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之路:聽了這么多道理,為何依舊做不好產品?
這是《進階之路》系列的第二篇,我已擬好一個主題列表,計劃后續(xù)不斷完善這個系列。
半年前我寫了一篇《進階之路:站在高視角看產品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嘗試與更多PM們一起開始探討高級別產品經理的思維方式。我希望后續(xù)的系列討論中,逐步剖析各種關于產品的思考,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和教訓,幫助更多的產品人逐步進階。
既然這是一個系列文章,我并沒有計劃羅列一個足夠全面的提綱,我怕自己會因為有了提綱而漏掉什么更重要的觀點。所以在這個系列文章中,每一篇文章的觀點都會顯得隨機一些,但我可以保證的是,內容絕對干貨,不拖泥帶水。
一些機緣巧合,我開始認真回顧與總結自己的產品思路,翻看我做過的事情,復盤我?guī)蛣e人分析過的事情,追溯我思考過的細節(jié),回憶我與其他人的交流與分享……我逐漸發(fā)現,這里面的道理竟是如此之多,但是在行事中卻很難將這些寶貴的道理學以致用。正如我們很多人,聽了那么多道理,可是依舊做不好產品。
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知道什么是正確的事,卻不知該如何正確地做事”。
如何正確地做事并不容易,并不是因為我們缺乏正確地做事的方法論,而是在具體落實到我們工作中時,我們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因地制宜的實施方法論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我曾經認真學習了別人做內容運營的方法論,依然很難在實際工作中做到完美。
所以,我開始認真思考,為什么道理我們都懂,卻始終做不好產品?
道理不過腦,聽了也是白聽
聽起來有道理的,你還得好好再想想
我舉一個有趣的例子。
前段時間有個PM跟我說了一個道理:
“任何的產品未經驗證之前,都不該貿然投入資源和市場,應該去市場里驗證,然后再做定奪?!?/p>
這是某書中的道理,乍一聽很有道理,的確應該驗證用戶需求,驗證市場,然后再投入精力。在很多產品團隊中,大家都很喜歡做用戶調研,聽取用戶的反饋。曾經有本書中提到惠普當年的CEO花費了上千小時和客戶泡在一起,聽取客戶的意見和反饋。
這些道理自然而然地匯聚成了這位PM和我說的這句話,我們不該貿然行動,應該去問問用戶和客戶。
但我很快就反駁了他,原因有三個:
- 首先,我們不能確定我們有多少用戶。我們究竟該聽取100人的意見,還是10000人的意見?抽樣的結果一定準確無誤嗎?這些都不能確定。
- 其次,我們作為PM,應該首先嘗試站在用戶視角去認真分析所有的可能。如果我們需要解決一個100分的問題,依靠我們一群臭皮匠的深入分析和求證,至少我們可以解決80分。剩下的20分,我們起碼也需要有一個不確定的答案。
- 最后,我們向用戶去求證的是剩下的20分不確定的答案。我們要帶著準備好的東西去求證,也就是需要拿出一個version 0.9的產品去測試求證,迅速調整。如果你自己都沒有想清楚,你指望從用戶那里拿答案,那么你拿回來的也是混亂不堪的各種觀點。
這三個原因歸結起來便是“精益創(chuàng)業(yè)”的核心——在具體做事時,我們并不是需要通過各種道理來故步自封,而是需要審時度勢,一步一步小心求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清楚自己的觀點和目標,不盲從道理。
顯然,這位PM同學只是聽說了這個道理,但他并沒有搞明白這個道理的核心。道理并不是聽聽就過去了,你不假思索就貿然行動,可能得不償失。孔夫子強調的三思而后行,便是這個道理。講到這里,我突然想起我的偶像導師王陽明先生的一句話——此心不動,隨機而行。
忽略了道理的核心,就會舍本逐末
我記得5年前我初入微軟時,在那里的外企環(huán)境中,BrainStorm(頭腦風暴)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大家各抒己見、滔滔不絕,而主持者往往也是熱血沸騰,往往都聊得不亦樂乎。
當年我被灌輸了一個道理:
新產品在立項之前都需要一次集體的BrainStorm,目的是邀請權威且有能力的其他PM一起來拍磚討論,在進行設計之前得到大家的經驗幫助,從而提升產品的成功率。
這又是一個“乍一聽很有道理”的道理,但實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強盜邏輯。
BrainStorm的目的不是讓大家來出主意的,而是帶著準備充分的背調和問題,采集大家的意見,微調自己的觀點,進而形成知識庫來支撐后續(xù)的工作。
如果我是一個新產品的負責人,若我把最大的期望寄托于BrainStorm,那么可能帶來的結果是:在BrainStorm會議上,我覺得A說得很有道理,B說得也不錯,C雖然和他們的結論恰好相反,卻也十分中肯有意義。一場一小時的BrainStorm之后,我聽得很過癮。但事后我會發(fā)現,我好像什么也沒得到,我并不能很有效地明白該怎么繼續(xù)接下來的產品設計。
原因很簡單:作為產品負責人的我,如果我已經花費數十個小時的時間來認真分析用戶、分析需求、分析功能設計,依然不能搞定產品設計,憑什么其他的PM在BrainStorm會議上幾十分鐘的暢談能夠一下子把問題講清楚?
