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有10年經(jīng)驗,卻成不了專家?

2 評論 6700 瀏覽 10 收藏 11 分鐘

編輯導讀:大家對《刻意練習》這本書應該不陌生吧,生活中一些小細節(jié)、小習慣只要刻意練習了,就會形成肌肉記憶,放在職場中也一樣。如果我們要成為職場中的專家,就要做到刻意練習。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刻意練習,本文給你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

有一個充滿“欺騙性”的理論,叫“一萬小時定律”。

定律說:“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其實這并沒有錯,只是很多人容易只看到時間——1萬小時,誤以為只要投入了足夠時間,就能成為專家。

其實,投入時間只能讓你擁有“經(jīng)驗”。一個人只要肯做,很容易擁有10年經(jīng)驗,但卻很難成為這個領域里真正的專家。

那么,到底是什么決定了一個人可以成為頂尖的專家,并且做出卓越的成就呢?

有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決定偉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關鍵因素,既不是天賦,也不是經(jīng)驗,而是“刻意練習”的程度。

所以,從“經(jīng)驗”到“專家”,你還差了1萬次的“刻意練習”。

那么如何刻意練習?

一、小心慣性陷阱

一個工作做的久了,就容易產生“慣性”,很多事情按部就班就可以,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一套SOP,很多人就把它當成了“經(jīng)驗”。

比如,很多公司在做私域流量的時候,社群運營人員形成了一套“慣性”動作:

  1. 到了公司,在用戶群里發(fā)一輪早報;
  2. 挑選一些商品鏈接,丟在群里;
  3. 看看用戶問題,挨個回復;
  4. 踢人,拉人,踢人,拉人;
  5. 發(fā)紅包,激勵大家來點鏈接;
  6. 看一眼打卡活動數(shù)據(jù),push用戶完成任務。

你發(fā)現(xiàn)了嗎?這些動作的重復性很高,完全是一種“慣性”,幾乎不用動腦的。

一旦進入這種“慣性”狀態(tài),你就很難再取得新的進步了。

回想一下我們小時候學騎自行車,剛開始不會,就一次次嘗試、摔倒、調整動作,直到可以順利上路,終于從不會到會了,這是進步。

學會后,你就容易進入了“慣性”,甚至再也意識不到自己是怎么上車、拐彎的。

然后,你的這種狀態(tài),可以以保持一輩子。

對于普通人,這當然沒什么問題。但如果是自行車運動員,就不行了。

想要真正達到專家水平,運動員必須提醒自己跳出“慣性”狀態(tài)。

訓練場上的每一個彎道,他都經(jīng)過了幾千上萬次,但下一次訓練,還必須要仔細思考剛剛的技巧、用時、姿態(tài),應該如何提升。

運營社群也是一樣的,每一次在群里發(fā)內容,和用戶互動,回答問題前,你都值得先問問自己,是不是又“慣性”了?

你可以提醒自己:

  • 上次我的溝通,有什么做的不夠好的地方?
  • 為什么同樣的問題,客戶還是每次要問?
  • 有沒有昨天承諾幫客戶咨詢的,還沒有給他答復?

你最好有一份溝通清單,像學生的例題集、錯題本一樣,每天補充,每天回顧。

當然,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在日常工作中總是缺乏動力來時時思考、事事復盤,“慣性”會讓人更舒服。

但“舒服”,正式拉開你與“專家”距離的那個重要的分水嶺。

二、大量重復訓練

你有多久沒有真正“訓練”過自己了?

注意,這里我講的“訓練”和你每天在公司完成工作任務是不一樣的。

在工作中,我們面對的任務往往是復雜的、完整的,你必須要調動很多能力和知識去完成它。

比如,如果你是一個用戶運營人員,你可能需要在一天里用到活動策劃、文案撰寫、溝通設計師、物料采購、計劃表制定等十幾項能力。

但是, 刻意練習,則是在一段時間里集中訓練部分能力。

為什么要這么做?

