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不同類型的員工——“沙僧型”員工

2 評論 4966 瀏覽 29 收藏 17 分鐘

編輯導語:在企業(yè)中,對于員工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并且一個好的團隊對于企業(yè)來說是效率的關鍵;不同員工的特點以及管理方法也要有所不同,管理者需要“對癥下藥”,取得最好的方式;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沙僧型”員工的類型管理方法,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上篇我們講到不同類型特征的員工管理困境,分享了相對對容易管的八戒型員工的四層管理辦法,這篇我們來聊聊沙僧型員工

還是那句話,這里把下屬分為3類不是為了貼標簽,而是對癥下藥,因材施教

面對沙僧型員工,領導者也有四層:

一、第一層: I can I up

“ I can I up” 翻譯下就是起開起開,讓我來。跟八戒型員工的第一層一樣,覺得離我們很遠對吧,我們來看看這句話的變種就知道了:

  • 這件事情他做要3天,我做只要3小時,我只能自己做啊
  • 我反反復復教他改方案的時間比我自己去做花的時間更多了
  • 這個問題很難的,我不做,他根本搞不定
  • 這個事情重要又緊急,我怎么放心給他做啊

到這里是不是會發(fā)現(xiàn),離我們很近了,甚至仿佛在說我們自己。

那么我們不妨來就這個問題探討探討:我做的比下屬做的又快又好,這件事情應該我來做嗎?

其實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做一個假設就好了,如果我做產品設計方案比下面的人做的更快更好,就應該我來做,那么有人如果比我做的更快更好,是不是應該由他來做? 那么老板比我做的更快更好,所有的產品設計都應該老板來做了。所以會發(fā)現(xiàn)嗎,非常簡單的邏輯推論解決了這個問題。

那么我們就很奇怪了,明明我做的比他快,做的比他好,卻應該由他來做,這道理是什么原理呢? 于是我翻遍了典籍,終于在一本經濟學里了解到一個叫做機會成本和比較優(yōu)勢的概念,醍醐灌頂,因為專業(yè)術語深奧難懂,我給大家翻譯下,如果我用掉的3個小時處理這個問題,我去做其他的事情,帶來的收益比我做這件事情帶來的收益更大,而下屬如果他做其他事情3天,帶來的收益比他做這件事情3天的收益要小,那么這件事情還是應該由下屬來做。 所以說即使一件事情你做的更快更好,也不一定由你來做。

二、第二層:你可以這么來

第二層叫做“你可以這么來” 這是什么啊?這是指導對吧?

那這是什么類型的指導呢?我把它叫做“標準答案”類的指導,我基本上給你提供了答案,你對照抄就可以了,最多再增加一些既定的解題過程。

這個方式怎么樣???至少比你直接拿過本子來,幫小伙伴寫作業(yè)好一點是吧,好歹有個謄抄過程,還能加強加強印象。

那這個方式大家覺得自己做的多嗎?我們不妨回想下,當下屬設計方案給你確認時,是不是習慣性的指出問題,給出你認為更正確的方案?

當然這個方式不是完全不能用,因為它至少有一個很大的優(yōu)勢,明確指出問題給出答案,短期內效率比較高。但我們能不能一直都用這招?不能,因為下屬會形成對我們的依賴,知道有一個人即使我不會做他會手把手教, 我做錯了,他會幫我糾正和修訂。你會發(fā)現(xiàn),有這樣的領導的沙僧型員工成長速度會非常慢,你一時效率高了,但長期來看,最累的就是你,團隊里面?zhèn)€個都不能獨立,到處都是你要去糾正的問題和給出的答案,你是不是最累

三、第三層:授人以漁,化繁為簡

那么我們到底該怎么教下屬,怎么幫助他人提升能力呢?

