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象放冰箱:從拆解問題的數個步驟說起
把大象放進冰箱需要幾步原本是個腦筋急轉彎,本文作者從這個邏輯出發(fā),教你如何對運營目標進行拆解。
一、把大象放進冰箱需要幾步?你會拆解嗎?
有些很專業(yè)又裝逼的人會從N個角度給出剖析和解讀,然而我其實只想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來聊聊“拆”——不是拆遷的拆,是拆解的拆。
嗯,本文主要探討“拆解”的日常應用。so…面對這個世紀難題,我的腦回路如下:
【step1】對目標進行研究拆解:回答“what”的問題
問:該目標是單一目標還是多重目標?是一個包含關系的目標還是并列關系?是一個量化指標還是定性指標?是否有已知的限制因素?
再問:目標是否能按某種維度拆解,比如拆解到人,拆解到單位時間,拆解到單位產能?
如,回到那個經典問題,大象放進冰箱,本身是就是個定性的目標,非常單一,沒有多余的附加條件(比如多大的大象,比如多大的冰箱,比如多長的時間內,允許多少個人來做…)。
【step2】對完成目標可能有的路徑(場景、手段)?進行拆解:回答“how”的問題
問:得做點什么,有助于目標達成?
如,喊來九九八十一個人,把大象大卸八八六十四塊,然后塞進去,那么每個人的任務可能還有一些分工,才能合力把大象搞定。done。
【step3】回顧如此執(zhí)行是否能完成目標,是否存在風險?場景…如有,再接著,對風險構成因素進行拆解
問:這個過程,哪個環(huán)節(jié)最有可能會有BUG?有什么方式可以減少風險的出現,或者有什么手段可以應對之?這個過程的本質,其實是通過細化流程、增加步驟,降低風險系數。
如,大卸六十四塊的過程,可能大象會很瘋狂導致根本無法下手,所以…在開始之前,要加一個環(huán)節(jié)——打麻醉!
又可能,整個過程比較血腥,有些人會忍受不了,或者因為太過辛苦,導致中途退出。所以…可能在喊人的環(huán)節(jié)一方面可能要先做心理建設,同時也說明白有什么回報,降低人力缺失的風險…
二、實際例子分析
上述舉例太魔幻,有點不厚道,換個實際工作中的例子。
小胖的KPI是某牛逼產品的UV,做客戶心聲搜集、分析、管理和行動閉環(huán)的。面對UV這個KPI,小胖是這樣來做拆解的。(PS,只分享拆解思路啊,不展開成“如何提高UV”的討論哈,那個主題留給下一個“?”)
【step1】拆目標
今年的UV目標是2萬到20000000000000000萬……我隨便舉例說一下,數據不必當真。
UV構成按目前4個主要主要產品模塊,分別是:心聲搜索、原聲模塊、問題流轉鏈路、體驗視圖。
測量出GAP=?20000000000000000萬-?2萬,所以我們4個主要板塊要共同為這個GAP努力。
而在目前小胖的團隊合作關系中,這4個模塊分別有相應的業(yè)務運營,他們也背負著UV的指標。所以,這里就有個天然的關系,我要把UV按照主要來源和分別的負責人,往下拆解。
那是平均分攤到每個模塊頭上嗎?顯然,不能,如果簡單的做數字游戲,那其實小學生也能很快有答案,之所以運營是一件有門檻的事情,勢必不可以那么簡單粗暴…這里需要根據每個模塊的板塊定位、目標用戶、市場需求強度等維度來看。
比如體驗視圖,它的定位是為垂直行業(yè)的用戶提供體驗數據的深度挖掘、分析,那么它對整體UV的拉動貢獻肯定不會最大,除非它改變市場策略,走低準入門檻的親民路線。而心聲搜索,它本質是個匯聚多種數據渠道的搜索引擎,使用門檻極低,且可作為發(fā)現問題的源頭,可承載所有用戶來訪后的第一次交互,它理論上可以背負更多的拉新指標。
經過一定結合業(yè)務背景的分析,你可能能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為了完成今年整體的UV增量,?心聲搜索要承擔其中三分之一的增量,原聲模塊承擔三分之一的增量,問題流轉鏈路和體驗視圖分別再承擔六分之一的增量。
step1,done。
【step2】拆過程
把量化目標拆解到各個模塊后,才進入最最最核心的一個問題:各個板塊的UV增量如何才能達到?
以心聲搜索為例。上文說到它本質是個搜索引擎。
利用他的能力,提高整個平臺的引流能力,我能想到——
- 渠道側:把框放到相關產品那里,求引流…
- 傳播側:增加曝光的推廣,比如抓熱點蹭流量各種發(fā)發(fā)帖子、做一堆二維碼到處貼貼貼之類的…
- 產品側:提升內容質量,并且增加內容可轉發(fā)分享功能,讓內容本身為產品代言…
然后再以其中一個方式?“渠道側”為例,再拆——
要把自己的產品模塊放到別人那里,需要:
- 找到適合嵌入的其他產品,如我們用戶日常的工作臺,如做選品或者招商的工作臺需要看下用戶反饋,如本身流量巨大的內網等等…
- 結合用戶場景,提煉嵌入后對雙方的價值
- 評估一下該嵌入嵌入的投入產出比,如合適,則繼續(xù);如roi不高,則放棄
- 找到相關產品負責人,開始抱大腿
- 如果人家同意把大腿給你,那么…趕緊找自己PD具體銜接
step2,?done。
【step3】review過程,拆風險
以上都是理想狀況,其中不排除因為盲目樂觀或者對市場環(huán)境不夠了解,而處于自嗨的YY中。
所以可以這樣來review風險:
- 方式一:再合理化假設和批判下,發(fā)現方案中的漏洞;
- 方式二:先小步快走,試跑一次,然后調優(yōu)。
還是剛剛那個心聲搜渠道互嵌的例子,可能會出現的風險——比如,實際引流效果不佳,此處可能是因為:
- 對方本身流量不高,沒法帶來增量——前期評估roi環(huán)節(jié)需要考慮該平臺的引流能力等因素。
- 產品開發(fā)成本巨大,導致開發(fā)上線節(jié)奏緩慢,很難看到變化——前期評估roi環(huán)節(jié)需要考慮實際成本及排期。
- 嵌入后缺乏合理運營和推廣,該平臺用戶不能有效感知到變化——需要在上線后增加相應的推廣,使之有效觸達。
試跑一次后,及時的復盤,也可以更好的發(fā)現可優(yōu)化點,以便于該UV提升方式下的效能更高。
step3,done。
有些時候,大家會用腦圖來輔助自己的拆解過程,直到拆至最小單元,便于落地執(zhí)行。
以上述例子為例,如果用腦圖來輔助,可能是這樣的,然后再review過程中,沿著樹狀圖,找可能存在的風險頻繁點,做風險預案。
—————上述舉例只是用于解釋“拆解”,不做流量建設合理性的探討———————
最后,小胖慣例——以上都只是這個階段的思考分享啊,沒有一定很對,很全面,很厲害,很優(yōu)秀……
畢竟,今年還沒過,小胖KPI能不能完成都還不一定,怎么能瞎吹牛。
作者:陳筱铓,阿里巴巴產品運營,從0到1,和神經網絡式客戶體驗管理平臺(9點電臺)共成長。個人公眾號:涂蜜(ID:Tooome2017),歡迎互動交流…
本文由 @陳筱铓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CC0協(xié)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