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篇】當開發(fā)說這個需求做不了的時候,產品在想什么?
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和開發(fā)對接時,相信都有碰見過開發(fā)說“需求做不了”的時刻,那么這個時候,產品經理可以怎么應對?這篇文章里,作者說了說他對“這個需求做不了”的應對之策,一起來看看吧。
產品開發(fā)手牽手,朋友一生一起走。
產品在想什么?當然是在想對策啊。
“當開發(fā)說做不了的時候怎么辦”,這好像是各種產品經驗帖子里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產研主管曾告訴我,溝通和管理的關鍵都在于人,你要知道對方是哪種性格哪種做事習慣,再展開溝通。
我覺得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因此沒有萬能的對策,對策是分人分場景的,我目前歸結為以下三類:
一、技術有限型
簡單來說就是對他有點難(可能不是需求有多難),考慮到很多開發(fā)在辦公室交際往往不太熱絡,產品這個時候應該站出來承擔這個樞紐的角色:主動喊其他開發(fā)來看看,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一方面能群策群力,為負責這個需求的開發(fā)提供解決思路,另一方面也能防止被開發(fā)“忽悠”(針對沒有技術背景的產品),一舉兩得。
二、靈魂是個產品型
我不知道“程序員不善言辭”這是不是一個刻板印象,在工作中確實見過相當“陽光開朗大男孩”的開發(fā)(前后端都有)。他們非常勇于質疑需求,也經常從用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仿佛上輩子是個產品經理這一世卻重生成了開發(fā)。
當這類開發(fā)說需求做不了的時候,他們的想法往往是——你為什么做這個需求?或者是,你為什么要這么做這個需求,一言以蔽之,當他們說這個需求做不了的時候就是在質疑需求本身。
面對這類程序員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回答得有理有據(當然產品應當做適當的思考,對需求自我審查,本篇專注于“溝通”主題,這里不對需求分析做展開),最好能做到結構化回答,要有一定的說服力,可以從功能、用戶體驗、場景頻率、對后續(xù)迭代的影響、當前競品的主要做法以及如果不這么做會有什么影響等幾個角度回答,當然通常情況下能當面回答出兩點對我來說就很可以了。
初期的時候開發(fā)突然一問我我的想法也有些混亂,回答完坐在位子上腦子就開始復盤,重新梳理,心里想“當時應該這么回答的”,就像和人吵架當面沒發(fā)揮好回頭又復盤一樣。但這樣的復盤很有用。你會發(fā)現問題確實是千奇百怪的,但是思考的角度卻是相似的。
此外對待這種“靈魂是個產品型”的開發(fā),個人其實很喜歡和他們交流,他們雖然是吐槽得最多的,但也是常常提醒我需求閉環(huán)的人。而且你會發(fā)現對這類人,只要你回答得有理有據,能從需求的角度說服他們,他們也是最樂于為了追求細節(jié)多投入的人。
三、我只是個無情的代碼機器型
有這么一類開發(fā),他們仿佛是武俠小說里沉默寡言的劍客,鍵盤上紛飛的手指就是竹林里瀟灑恣意的劍法,人狠話不多,最常說的就是“你把需求明確了就行”。當這類人開口說做不了的時候,大概率,要GG??简灝a品經理取舍和變通的時刻到了。
首先,產品經理一開始就應當有一種心理準備:前期文檔準備得再全面,進入開發(fā)之后也不可能完全不調整需求(團隊里有8年經驗的產品同樣如是說),因此適當的調整是必要的,且可接受的。
其次,產品經理從一開始還應當有一種思想覺悟:開發(fā)的需求也是需求,以及落地不了的產品毫無意義。在學校的時候,產品就只是一種純粹的“設計”,活在一種理想的真空環(huán)境中,就像物理題上從空中落下卻不用考慮空氣阻力的小球。
但在現實世界中,產品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除去功能、用戶體驗之外,開發(fā)成本和周期也是必要考量的因素,產品不實現出來,不流到市場中,不落到用戶的手中,就毫無價值。
好了,心理準備和思想覺悟都有了,這時候我們該說說如何行動了:把這個需求究竟是用來解決哪些問題的,以及需要它帶來哪些價值,通通告知給開發(fā)。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也是有些道理的,尤其是對經驗豐富的開發(fā),他們往往能提供某些思路,幫助產品構思替代方案。
產品需要評估替代方案是否能解決核心問題,在影響較小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必要的妥協。
OK,這就是目前我對“這個需求做不了”的應對之策。需要申明的是,以上類型的劃分不是絕對的,一個“靈魂是個產品型”的開發(fā),也會受制于“技術有限”,人和場景是交叉復合的。
此外,如何在工作中摸索出這個開發(fā)的做事風格,也許才是這個問題中最難的部分。
本文由 @工凡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