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 & To C:To B產品運營玩法真的不同?
從產品運營的角度上來看,To B產品和To C產品最終都需要指向產品的使用者。但是兩者的運營方法仍有細微差異。
上篇文章跟大家分享完To B和To C運營的區(qū)別,并介紹了To B運營的框架和幾條主線之后,獲得了很多朋友的青睞。如果上篇文章您還沒看過的話,建議先去瀏覽下,然后再來看這篇文章更佳。(文章鏈接:To B運營和To C運營到底有什么區(qū)別?)
這次我主要對比下To B產品運營和To C產品運營的玩法,到底有什么不同。
To B運營和To C運營的常見概念
先來討論幾個大家常見的概念:
1、To B運營的對象是企業(yè),To C運營的對象是普通用戶
從狹義來看,上面的說法是正確的。因為每個產品在設計之初總是解決某一特定問題的,剛開始不會面向多角色。例如,阿里的釘釘是解決企業(yè)內部的工作效率,我們所理解的運營對象就是企業(yè)。但是仔細分析下來,釘釘這個產品的使用對象又是企業(yè)內部不同角色的普通用戶,并且只有普通用戶使用的頻次越高越深度,才會體現(xiàn)出釘釘產品的價值。當企業(yè)內部有更多角色的普通用戶來用釘釘?shù)臅r候,才會讓產品當初設定的提高企業(yè)內溝通效率越凸顯。這實際上也印證了我之前是“雙漏斗”的模型。
再舉一個例子,比如外賣軟件,從產品解決問題的出發(fā)點和普通用戶的角度出發(fā),這是一款需要To C運營的產品。它需要做大量的用戶運營,活動補貼、代言人、軟硬廣等等,不斷的拉新、促活、留存,所以還是需要先解決普通用戶的運營問題。相信你也想到了,反過來從外賣軟件公司來說,作為一個平臺型產品,還需要解決供給的問題,這時候就需要面向商家、面向實體企業(yè)等做運營,這時候實際上更多的是To B的運營策略,包括攤位、排名、交易、金融服務等。
綜上,我認為絕大部分產品是既需要To B運營,又需要To C運營的,只是側重和切入的角度不同。
2、好產品到底是不是運營出來的?
好產品是運營出來的典型案例:網易云音樂(產品運營)、滴滴出行(用戶運營)等這些產品都是靠運營出來的標桿,但是不是所有的產品都能靠運營成功呢?實際上有前提和場景的。我認為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 行業(yè)所處階段,先看你做的這個產品所處的行業(yè)是紅海還是藍海。如果是藍海,那可能運營的作用很小,也不需要太多的運營;
- 同類產品的技術和實現(xiàn)是不是已經達到一個臨界點;競品是不是同質化很嚴重?
- 產品的研發(fā)模式是否適合快速迭代和敏捷發(fā)布;像一些產品更多的是需要穩(wěn)定而不是變化;
- 產品的潛在用戶量已經發(fā)掘到了極限,需要更多的運營來保持;
所以,我認為,在談運營之前,需要檢視一下上述幾個方面是否符合,再來說我的產品需要好好運營下。
To B運營和To C運營的玩法
回歸到我們的主題,To B運營和To C運營的玩法是不是真的不同呢?
我們還是拿上次分享的“雙漏斗”來分析下:
?如果單純是To C運營?
那么我們只需要關注右邊的“漏斗”,邏輯關系很清晰,最終指向讓用戶更多的留存下來。
?如果是To B運營呢?
我們往往一提To B運營,大家普遍會認為應該更多的偏向左邊To B的“漏斗”,或者說我只從左邊切入,認為只要把企業(yè)決策人搞定了,我的To B運營就搞定啦。從短期來看,好像是的,只要企業(yè)買單就達成銷售目標。但從長期來看,如果你銷售出去的產品或服務,實際上你設定的各類用戶根本就沒用過你的產品或者對你的產品評價很爛,想問通過銷售驅動的產品如何帶來持續(xù)的收入?那還能不能算作是成功的。
所以,我們不僅需要關注左邊的“漏斗”,還需要更加關注右邊的To C“漏斗”,并更多的還是需要從右邊的To C運營去切入,通過提升用戶對產品的應用質量,來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價值,最終指向企業(yè)的持續(xù)買單或續(xù)費。
綜合來看,那是不是所有To C運營的玩法,就一定不適用To B運營?答案是否定的,因為To B運營還是需要有C端的運營切入,只是你需要明白,不是只要做好To C運營就夠了,還要持續(xù)引導用戶使用產品創(chuàng)造企業(yè)價值,而不僅僅是讓用戶滿意就行,企業(yè)需要收獲效率才行。
舉一個例子,To B產品的用戶驗證
下面結合我們一款To B產品的用戶驗證活動,來具體分析下運營的方法和策略。
具體產品的背景這里就不過多介紹,你只要知道是解決企業(yè)問題的產品就夠了。下面是我們針對研發(fā)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由運營驅動的用戶驗證活動,當然這里面還包括了需求團隊引入的用戶故事、研發(fā)團隊的快速迭代和持續(xù)價值交付、測試團隊的質量體系等,整體則有運營來驅動各環(huán)節(jié)模式的改變,并且已經細到每個迭代任務安排和驗證。
這里重點說下運營相關的內容,實際上也包括了活動運營、內容運營、社群運營、用戶研究等。在實踐中,我們也借鑒了To C產品運營的一些套路,比如積分成長體系、用戶畫像、話題分享、用戶自管理、內容引導等,并且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最終將收集到的用戶反饋,按照BUG、新需求、交互、易用性等維度輸入給需求、研發(fā)團隊,并經過我們分析給用戶答復,并在下個迭代中解決部分問題,形成閉環(huán)。
所以,從產品運營的角度上來看,To B產品和To C產品最終都需要指向產品的使用者,可能To B的產品用戶關注更多的是效率、功能性,但是它仍然需要重視。但需要注意的是,To B產品還需要通過用戶的驗證和使用真正產生價值,提高企業(yè)的效率,是個“雙漏斗”的運營行為。當然,To B產品可能還需要配套的服務體系支撐,但具體指向用戶時,我覺得跟To C的產品運營沒有太多差別。
本文由 @samrun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您好,文章寫得很好,收藏了,加你Q跟你詳細哈。
您好,我們公司最近想要加客戶運營這個部分,還沒有沒什么思路,希望加微信請教一下,17300120875
寫得很棒,非常認同。剛好近期在企業(yè)調整中想加入運營模塊,希望能和您多交流。
歡迎~
希望能加你的微信
812786559,加我q吧
To B產品運營:傳統(tǒng)軟件企業(yè)“在線”運營模式探索http://theventurebank.com/operate/968167.html
學習啦 ??
請問為什么技術架構設計在需求方案設計之前呢?
業(yè)務架構和技術架構是對等的。需求方案設計實際上已經具體到功能點上,尤其像很多專業(yè)類的PC端軟件,底層的技術架構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產品的技術路線和走向,也一定程度上覺得了需求點設計的可行性和實現(xiàn)方式。
說明圖能換一下背景嗎。視力不好看得很累。
寫的什么鬼?啰嗦且復雜。還好看了關
如果有高見歡迎提出來,跟這裝大神有鳥用?!
哈哈
文章寫的很好,主要是闡述的這個邏輯很清楚;至于產品經理怎么運用就要看產品經理所在的平臺了;你甭理會哪些吐槽的,我支持你。對了,可否加你的微信呀?多多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