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至上”的關鍵指標:NPS
產品經理的第一課就是“要以用戶為核心”,但如何將這樣的產品設計理念落實到實際的需求定義當中?我們經常聽到的NPS又是指向什么?這個指標是否可以服務于產品設計工作?本篇將從NPS的概念介紹、如何使用NPS指導產品設計等維度進行闡述。
1. 什么是NPS?
Net Promoter Score(凈推薦值),NPS 是一種衡量客戶忠誠度和產品/服務滿意度的指標,它通過一個核心問題:是否愿意向他人推薦該產品?從而量化用戶對品牌的擁護程度以及市場競爭力。
- 1個核心問題:“您有多大可能向朋友或同事推薦我們的產品/服務?”(用戶通過0-10分進行評分。)
- 3種用戶分類:(1)推薦者:9-10分 (2)被動者:7-8分 (3)貶損者:0-6分
- 1個計算公式:NPS=推薦者比例?貶損者比例。得分范圍:【-100 ,+100】。例如:若 50% 是推薦者,20% 是貶損者,NPS = 30。
2. NPS數據的指導意義在哪里?
1.評估產品健康度
NPS 是用戶對產品價值和體驗的“情感投票”,反映用戶是否會長期支持產品。不同行業(yè)的NPS基準不同(如SaaS產品平均NPS約30),需結合行業(yè)背景解讀某款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作為預警信號,負NPS表明產品存在嚴重問題,需立即干預。
2. 結合其他維度進一步挖掘用戶需求與痛點
在NPS調查中追加開放式問題(如“您打分的具體原因是什么?”),可定位用戶的核心訴求。同時結合用戶行為數據(如使用頻率、付費情況),分析不同群體的NPS差異,精準優(yōu)化體驗。
3. 長期監(jiān)測,追蹤變化
定期(如季度)監(jiān)測NPS,識別產品生命周期中的關鍵轉折點。NPS持續(xù)下降可能預示市場競爭加劇或用戶需求變化。
3. NPS指標的局限性及應對策略
Q:無法反映具體問題細節(jié),需結合定性反饋。
A:在NPS調研中增加追問(如“哪些改進會讓您更愿意推薦我們?”);結合用戶旅程分析(如注冊、付費、售后等環(huán)節(jié)的NPS差異)。
Q:文化差異可能影響評分,例如如亞洲用戶傾向于打中庸分。
A:使用A/B測試驗證改進措施對NPS的影響。
NPS 是產品經理衡量用戶體驗的核心工具之一,其價值不僅在于得分本身,更在于通過用戶反饋驅動產品優(yōu)化。關鍵在于:
- 持續(xù)追蹤,而非一次性測量
- 結合其他分析工具深入分析,而非僅看數字
- 快速行動,將洞察轉化為改進。
本文由 @江將好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