其實沒什么深奧的道理,我們中國古人就已經說過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還加了一句叫做化繁為簡,其實就是這么簡單的道理,我們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卻不知道怎么去實踐這個道理。

一個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找一個已經擁有這個能力的人模仿他,并刻意練習。

下面是我模仿老板的一些案例(因涉及公司機密有改動)。

1)這是老板在17年教我的,在動手前先動腦,不著急畫原型,先把要給用戶提供什么產品,以及他們之間的關聯(lián)關系先想清楚,先畫系統(tǒng)結構圖而不是原型圖。

(現(xiàn)業(yè)務已經發(fā)生非常多改變,此圖為17年1.0草稿版)

2)這是老板18年教我的要有系統(tǒng)性思維,要深入框架層,系統(tǒng)服務層,要分角色思考問題。最產品最難的就是懂得舍取,敢于放棄,所以會發(fā)現(xiàn)有紅色、藍色、灰色,都是優(yōu)先級的判斷。

3)這是老板19年教我的平臺系統(tǒng)架構思維,把一個復雜的平臺,拆成若干個系統(tǒng),每個系統(tǒng)里要解決的核心問題的圈定。

4)這是老板20年教我們的,要用流轉的眼光看待關鍵數據,數據不在多,如何組織數據呈現(xiàn)的方式,很大程度影響數據使用者能否直觀的看清楚問題。

(圖涉及公司數據機密略….)

這是老板用他的方式教我拆解問題,化繁為簡,如何把一個復雜的問題考慮全面,我也在不斷學習他的方式,去教產品小伙們如何能用這樣的思路,去思考和處理問題。

四、第四層:一問勝三答

那么到這里大家覺得是不是就已經到頂了?。康鋵嵾€有一層,我把它叫做“一問勝三答”,這層很難,首先要有這樣的意識就挺難,其次有了這個意識,如何提出好的問題更難。

為什么說一問勝三答呢?我們不妨先看3段對話:來自視頻號:馬方說管理

員工:馬院長 我耐不住寂寞怎么辦?

馬院長:你為什么耐不住寂寞?

員工:我想去玩

馬院長:以你現(xiàn)在的工資,你能玩多久

員工:個把月吧

馬院長:玩完呢

員工:玩完再去工作啊,去工作賺錢啊

馬院長:那你的啟發(fā)是什么?

員工:我現(xiàn)在還沒有經濟實力不顧工作去玩

馬院長:說的很好….

員工:馬院長,如何能把老板交代的工作做好???

馬院長:如果公司著火了,我讓你去拿滅火器,你找不到怎么辦?

員工:去端盆水來吧

馬院長:如果你空著手回來呢?

員工:肯定要挨訓啊

馬院長:為什么

員工:老板的目的是讓我去滅火,不是讓我去拿滅火器

馬院長:他安排的可是讓你去拿滅火器哦

員工:他安排的是拿滅火器,但目的是為了讓我來滅火

馬院長:你知道如何把老板交代的工作做好了嗎?

員工:要明確工作的目的

馬院長:怎么明確工作的目的?

員工:多問兩句,多思考

馬院長:說的好

員工:馬院長,合伙不出錢可以嗎

馬院長:你想去干什么

員工:我想和同學去賣炸雞

馬院長:誰不想出錢

員工:他不想出

馬院長:你給他多少股份?

員工:給他30%

馬院長:如果賺了你們按這個比例分,如果虧了都是你的,你覺得這樣合理嗎

員工:不合理,但是他干活啊

馬院長:他干活你給他發(fā)工資嗎

員工:發(fā)

馬院長:那你發(fā)工資嗎

員工:我不發(fā)

馬院長:那不發(fā)工資更不合理了

員工:是這么回事,但是他沒錢啊

馬院長:中國第一代創(chuàng)業(yè)的老板,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幾乎家里都沒錢,他們的錢都是哪里來的呢?親戚朋友借的,你的啟發(fā)是什么?

員工:他只要想投錢,一定能想到辦法搞來

馬院長:是這樣的

好視頻看完了,那么你的啟發(fā)是什么?

我的啟發(fā)就是我要多問別人“你的啟發(fā)是什么”。

視頻里面馬校長是怎么提問,里面有很多學問, 我說我感觸最深,以及我同時也應用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效果的3點:

1. 剝洋蔥式追問

什么叫追問啊?有人說一個問題連著一個問題,一連串問題,不全對。

我來做個示范,男生跟女生去相親,男生問你喜歡看什么類型的電影?女方回答:動作片;這個時候男生接著問,你喜歡吃什么類型的食物?女方回答:糧食; 南方接著問:你喜歡周杰倫還是王力宏?..

