比較透徹了,中小V若還想尋求差異化,只能從更具體、更實用、更接地氣的角度切入,比如職場寫作。

于是,技巧性更強,理論性更弱。效果立竿見影,但天花板也很低。

故,優(yōu)質的知識付費產品,確實能在短期內給人一個比較大的提升,無論是認知還是技能。但也很容易碰見瓶頸,如果想持續(xù)獲得提高,不靠書本是不行的。

三、 如何面對知識付費

警惕概念

可能有人要問了,剛才不是說給概念是優(yōu)點嗎?為什么現在又要警惕?

理由有兩個:

1.清晰且真正有價值的概念,數量是極少的。大部分看似新奇的概念,都是原有概念的延伸或變種,而且基本上,沒有原來的那個好。

2.人本能對反常的事物好奇。用新奇的概念吸引眼球,從商業(yè)邏輯上講,是應有之義。但作為用戶和讀者,應注意甄別、對比,且學會以平常心待之。

提高思辨能力

新媒體寫作的第一禁忌,就是寫“光榮偉大正確”的東西——立場要鮮明,態(tài)度要堅決,哪怕是偏激的,也比和稀泥強得多。

故,99%的新媒體文章,論證都是片面的。

學習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情,同一份材料,擺在不同的人面前,效果千差萬別。沒必要媒體一說知識付費是騙局,就大呼羅胖是騙子;也不必媒體一鼓吹知識付費是良藥,就一瓶整吞。

挑選知識付費產品需要關注的幾個點

1)明確自己購買這個產品的目的——是真的有某種需要,而不是因為被文案吸引。

2)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看與自己的需求是否匹配——沒必要刻意追求體系化。一份類似于“這5個excel小技巧,讓你工作效率翻倍” 這樣的課程,沒什么體系,但的確足夠實用。

3)如果有體系化的需求——

  1. 仔細閱讀課程大綱,看這份課程在開始具體技巧前,是否有理論鋪墊?(針對技能提升類課程);
  2. 找頭部內容生產者;
  3. 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在能力所及范圍內,選最貴的。

以上,就是我關于知識付費作用的思考。我覺得這是個很樸素的道理:都知道讀書的方式有很多,有速讀,有略讀,有精讀。知識付費能提供的價值,就類似于讀書方法中的略讀和速讀——按照批評者的說法,速讀和略讀完全沒有價值,世界上有且僅能有精讀這一種讀書方法了。

最后,無論是否認可羅振宇,我都想以得到的標語做結:向終身學習者致敬。

 

作者:Ayoub,微信公眾號:這樣學習

本文由 @Ayoub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作者文章寫的很好,我覺得基本概括出知識付費的深層次優(yōu)缺點,讀完之后,對知識付費產業(yè)有了一層更深的認識。

    回復
  2. 提升認知不止知識付費這一個渠道,可以聽公開課,看書 旅行 甚至跟人交流也能提高自己,但最可怕的還是不知道自己無知 第二 你付費了聽課了 不代表自己能熟練運用課上所學,從理解到實踐還是一個挺漫長的過程的

    回復
  3. 文章太繁瑣,感覺沒啥用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