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培養(yǎng)專注力的雞湯
你是否總是無故走神?是否被打擾就難以回到正題?筆者燉了一碗培養(yǎng)專注力的雞湯,我干了,你隨意。
這個專題打算寫雞湯。
雞湯在我的詞性定義里不算貶義,這么叫單純是覺得很貼切,個人比較認可。
相較于二分類中的優(yōu)勢方——對雞湯持反方觀點人群的理解不同,截至目前為止,我對雞湯抱有好感。
分析師日常歸納原因:
1. 它確實讓我更了解/提前了解了很多東西
eg:你不理財,財不理你,00后理財一年身家超千萬
不考慮文章真實性,我收獲兩點:
- 我對理財的部分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之前我對此一無所知;
- 這部分知識大部分人群會在更大的年紀去接觸、學習并付至行動,而我提前了很多。
2. 有的雞湯寫得真的很勾人,很落地,很熱血,很有價值
前面兩點并一起寫,這部分作者的文筆超群,文章緊貼目標群體,問題剖析細致。
拜讀之后,讀者感同身受:這完全是我的生活寫照嘛。
eg:領導更喜歡提攜“愚蠢”的同事
文章完全不考慮外界因素與個體差異,給出一條明確的、相對短期限內能夠上岸的路線。
讀完之后就意識到我邁向成功的路似乎并不遠,看看身旁還在刷抖音的同事,瞬間被優(yōu)越感包裹——呵!我已經走在了前面
eg:細數我身邊的財富自由 都有這幾個習慣
最后一個因素就是:真的寫得很好,夾雜個人/名人案例,豐富的個人經歷/閱讀/思考讓作者寫出了對我價值巨大(我以為)的文章。
eg:四個習慣 教你學會抗干擾
3. 我個人認知雞湯應該是一類文體,影響大小、價值觀曲直
因果都在作者。
好的雞湯,喝了確實是可以養(yǎng)人的。
好雞湯促活示意圖
承上啟下,正文寫專注(抗干擾)干貨一如既往的還是先給場景。
場景(WHERE)
正在做一個案例分析或是一個需求設計,需要百度一下資料或調查競品。看了對口的技術文章,案例分享又被智能推薦了相關聯(lián)的文章,一次又一次點開、閱讀,然后:
離當下的工作漸行漸遠,其中的任意一篇文章也沒有吃透。
其它部門同事找你詢問需求,同事找你解釋數據,人事找你聊聊人生,都會打斷你手上的工作。而你重新預熱并投入你的工作,需要額外十分的精力。
手機彈出了菜單欄:
- 女友微信消息:在干嘛/好無聊/買買買;
- 抖音推送:鉛筆腿小改改女友力爆棚;
- 30歲前不管理財富 后悔一生;
- 淘寶瓜分20億,就問你拿不拿。
我工作兩個顯示器,開始欄平均兩分鐘一亮我都會點開。
據不完全統(tǒng)計,80%的高亮跟我一毛錢關系都莫得。
歸因(WHY)
智能匹配、推薦、用戶體驗、用戶心理等當下風口詞匯,可以細分為人工智能、數據挖掘、推薦系統(tǒng)、用戶畫像、分層、用戶上癮、文案/界面優(yōu)化等數十個不同領域,每個領域專家的學歷,經驗都很優(yōu)秀,薪酬也很可觀。
通俗些你可以理解為:各公司投入了夸張的資金雇傭了一大批有豐富經驗,高學歷的研究者結合多學科的百年經驗,來研究出一套策略來促使你花盡可能多的時間沿著企業(yè)設計好的路徑多點、多看、多傳播,并讓被傳播的人多點、多看、多傳播。
所以,你離不開手機不是沒有道理的——別人花了九分力氣讓你淪陷,你花半分努力嘗試脫離(這邊就不細說了,研究用戶心理/習慣就可以找到韭菜)。
大部分人對何種行為予自己的未來有益心知肚明
正向行為往往收益周期較長,投入更多,且過程令人不適。
而負向行為往往周期極短(短視頻十幾秒),投入極小(手機一部),全程高亢奮。短時間無消耗戳中你爽點。
人們往往想要短周期見到高收益,有心者利用這一心理收割億萬,韭菜還是一茬一茬長。
生物先天厭惡不適?不專注其實也是一種有意無意的逃避,走上成熟的一個標志:不僥幸。
習慣
當你的不專注成為習慣,就會被更容易地轉化,然后人生就會很難,且枯燥。
生在集體中,領著它的紅利,一些義務是應盡的——及時回復消息,配合團隊工作。但是效率上其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能讓你獲得更多。
結果(RESULT)
想想還是加個結果,上文也提過:稍稍想想,長久不專注的結果大部分人們應當是曉得的。
僅當提醒提醒自己吧:
- 工作效率低(不管在工作還是生活中);
- 蹉跎歲月,并無寸進;
- 不可逆地喪失競爭力。
我現在是覺得人一直都在搭著自己的框架:思考、試錯、調整、歸納,在此不分次序與重要性。
整個閉環(huán)你是需要去不斷經歷的,框架不斷豐滿,完善有指向,你再憑著你的框架去嘗試適應社會,結果會告訴你他們倆搭與不搭。
- 搭:你這個階段是合格的,別放松,去擁抱后續(xù);
- 不搭:思考、試錯、調整、歸納直到搭,否則在污泥里爬。
有個殘酷的事實是:社會對你不同時期的框架質量是有要求的。
你下一個階段只滿足了上一個階段的框架要求,還是搭不上。
閉環(huán)走少了,路也變窄了。
做法(HOW)
- 掌握內部成因:前面已經說了不少了,但我勉強算個行內人,且了解些策略,依然還在水里,且游且珍惜把。
- 外部限制:周計劃、專注APP、懲罰/酬賞,這些目前對我收效尚不明顯,有待深入跟進。
- 社會壓力:收效適中;
- 比較:連接物質世界和意識世界的橋梁 (誰和誰,什么和什么比較對號入座就好了)。
回頭讀了一遍,應該還是有些價值的。
刷到的都是有緣人。
今天的日報依舊是信息量爆炸,且枯燥。
作者:范十八,公眾號:半仙范十八
本文由 @小春ex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hh 很有意思~
(●’?’●)
已閱
希望對你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