發(fā)現(xiàn)了沒,這是追問嗎?這不是。

換一種方式:男生問你喜歡看什么類型的電影?女方回答:動作片;男方接著問:居然喜歡看動作片,是哪種動作片呀?女方:是成龍大哥的那種武打動作片(是武打動作片,別想歪了?。?;男方接著問:我也是誒,你最喜歡成龍那部武打片啊?女方:寶貝計劃,跟吳彥祖一起演的那部,超好看的。這不就聊起來了嘛。

我們發(fā)現(xiàn)這2者的本質區(qū)別了嗎?什么是追問??? 沿著你的回答,繼續(xù)往下發(fā)問,往里深挖,而不是跳躍性的提問。 為什么要追問???只有追問才能僅僅圍繞核心矛盾挖掘更多的信息,才能不斷深入問題的本質。

2. 假設性提問:如果xxx,你會xxx

第一個視頻中,如果讓你現(xiàn)在就去玩, 以你的收入能玩多久?

第二視頻中,如果老板讓你去拿滅火器,你找不到怎么辦?

我從前年開始嘗試如果句式的提問法,我有2個如果句式,是我用下來覺得收獲最大的:

第一句話是:如果你是用戶,你覺得你最關心的信息是什么?

這個句式有多好用呢,我們看一個案例:這是我們正在規(guī)劃的連續(xù)包月的會員,一個月20元,可以獲得2本點讀,是非常劃算的,那么月度會員的信息小伙伴一開始設計的方案是什么樣的。

然后我向她問了如果你是用戶,如果你是用戶,你看到什么信息會最有購買欲望?

你們對比下這個差異就知道,這句話的威力。

第二句話:如果你是老板,你會這樣處理這件事情嗎? 這里面的老板,有時候會換成其他的關鍵角色哦,其實就是一個他熟悉的參照人。

那么這句話有多大威力呢? 比如員工把一個簡單的問題,考慮的過于復雜,整理出了要開發(fā)2個星期的龐大解決方案,那么這個時候,我往往會跟他說, 如果你是老板,你會怎么思考和處理這件事情?

3點好處:

  • 幫助他找一個可以參照的對象,他們在遇到類似的問題都是怎么解決的;
  • 緊緊圍繞戰(zhàn)略目標,老板的目標就是公司最核心的戰(zhàn)略目標;
  • 最重要的是什么???知行合一。我們很多時候的道理都是知道的,因為曾經踩過一些坑,比如一次性把需求做的太大太滿,不知道分優(yōu)先級,這些都是反復被上級或者被老板提出來過的,而提醒他,如果你是老板,你還會這么多嗎,其實是在干嘛啊,是告訴他,要把總結的經驗,真正應用到實際中,不要在一個坑反復迭代,也就是知行合一;

回到我們剛剛說的,馬院長是怎么提問的,除了剝洋蔥式層層追問、假設性提問,還有什么特點???

3. 抓住核心矛盾進行發(fā)問

同樣是提問,你感受下這些問題的差異:

4. 總結下馬校長的三個關鍵提問方式

1)剝洋蔥式層層追問,沿著他給出的答案,問出你的下一個問題。

2)假設性提問,如果xxx,你會xxx;我的2句話:如果你是用戶,你想看到什么,你最關心的信息有嗎? 如果你是老板,按照你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法會這樣處理這個問題嗎。

3)抓住核心矛盾,一針見血、一語道破、切中要害。

五、總結下沙僧型員工四層管理

我們要盡量避免的是 “我比你做的好,所以我自己來”。

我們要盡早擺脫的是 “你這里有問題,按照這樣的方式來” (這是什么啊,是給標準答案式的指導)。

我們要努力抽象總結出方法論,讓下屬能模仿著你來。

我們要通過追問、假設、抓住核心矛盾的提問,讓員工逐漸自己思考自己來。

下期預告:“悟空型”員工管理進階。

 

本文由 @盒小癡—在線教育PM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總結的很好

    來自北京 回復
  2. 有點東西~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