因為在日常工作中,這些實戰(zhàn)性任務,往往無法讓你聚焦于每一個細節(jié),你的精力會更多放在整體性和進度上。

日復一日,你或許更熟練了,但因為每一個局部沒有突破,結果就是長期處于一個及格水平。

這就像踢足球一樣,球隊不可能每天都進行實戰(zhàn)比賽,日常的訓練的動作可能在比賽中根本用不到,比如通過長跑鍛煉耐力,通過反復傳接球鍛煉準確性和配合度。

所以,要想在某些領域刻意練習,并最終成為專家,就需要對某些關鍵技能進行細分,并且進行大量的重復性訓練。

比如,在寫活動文案這件事情上,“寫標題”就是一個關鍵技能,你完全值得投入時間專門訓練寫標題這件事情。

你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比如就同一篇文案寫20個標題。

在動筆之前,一定要先思考清楚,“好標題”的標準和技巧是什么?

比如夸張、設問題、蹭熱點、列數(shù)字等等,然后一條條打磨。如果沒有這個過程,只是完成了工作量,就又進入了“慣性”的陷阱。

當然,這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為了讓重復練習的效果更好,動力更足,你需要在練習中加入反饋和激勵。

比如,拿你寫的20個標題去給同事、朋友看,讓他們投票,看看他們喜歡的標題和你自己的評估是否一致。

再或者借助一些AI軟件,讓系統(tǒng)為你的標題打分。

如果是團隊一起做這件事,可以讓大家分享自己最得意的一個標題,排名,給予勝出者獎勵。

這樣做,我們就更容易堅持下去。

三、放棄短期利益

磨刀不誤砍柴工,刻意練習就是在“磨刀”。

然而當別人都在拼命砍柴的時候,很少有人肯放棄眼前的利益,去選擇磨刀。

大多數(shù)的刻意練習,都意味著要犧牲短期利益。

一方面,當你在用自己不熟悉、不舒服的方式做事時,效果就容易下降;另一方面,必要的時間投入,也增加了你的成本。

但是,如果你想成為專家,這種犧牲是值得的。

記得我剛開始學習用鍵盤打字的時候,非常痛苦。

對照著鍵盤表,一個個字幕去敲,還要注意指法,用正確的指頭敲正確的鍵,效率非常低。遠遠不及我用筆寫字的速度快。

然而當我度過了那個階段以后,速度就有了突飛猛進的地提升,一分鐘80個字,這是寫字永遠跟不上的速度。

而反觀一些朋友,在學習打字的時候沒有刻意訓練指法,甚至“一指禪”,一開始倒是比我快,可后來一直停留在了瓶頸。

所以,如果你總是追求短期績效,總是追求這次能夠把活盡快干完,就很難有刻意練習的機會。

很多人把某種技能的“精進”當做工作的附加品,優(yōu)先追求把工作用最快的速度做完,只要經(jīng)常做、大量做,那技能就會順便得到提升。

但事實可能恰好相反。

精進的技能是高質高效完成工作的保障,而不是完成工作后的附屬品。

只有你優(yōu)先追求精進自己的技能,成為專家,當你在工作中用到這些能力的時候,才會如從容自如,取得好的效果。

刻意練習,要舍得投入,看得長遠。

四、寫在最后

為什么很多人都知道要“刻意練習”,但只有極少數(shù)人真正去做了呢?

因為大多數(shù)情況下,刻意練習與我們的本能相違背,大腦會自動把熟練工作變成“慣性”,而不是繼續(xù)刻意提高。

刻意練習,考驗的是一個人的格局、自控力、耐力。這條路艱難,可一旦你能走下去,你最終取得的成功將會非常巨大。

世界上通往成功的“公開秘密”并不多,“刻意練習”就是其中一個。

你做得到嗎?

 

本文由 @晏濤三壽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fā)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yè)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tǒng)。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xiàn)、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huán)系統(tǒng)。覆蓋企業(yè)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yè)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來自廣東 回復
  2. 受益了

    來自廣東 回復
  3.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