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打造個人IP,請從私域運營出發(fā)!
無論是在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還是在創(chuàng)業(yè)道路上吸引關注,一個鮮明且有影響力的個人IP都顯得至關重要。然而,面對公域流量的激烈競爭,許多人開始意識到,從私域運營入手,或許才是打造個人IP的明智之選。
現在公域平臺漲粉越來越難了,所以不論大小IP,都在拼命把用戶往私域導流。
如果讓我給普通人打造個人IP 的建議,那就是請你一定要從私域開始做!
打造個人IP的本質,是打造影響力,也就是別人想做某業(yè)務時,會不會第一時間想起你?
別覺得只有行業(yè)專家和所謂的大V才有影響力,時光倒退二三十年,哪來的互聯網大V啊?每個自媒體博主,都是從0開始,慢慢積累起來的。
很多人覺得做IP有難度,那是因為你期望值太高了。
做不成大IP,咱就從小IP做起。就像我一樣,接成都本地的商業(yè)拍攝,活動跟拍啊,婚禮跟拍啥的,只要錢給夠,我都接。
除了獨立攝影師的身份,我也會調用新媒體運營技能,幫中小企業(yè)解決線上獲客的問題,交付方式有單次咨詢、新媒體陪跑和企業(yè)內訓等多種形式。
雖然剛做半年多,客戶體量不算大吧,但哪怕只有1個人認可我、信任我,不就是影響力嗎?
我一直覺得閱讀量,點贊量甚至粉絲量都是虛妄,得看他愿意為了你的技能和經驗付費嗎?哪怕請我喝杯奶茶也行。
之前有新媒體運營同行拆解過我的賬號,發(fā)現基本每篇文章、每條短視頻都會埋鉤子,引導用戶從公域轉私域。
那為什么要從私域開始呢?因為公域平臺不準發(fā)廣告啊,而且加了微信,翻了朋友圈,不是能對你有更深入的了解嗎?
先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打造影響力,再到公域輸出內容,讓更多人愿意鏈接我,這是我的IP操盤邏輯。所有的個人IP,都應該先從影響身邊人開始。
那怎么在私域打造影響力的第一步呢?禿頭老王結合我自己的業(yè)務說幾點。
1.明確定位
清晰地告訴用戶你是誰、能提供什么價值、為什么值得被喜歡。
不需要多高大上的背書,要是你實在沒特長,就選一個細分領域深耕,提升技能。
2.做好形象展示面
真心建議你,如果做IP的話,提前設計好你的私域展示五件套,它決定了別人能不能快速記住你。
這包括昵稱、頭像、簽名封面圖、朋友圈置頂和整體視覺設計。
我重點說下視覺呈現,尤其是個人風格和超級符號。
之前家里長輩刷到我的短視頻,還吐槽我也不知道戴個假發(fā)或者帽子遮擋下發(fā)際線,看著早衰又猥瑣。
怎么說呢,一方面是我本身邋遢,不喜歡捯飭自己,另一方面是我覺得這就符合新媒體運營人的形象啊,哪個運營不會熬夜追熱點啊?哪個運營不為了漲粉禿頭啊?
我的禿頭就是超級符號啊,畢竟我漲個粉絲,就掉根頭發(fā)。厲害的運營,肯定是聰明絕頂的,開個玩笑。
其實這也是我在刻意強化這個記憶點,畢竟露臉的運營類IP那么多,可是真禿頭的沒幾個。
3.講好你的個人故事
一個好故事,能讓別人對你的經歷感同身受,因為共情,所以更愿意靠近你。
包括我在接個人IP孵化的時候,也會根據文檔去深挖IP的個人成長經歷。
典型的個人IP故事,我簡單分這幾個類型:十年經歷回顧(十年體)、創(chuàng)業(yè)歷程(有波折)、項目故事(生與死)、團隊故事(陪伴和背叛)、客戶見證故事(用客戶的嘴夸自己)、伙伴成長故事(我與IP共成長)。
其中個人經歷故事,一定要好好打磨,我說的打磨,是基于事實更好地敘述,讓別人知道你的來時路,可不是隨口編故事。
我的公眾號有一欄,是成長自傳。從我自己的出生寫到了中學時代,不需要太多的文采,真情流露就行,有興趣你們自己去翻一下。
4.輸出你的價值
雖然我自己的私域運營做的一般,但重點業(yè)務已經置頂朋友圈了,只是發(fā)圈頻率太少了。
為什么IP一定要,圍繞自己擅長的領域,堅持內容輸出呢?因為高客單、非標準化的成交,從來不是一瞬間的決定,而是觀察你-了解你-信任你-再到成交你的過程。,
朋友圈不要只發(fā)廣告,要用價值帶動產品,甚至換位思考,根據用戶的困擾去答疑解惑,圍繞這個來創(chuàng)作內容。
利欲熏心少一點,真誠利他多一點,再加上觀點和行業(yè)認知,能體現你的專業(yè)度,也更容易變現。
要是你的私域用戶很少,找不到用戶困擾,不妨去同行對標賬號的評論區(qū)翻一翻,看看他們的用戶在討論什么話題,能不能拿來做你的觀點輸出?
5.持續(xù)迭代成長
有段時間,我的個性簽名是:空杯心態(tài),持續(xù)迭代。
雖然我不是名校畢業(yè),但我一直堅持終身學習的觀念,尤其是新媒體平臺規(guī)則瞬息萬變,不在一線保持做賬號的手感,真的很容易被淘汰。
能夠持續(xù)吸粉的IP離不開終身成長,要在用戶面前表現出“迭代感”,讓用戶見證你的成長和進步,甚至邀請大家見證重要時刻。
比如某些頭部IP,動不動搞什么生日會、粉絲見面會,雖然背后的目的是為了升單轉化吧,但是在線下零距離的場景里自述蛻變,號召粉絲轉發(fā),也是擴大影響力的證明呢。
以上是正文內容,既然看到這里了,如果你覺得不錯,隨手點個贊和關注吧。
本文由 @禿頭老王聊運營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