換句話說,如果我不花費數十個小時的努力,不是帶著一大堆問題來找大家一起來討論,不在開會前要求其他人先準備一些背景資料再來討論,我如何能保證這一小時的BrainStorm的討論是有效的呢?
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大公司開了一大堆的會,卻效率頗低。大家搞了一大堆的BrainStorm,但收效甚微。我們太習慣搞時髦了,太喜歡追隨哪些看起來很有道理的道理,進而忽略了這個道理本源的核心。
聽了道理,卻未能堅持貫徹始終
有時候道理聽多了,就忘了做事情的原始初心了。追隨一個道理,一定需要確立正確的目標,然后帶著目標有目的地做事情。
我們在工作中做每件事情都需要帶有目的,無論是產品、研發(fā)、運營、市場、設計或者哪怕是維系人際關系。在職場上,我們每個人都是利益糾結體,沒有目的就沒有做事情的欲望,也就無法為結果負責,沒有人來到職場里是為了做公益善事。
可是我們中的很多人并不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
我舉一個例子:
假如一位PM需要設計一個開放平臺產品,那么他可能會遇到一些麻煩事。
開放平臺是一個和技術關聯比較深刻的產品,他在設計的過程中,最經常遇到的問題是——如何和技術團隊確定開放平臺的架構、如何確定某個功能能否通過技術實現、如何驅動前后端技術團隊在開放平臺接口層面保持一致。幾乎任何ToB的產品在系統架構層面上的討論都會耗時耗力。
那么,這個產品經理可能會在工作中變成怎樣呢?他可能會陷入和技術團隊研討技術解決方案,甚至可能會開始享受這種參與技術討論的快感,他可能會為解決了某個技術難題而感到興奮快樂,他可能會成為其他PM崇拜的偶像,因為畢竟不是所有的PM都有能力和技術團隊討論技術方案,這種關于系統架構的討論,的確是一件快樂而美妙的事情。
但是,這些該是這位PM做這個平臺產品的初心目的嗎?顯然不是。
當一個PM把經歷花費在技術層面時,他已經把自己的目的完全跑偏了。作為產品經理,他的目的在任何時候都是為用戶負責,設計產品的思路從來不是優(yōu)先考慮技術方案,而是產品是否能夠快速解決用戶的問題。
作為一個開放平臺,它的用戶顯然都是個人或企業(yè)開發(fā)者,PM的工作是確保這些開發(fā)者能夠快捷便利地使用開放平臺快速完成一個Demo的搭建,并且快速發(fā)布,以及后續(xù)的一些列在運營和營銷層面的支持。為什么PM的關注點應該是這些呢?原因很簡單,因為PM要為產品的成敗負責,產品要有人用,PM需要想盡一切辦法來解決用戶的問題,PM關注的點永遠是“我的產品有多少人在用,還能有多少人用,還能有多好用”。
其實我們很容易在瑣碎事情中,逐漸就忘了當初為什么做這件事情了。在大公司時候,忙著搶奪資源打起口水仗來,就忘了當初為什么做這件事;在小公司里一個PM承擔了產品、運營甚至培訓師,一旦忙碌起來就什么初衷都不記得了。
在執(zhí)行中跑偏幾乎是我們的通病,特別是我們抗壓能力、經驗積累、知識存儲都不夠充分時,容易把自己淹沒在了不停歇的狀態(tài)中,難以堅定地確保在具體工作中,始終堅持目標。
在這里再次安利我的偶像導師王陽明先生的那一句話——此心不動,隨機而行。
道理不該是腦子記住的,而應該靠基因記住
曾經有一個明星企業(yè)的CEO大佬跟我說了一句話,他說:
“好的PM應該把用戶為先這句話記在基因里,而不是腦子里?!?/p>
我當時被深深地shock到了,虎軀一震。
讓道理深入骨髓,進入基因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我開始思考到底怎樣才算深入基因。
如果把PM的能力分級,第一級別PM是看問題始終不得要領,只能執(zhí)行,卻不知道如何分析;而第二級別PM是能夠通過自己的逐步剖析逐漸看清楚問題的本質;最高級的第三級別PM是那種一眼到底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問題的關鍵癥結。
我想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處在前兩個級別,更多人尚處在第一級別。
我認為第三級別PM就是那種用基因來記憶道理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直覺,我見識過一個投資人,他對很多問題的認知都是直覺很準很狠,比如他直言醫(yī)療的本質就是“療效”。擁有這種能力的人,需要經歷非常久的經驗積累,這大概就是我們所聽說過的“十萬小時理論”的結果。在《眨眼之間》這本書中,關于這種能力的案例記載了一大堆。
我們如果想通過基因來記憶道理,我認為需要做好三件事情:
