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字世界的地址(二):@符號,從電子郵件到社交媒體

1 評論 3629 瀏覽 3 收藏 13 分鐘

編輯導語:在各式各樣的符號中,@是我們在網(wǎng)絡平臺上最常見到的一個符號,這個簡單符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千年前,本文作者著重向我們介紹了@符號從電子郵件到社交媒體的演化歷史,如果你也感興趣的話就一起來看看吧。

圍繞”數(shù)字世界的地址“這個議題,沙丘研究所最近會連續(xù)更新三篇文章。

在這篇文章當中,我們會展開“@”在最近五十年時間內(nèi),從電子郵件的分隔符到社交媒體的提及符號的演變過程。

一、充斥各種符號的網(wǎng)絡界面

互聯(lián)網(wǎng)有它許多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其中一項肯定是“社交媒體符號”。要是把現(xiàn)在推特或者微博的主頁拿給一個前數(shù)字時代的居民看,他估計會暈頭轉向。各種下劃線,“@”,“#”充斥著界面,已然成為了網(wǎng)絡語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過更重要的是,這些符號也為我們在網(wǎng)絡空間的語言提供了結構。

數(shù)字世界的地址(二):@符號,從電子郵件到社交媒體

推特或者微博的頁面都充斥著各種符號,它們是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言和交流的基本工具

我們從“@”講起。

或許超過很多人的想象,“@”符號其實已經(jīng)在歷史中存續(xù)了千年,并不是互聯(lián)網(wǎng)出現(xiàn)以后才由某個極客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曾經(jīng)作為一個簡寫字符主要在商業(yè)世界中被使用著,直到1971年,電子郵件誕生,“@”在這個時候正式進入數(shù)字世界,并一直被用作區(qū)分用戶名和域名的字符(比如user@foxmail.com)——這種格式確保了每條電子信息都能正確地傳遞到目的地。

在這個基礎上,“@”的第二段生命開始于2006年。主要借助推特(Twitter),這使得這個字符在社交媒體的世界里進一步普及,功能是“提及”或者“直接回復”某人。

這個功能在中文世界也早已經(jīng)普及開來了。比如說在微博或者微信里,兩個用戶迷失在大量用戶的海量消息當中時,一個會跟另一個說,“你at我一下”。這里的介詞at被當做動詞一樣使用,指的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在一定程度上,這一提及功能甚至已經(jīng)超越了它在70年代最初的地址意義,變成了很多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看到它的第一反應。

簡單來講,社交媒體的用法里,“@[用戶名]”一般是可點擊的鏈接,通過它可以訪問該用戶的個人資料頁面。而當它成為回復和提及其他用戶的功能鍵,這種機制大大增加了用戶的參與性和互動性。

二、從電子郵件到社交媒體

“@”符號從電子郵件的一個區(qū)隔符,變成了一個動詞形式的功能,這一段隱秘的互聯(lián)網(wǎng)史值得我們展開聊聊,我們可以借此更好地理解虛擬世界的交往結構。

普遍認為,是推特工程師羅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將“@”從電子郵件的世界引入了社交媒體。在2006年11月2日。他在推特上說:

“@ buzz——你大拇指斷了還在發(fā)推?這也太拼了吧?”

數(shù)字世界的地址(二):@符號,從電子郵件到社交媒體

推特史上第一條把@用作直接回復的引導功能的推文

圖源:推特

羅伯特·安德森在他想要公開回復的用戶“buzz”前面加上了“@”符號,表達了一個非常清楚的意思:這條推特是有針對地對“buzz”說的。雖說這是一條公開發(fā)布的信息,大家都能看到,但說話的對象是非常單一和清楚的。這有十足的開創(chuàng)意義。

除此之外,根據(jù)Tumbler用戶@Garret Murray的考據(jù),在安德森的推特發(fā)完的二十天后:

“……不知道什么原因,2006年11月23日,我和另外好些用戶都在同一天開始使用@進行回復。我想這就是‘集體[無]意識’吧,畢竟我以前沒見過這些人的推文,他們也從沒見過我的?!?/p>

這個從前存在于電子郵件世界當中的小眾符號突然被許多推特用戶使用起來。并且有趣的是,他們似乎并沒有提前互相約定,而是巧合式地在同一天想到了 “@”的這種用法,仿佛這個符號天生就自帶有這個意思,只等一個合適的契機就可以展現(xiàn)出來。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個情況,我們不妨回到2006年的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那時候早期Web2.0正在迅速發(fā)展,用戶登錄的主要設備還是家用電腦。第一代iPhone還未發(fā)布,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還未揭幕。古早的“平臺”屬于小圈子游戲,尚且沒有走向大眾。

2006年,后來在政治與經(jīng)濟的公共事件上呼風喚雨的推特平臺也才剛出生不久——事實上,“平臺”這個詞都還沒有成為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的常用語。如果回到那時候的界面,它的“簡陋”或許會令很多現(xiàn)在的重度用戶難以置信。在它最初的幾個版本里:沒有回復(reply),沒有轉發(fā)(retweet),也沒有標簽(hashtag)。

