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產品的需求和可優(yōu)化功能點,這對產品經理來說是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這工作看似簡單、枯燥,實際跟進過程中可展開成很多“不同”的事情。結合我這幾年產品工作中使用、接觸到的方法,總結些產品經驗供參考,回答如下:
一、 用戶反饋
1、產品內“用戶反饋”功能。把“用戶反饋”入口做的盡量明顯,給用戶充分吐槽的機會,千萬別遮遮掩掩:
1.1“用戶反饋”不往“設置/其他”等深層級隱藏,直接放在用戶主界面、主路徑附近,讓用戶“隨時隨地”可以“罵你”,對新上線的產品更要使用這樣的“極端”手段收集反饋來快速迭代;
1.2“用戶反饋”要有意識的引導用戶輸入“郵箱、手機或QQ等”這些聯系信息。比如聯系方式欄使用默認文字引導、聯系方式欄和反饋內容欄分離等。這讓反饋可追蹤;
1.3“用戶反饋”要有意識引導用戶反饋具體問題,避免過度發(fā)散。可以采用反饋前/中/后引導用戶給反饋問題打tag作分類等方式,例如產品建議和bug反饋肯定屬于不同的反饋分類就要區(qū)分。這讓反饋可理解,還節(jié)省整理的時間成本。
2、產品論壇/bbs/討論區(qū)。這種地方的用戶往往偏成熟和重度(發(fā)燒),觀察他們可獲得新的視角來審視“你以為用戶會這么用”的feature,長期進入論壇潛水,觀察用戶的反饋和行為,會有意外驚喜。此處包括潛入競品論壇。
3、友好用戶QQ群。把給你過反饋的用戶、參加過線上/線下活動的用戶給維護起來,這部分用戶定義為“友好用戶”,他們將是品牌的傳播者和維護者。每周定一個晚上幾個小時,線上給用戶答疑互動,會前先預熱讓用戶自己構思問題,會中與用戶互動注意引導話題,會后做記錄、整理和分析。此處包括潛入競品用戶QQ群。
4、社交媒體的輿情監(jiān)控,如微博、微信公共賬號等,監(jiān)控官微下的用戶反饋、用戶吐槽的負面微博等。此處包括監(jiān)控競品的輿情。
5、應用市場(AppStore、Google Play、豌豆莢等各應用市場),看反饋,看評分。此處包括看競品在各個市場上的表現。
6、用研分析,目前國內大公司一般有專門的UER部門,要好好利用他們的專長。如果小團隊可以自己做,大致有這些項目:
用戶訪談、焦點小組
可用性測試
調查問卷
用戶群、心理模型分析
功能優(yōu)先級梳理
眼動&腦電分析等等
二、數據分析
1、核心數據,例如PV、UV、CTR、ROI等關鍵指標的變化,應每日定時關注,對變化明顯的數據要深入挖掘原因;
2、次要數據,對產品統(tǒng)計中更細節(jié)的統(tǒng)計點數據也要留心,比如從A頁面到B頁面的UV變化,C功能和D功能的用戶使用比等等,這直接對應的就是用戶使用場景和路徑,比核心數據更能反映出新feature的得失;
3、定期瀏覽行業(yè)數據如友盟、百度統(tǒng)計、Google Analytics、百度index等,多輸入些行業(yè)數據對自己產品周邊的大趨勢做到有印象,有助于理解用戶的“抱怨”。
三、競品分析
1、競品分析報告,以周為單位(競品大版本發(fā)布則需立即跟進)進行多個橫向、縱向競品的產品跟蹤,對競品每個版本做的feature,優(yōu)化的功能點要心中有數,再思考競品為什么做、解決了什么問題、有什么長遠考慮,最后帶入自己的產品中審查自己的產品是否有問題、是否做的更好、是否可借鑒;
2、潛入競品用戶群、論壇、線下活動,搞定各種試用/內測邀請,做各個社交媒體的輿情監(jiān)控,用競品的得失來反查自己產品。
四、Design Review
1、交互/視覺走查,產品新版本上線前和上線后,讓交互和視覺設計師深度使用,“逼迫”他們反饋出產品上的“不好用”點,并給出優(yōu)化方案;
2、產品設計團隊內部Review,產品在設計階段就要主動接受Boss、同事的不斷challenge,上線后更要推動類似功能評審的工作,借助更專業(yè)的視角來為產品做反饋。
五、重度使用,做個有心人
1、每天帶著實際需求重度使用自己的產品,在過程中捕捉“不流暢”、“需要思考”的瞬間;
2、留心觀察周圍人都在用什么、怎么用的、有啥吐槽沒有,常記錄常思考,做個有心人。
本文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