其一,不斷地總結
無論是多大多小的一件事情,都值得總結。
總結未必是非常有儀式感地記錄下來,在腦海中碎片化總結的好習慣也是一種很不錯的方式。我自己經常在討論中、思考中、實踐中進行碎片化總結,把看到的事情復盤一遍,又復盤一遍。我特別喜歡帶著團隊做復盤,回顧過去的成敗得失。
但我發(fā)現很多團隊的復盤都是流水賬,形式大于實質。
我們需要獎勵做得好的事情,同樣需要嚴厲懲罰做得差的事情??偨Y的目的是吸取教訓,獲得經驗知識,下一次不再犯相同的錯誤,為了總結而總結自然本末倒置。
總結的關鍵是看我們是否達到了當初定下的目標,是否已經完成了既定任務,是誰的鍋誰就老老實實背好,是誰在為其他人填坑就該拉出來表揚(決策性錯誤就該怪罪老大,執(zhí)行力不強既是老大的鍋,也是執(zhí)行人的問題)。
每一次深刻地總結都是將這些經驗教訓深深地烙在我們的骨髓里,深刻而認真地理解失敗和成功。我認為,一次深刻的總結不亞于一次偉大的成功或者殘酷的失敗。
其二,不斷地學習
我把學習成長分為三種:
- 最差的一種是聽別人講,道理似乎都懂,但是該是別人的道理還是別人的道理,自己領悟個十分之一已是難得;
- 居中的一種是觀察別人的成敗,總結經驗教訓,把自己武裝成有知識的理論派;最好的是自己親身經歷,無論成敗,坑里坑外都是自己的,每一步都頂的上別人千言萬語,知行合一。
如此看來,最好的學習是自我總結,次之是不斷閱讀,最差是找人聊天。
但這不代表你只做總結就好,閱讀和從別人處汲取都能幫自己拓寬眼界,聽課、參加培訓、找大牛“系統性地”聊天都是有價值的,但重要的是一定要把這些有價值的道理融會貫通,總結為自己的道理。
有一篇我之前寫過的關于閱讀的文章,可以分享給你——《寫給讀書的你:閱讀真的可以讓你成長嗎?》。
其三,不斷地實踐
實踐永遠是檢驗真理的唯一途徑。
舉一個例子: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簡化可實行產品)是幾乎每個PM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做好MVP卻相當難,我自己也是掉進坑里很多次。MVP強調的是最小單元的產品,最小代價的試用,最快速反饋調整,可以理解為打了一個小樣Demo丟給市場來看反饋。
可是,在做MVP之前,我們對市場情況一無所知,到底哪個才是MVP是相當考驗功力的。此外,當我們做起來MVP時,卻經常因為不同團隊對于MVP理解不一致,目標不一致,資源不匹配,市場環(huán)境不可預期等等原因難以快速落實。
這些實際發(fā)生的事情是在道理講解中從來不會有人告訴你的,你真的掉進坑里了才會發(fā)現事情竟然如此復雜,在實踐中真正考驗的除了對于道理的理解和認知,還有自己隨機應變的能力。
唯有實踐之后才有可能去總結,我并不愛聽從無實戰(zhàn)經驗的咨詢師的經驗,沒有實戰(zhàn)經驗的老師的話也沒有多大的分量。
小結
在這篇文章中我討論了關于道理的一系列基本觀點,從需要深入理解道理,到貫徹始終地堅持左右目標的事情,最后分享了講道理融會貫通的三個方法。
這篇文章是我《進階之路》系列的第二篇,但關于“道理”這個話題,我希望在后續(xù)的文章中繼續(xù)討論幾個回合。我會逐漸討論一些更加深入的觀點,譬如,“同樣是道理,視角不同理解各異”,“作為PM,如何通過可控來落實道理”,等等。
如我在文初提到的,我希望這個系列文章能夠幫助我和其他PM朋友們在工作中保持專注,一起解決我們遇到的各種棘手的問題。歡迎交流~
相關閱讀
#專欄作家
帥帥的帥(趙帥),“優(yōu)護家” 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COO;前微軟小冰初創(chuàng)團隊產品經理;北京大學計算機系碩士。專注產品、運營和商業(yè)的分析,熱衷產品方法論的總結。熱愛足球、民謠音樂、吉他彈唱、軟筆書法、閱讀和旅游,熱愛生活。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總結幾個字:目標,總結,學習,實踐
建議大家看的時候可以做點筆記,畢竟小白如我,沒有實戰(zhàn)經驗,聯想能力差一點的話,看完就忘了
是寫的很深刻,符合我這種小白去聽
每次讀完趙老師文章,都做筆記,覺得全篇都是干活,沒有可刪除的點,趙老師舉例的部分能夠更深入的理解論點,不可刪除,總結的話都是精華不可刪除,除了整篇摘抄以外真的是沒啥可刪除的,只能默默在旁邊做總結筆記了~ 期待趙老師更多的分享
贊! 大帥的文章經常拿來反復讀,期待進階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