那一年,整個推特社群每天的推文不到5000條,很多狂熱使用者本也是推特自己的員工——相比之下,2022年,每天有約5億條推特。但是,事實證明,如果沒有一個機制來適當?shù)匾?guī)定方向和結構,5000條推文仍然可以構成一個相當混亂的空間。

數(shù)字世界的地址(二):@符號,從電子郵件到社交媒體

推特在2006年的界面

圖源:Twirpz

與電子郵件簡單的點對點結構不同,推特是一個“廣場社交”,其基本結構是公開的,這意味著用戶同時在同一個空間里說話,每個用戶都會聽到他們關注的人。這就像是一個嘈雜的市集,人們在其中不斷走動、廣播自己的聲音。在這種場景下,任何需要多方多次發(fā)言的談話都會越來越難連續(xù)地進行下去,因為話語的范圍、方向、目標難以確定。

考慮到這個情況,通過電子郵件廣為人知,有著“地址”意義的符號“@”在社交媒體世界橫空出世,似乎既是像用戶@Garret Murray說的那樣偶然并充滿巧合,也是一種功能性上的必然了。

隨著每天推文數(shù)量的進一步增長,“@”的使用迅速流行起來,除了向另一個用戶發(fā)出公開回復外,它還有“提及某人”的作用。這和電子郵件里的“抄送”(cc – carbon copying)有點像,目的都是讓相關者參與進來,讓介于兩個個體之間的對話發(fā)展為關涉更多參與者的討論。

當然,相比郵件,社交媒體留言板中的提及可以是非正式的。這就像在朋友的肩膀上拍了兩下:“來瞅瞅這個,你可能有興趣?!绷硗?,在2007年推特引入標簽(hashtag)功能之前,“@”的提及功能也像是一種手動的召喚儀式(summoning ritual)——用戶可以在一個推文中同時提及幾十個朋友,并快速開啟一個群組討論。

借鑒了推特結構的新浪微博在2009年8月14日開始內(nèi)測,9月15日就正式將”@“功能添加了進來。

三、“對話線”的必要性

一個嘈雜、流動的空間當中需要一個適當?shù)臋C制來規(guī)定言談的結構和方向——這個機制叫做“對話線”(conversationthreading,互相連接的消息,在論壇時代被叫“跟帖”)。這個概念在電子郵件、留言板、論壇、廣場社交、群聊,以及現(xiàn)實生活中的討論當中都可以找到。簡言之,它的作用是幫助說話者更好地確認,彼此的話是對誰說的。

數(shù)字世界的地址(二):@符號,從電子郵件到社交媒體

iMessage里面的“對話線”表現(xiàn)為線條

我們近幾年來接觸最多的“對話線”可能是微信在2019年推出的“引用”鍵——在說話泡泡不斷增多的群聊空間里面,早先的言論很容易被淹沒掉。于是,長按一條消息進行引用,再以此為基礎輸入自己的消息,即可清晰明了地表明新的這句話是對引用那一條的回應。換句話說,這個“引用”鍵在嘈雜的房間中為兩個說話者提供了一根隱形的線索,把他們的話明確地聯(lián)系在一起。在不同平臺上,“對話線”都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而在缺失的情況下,“@”成了最佳的解決方案。

數(shù)字世界的地址(二):@符號,從電子郵件到社交媒體

微信里面的“對話線”表現(xiàn)為引用功能,被引用的內(nèi)容出現(xiàn)在新消息的下方

圖源:APPSO

如果說我們要為“@”符號從電子郵件到社交媒體的演化歷史做一個總結性的觀點,大概是這樣一句話:言說與空間息息相關。

這個觀點不僅僅對數(shù)字時代如此,放之前現(xiàn)代甚至古典時代也同樣奏效。一個宏觀的視角是必要的:從電子郵件到社交媒體,“@”的演化不僅僅是一個技術事件,它揭示了作為復數(shù)性的人如何共存,并且如何才可以有效進行交往。

我們需要知道“位置”才能互相找到?!癅”符號在電子郵件中被解釋為“地址”,在社交媒體中被解作“提及”,這無意間與一個英文詞形成的奇妙的呼應——“address”一詞作為名詞時的意思即是“地址”——“某人的房產(chǎn)的精確位置”,作為動詞,它的意思是“向……述說/向……發(fā)表演說”,“將注意力引向某人”,也有“在言說中提及某事”之義。這提醒我們,數(shù)字世界快速而自發(fā)的演化仍有許多物理世界的規(guī)律暗藏其中。

 

作者:陳飛樾,公眾號:沙丘研究所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nYTKS13sdgzFvR9vEOS28g

本文由 @沙丘研究所 授權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原來@這個小小的符號是這樣演變成提及的意思的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