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結構化思維可能是偽邏輯
本文解讀了結構化思維的三大分類方法,幫助你更有條理地整理信息和解決難題。無論是職場工作還是日常生活,掌握結構化思維都能提升你的效率和決策能力。
很多人都讀過《金字塔原理》這本書。這本書可以說是職場的入門必讀書。主要講的是結構化思維。即使你沒有讀過這本書,你也一定聽說過結構化思維。
簡單來說,結構化思維就是將事物歸類分組,從原來的發(fā)散型思維變成有條理的123。
這個知識如此普及,我今天為什么依然要分享呢?
主要是因為絕大部分人對結構化思維的理解還比較淺層,歸納的內容聽起來是3點,但卻是偽邏輯。
今天就簡單來聊一聊,如何更好地理解結構化思維。
用結構化思維歸類分組,看起來分類方法有很多,但是如果合并同類項之后,其實只有三種,分別是:
- 按時間
- 按結構
- 按重要性
下面一一介紹。
一、按時間
第一種是按時間關系拆分,這根據時間順序分析問題的方法。這種方法非常常用而且也很容易理解。常見的時間順序包括:
- 過去、現在、未來
- 籌備、執(zhí)行、收尾
- 上午、下午、晚上
在分析互聯網產品改動所帶來的效果時,通常會區(qū)分新版本上線前和上線后的數據變化,并得出結論。這種方法就是按時間關系對數據進行區(qū)分。
在即興演講的時候,時間順序是最容易快速構建思路的,一般人就算不經過結構化思維的訓練,也很容易通過結構化思維組織發(fā)言的順序,也就是常說的流水賬。
二、按結構
第二種拆分邏輯是按照結構關系進行拆分。按照結構關系的方式,將問題從整體拆分成不同的部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結構順序:
- 按地域進行拆分:華南、華北、華中、華東、東北、西北、西南等。
- 按渠道進行拆分:付費渠道、免費渠道等。
- 按人群進行拆分:新用戶、老用戶等。
除了上述的拆分方式,還有許多其他的方式可以根據具體需求進行選擇。通過按照結構關系進行拆分,就像將一個蛋糕切割成不同的部分,這樣在平時的多維度分析中,我們可以更好地進行分析和研究。
三、按重要性
最后一種邏輯是按照重要性排序。這個邏輯相對就比較復雜了,我重點說明一下。
如果你是去超市買東西,要買很多的商品,你可以將他們分類歸組。分類后的結果可能是蔬菜水果和日用品。比如:
- 水果:蘋果、香蕉、西瓜
- 蔬菜:包心菜、番茄、洋蔥、黃瓜
- 日用品:牙膏、肥皂
那按照重要性來分類,該怎么分呢?
要按照重要性分類,首先我們要弄清采購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為什么要去超市采購?
詢問你媽后,你找到了原因:下午家里有客人要來,所以要準備一些水果和蔬菜來招待客人。其他要買的東西只是順便讓你帶一下。
所以招待客人是采購的第一目標。然后順便讓你帶一些其他的蔬菜,是為了今明兩天的食材。肥皂和牙膏家里還剩一點,估計還能用半個月,所以讓你也順便買了。
按照這個邏輯,招待客人要用到的商品是最優(yōu)先的,食材是次要的,日用品的優(yōu)先級最低。
按照重要性排序,可以這樣分類:
- 招待客人:西瓜、番茄、洋蔥
- 近期食物:蘋果、香蕉、包心菜、黃瓜
- 日用品儲備:牙膏、肥皂
按重要性分類可能會和其他分類的結果非常相似。假如下午只需要買水果來招待客人,那么按重要性邏輯得出的結果可能和按結構分類的結果幾乎一樣,
按結構分類:
- 水果:蘋果、香蕉、西瓜
- 蔬菜:包心菜、番茄、洋蔥、黃瓜
- 日用品:牙膏、肥皂
這個分類看起來和之前按結構分類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并不是。
按照時間或結構分類的方法不需要你對問題本身有太深的了解,可以根據常識套用一些方法。分類后的結果是沒有先后順序的,是并列的關系。
而按重要性分類,則需要你對問題的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在了解問題的背景后再決定如何確定不同事物的優(yōu)先級。分類后有明確的優(yōu)先級順序,能幫助你優(yōu)先解決更重要的議題,從而更高效地解決問題。
四、小結
你可能沒有注意過結構化思維還有這么多彎彎繞。其實這里還沒有提到MECE原則、上下一致等其他原則。結構化思維遠比想象的難得多。
剛好寫作選題有點匱乏,我覺得之后可以對一些常見事物做結構化梳理,和你一起訓練結構化思維。
專欄作家
三元方差,公眾號:三元方差(sanyuanfangcha),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專注用數據驅動業(yè)務增長,擅長數據分析、用戶增長。喜歡閱讀、思考和創(chuàng)作。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