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專家一樣針對原型進行可用性測試?

9 評論 10122 瀏覽 34 收藏 11 分鐘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客户的商业需求、痛点、预算、决策流程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用户的个人需求

可用性測試不是針對設計的某個單一階段而言的,你必須將其放到整個產品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迭代和完善。如果你想要最好的產品,你必須從原型階段就已經開始預測真實的用戶場景??捎眯詼y試應該是開始考慮產品可用性很好的方式。

為什么在原型階段有足夠多的 To-Do List的時候,要過早的擔心可用性測試呢?這是因為除非你的原型是可用的,否則所有的測試都表明人們不喜歡糟糕的產品

除非你的原型是可用的,否則所有的測試都表明人們不喜歡糟糕的產品

這是不言而喻的,但你正在設計的是真實的人使用的產品。為了給他們使用,就應該在真實的人身上進行測試。原型是為了實驗而規(guī)劃設計的,所以只有在真實的人身上進行測試才是有意義的。

考慮到這一點,讓我們來看看如何在規(guī)劃原型的時候牢記可用性,如何在使用原型測試的時候測試可用性。

一、原型前的可用性測試

可用性測試不一定要從原型階段開始——實際上,如果有足夠的資源,你應該盡快開展可用性測試。雖然這些測試大多是概念性的,但這些測試可是確定原型導航和信息架構的最佳方式。最常見的前原型階段測試方式包括:

  • 卡片分類:簡單而快速,這個測試會揭示用戶如何喜歡你的產品的信息架構。你的產品的所有元素都是寫在卡片上的,測試者被要求在預定義的類別中組織它們(預設分類),或者在他們已經想到的分類下組織它們(自組織分類)。(譯者推薦一本書:《片分類:可用類別設計》)
  • 樹形測試:對卡片分類進行“姐妹測試”,樹形測試評估現(xiàn)有信息架構的有效性。用戶得到了一個基本的、沒有站點地圖的網站/應用/其他,被要求點擊完成某些特定任務。測試觀察:如果他們選擇了正確的路線,會得到什么;如果沒有,會失去什么。
  • 訪談:有時候了解用戶最好的方法就是很簡單的——問你的用戶。聽起來很簡單,但是用戶訪談的細微差別和策略是用無止境的。

更早地解決問題總是好的,并且這些初步測試將在繪制線框圖前,確保原型的概念基礎的完整性。

二、合適的用戶和任務

雖然可用性測試都是不同的,但它們都需要用戶,其中大部分涉及測試任務。在所有可用性測試中,用戶和任務這兩個元素都是重要的的,接下來簡要解釋如何處理好它們。

1. 招募用戶

在完成用戶畫像后,現(xiàn)在你應該對目標用戶有了清晰的概念。你也可以通過用戶行為劃分用戶。事實上,最大的差異可能是用戶是否有先驗經驗或對相應的領域或行業(yè)的了解程度——而不是人口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性別、年齡或地理。知道招募誰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是尋找并招募他們。

2. 編寫任務

任務決定用戶在測試過程中做什么,這就決定了測試哪些可用性因素。趙婷婷,Ubuntu 的可用性專家,描述了在設計任務時要記住的一些特點,主要有 2 個:

(1)直接與間接(間接情景)任務

一個直接的任務是直接干預(例如“搜索網站的 TANOORI 雞肉配方”),而間接情景任務需要有上下文(“你要為一些老朋友舉辦晚餐派對,而你需要一個 TANOORI 雞肉配方”)。直接任務在測試技術數(shù)據(jù)時表現(xiàn)得最好,而在所有其他情況下,簡介情景任務會更好。

(2)封閉與開放任務

封閉式任務明確定義了成功標準,而開放式任務可以以多種方式完成。封閉式任務檢查特定的功能,而開放式任務更好地理解用戶的動機和目標。封閉式任務舉例:你的朋友這個周末過生日,需要找一個可容納 15 人的娛樂場所。開放式任務舉例:你聽到你的同事在談論 iWatch,你想知道它是怎么樣的?!?/p>

三、測試原型可用性的一般建議

考慮到原型的“不完整”性,用戶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主持人必須回答問題。

可用性測試者問的一個問題可能是是否應該調節(jié)這個地方。雖然有很多理由進行非調節(jié)測試,但對于原型測試,建議適度。考慮到原型的“不完整”性質,用戶可能會要求主持人回答 UI 相關的疑問。

測試中的另一個常見錯誤是:如果用戶遇到困難,停止或更改測試。由于可用性測試的目標是發(fā)現(xiàn)和解決困難,這種情況應該是被允許的,請讓用戶需繼續(xù)下去。例如,如果用戶偏離了原型中涉及的路徑,你可以問他們?yōu)槭裁慈ツ抢?,他們想完成什么。關于這些動機和行為的引發(fā)的后續(xù)問題可能會得到比擁有“完美運行”的用戶更有價值的反饋。

四、測試原型不同的保真度

雖然有些人愿意在早期的測試中使用低保真原型,而另一些人則提倡使用高保真原型,但我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盡可能地測試每一種保真度的原型,盡可能多地測試。Enlighten 的高級信息架構師 Chris Farnum 說明了每種類型的利弊,低保真度原型適合測試概念,而高保真原型更適合測試高級交互。

最好的方法是盡可能地測試每一種保真度的原型

低保真原型:Lo-Fi 原型可用性測試,包括紙張原型,可以在開發(fā)的早期階段使用,但不適用于后期工作。雖然 Li-Fi 原型鼓勵更測試者提出誠懇的批評和建議,但很快就了解到這只是工作當中較小的一環(huán),還遠遠不夠。

然而,在后期階段,當可用性測試針對高級功能測試時,Li-Fi 原型能夠起到的作用變得微乎其微,因為保真度的限制。這對于紙質原型來說尤其如此,因為你需要一個“人類計算機”來操縱所有的部分,當你添加菜單、交互、頁面和元素時,會變得非常困難。

高保真原型:Hi-Fi 原型測試給用戶一個近乎真實的體驗,讓他們了解產品最終會怎樣的。Hi-Fi 原型是測試復雜交互的理想方式,也是在早期測試中發(fā)現(xiàn)可用性問題的解決方案。然而,與 Li-Fi 原型不同的是,Hi-Fi 原型成本更高。

中保真度:Med-Fi 原型,在不能決定使用高保真還是低保真原型的時候,當你需要平衡保真度和成本時,可以嘗試 Mei-Fi 原型。如果你只想進行一輪可用性測試,那就選擇 Med-Fi 原型吧。

五、測試原型的四個竅門

當你開始規(guī)劃原型時,必要的時候可以忽視對一些局部細節(jié)進行修飾,我們也推薦你這么做。但是,當測試原型的時候,確保已經填充了一些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可能會在低保真原型中被忽略。以我個人的經驗,準備測試原型的時候,這些小竅門會幫到你:

  1. 避免使用亂數(shù)假文:它們分散注意力、迷惑和缺乏意義,亂數(shù)假文不能完全捕獲產品信息。
  2. 使用通用名稱:測試或許帶有愚蠢的樂趣或名人的名字,但樂趣不是重點。任何分心都會影響結果,所以要使姓名具有通用性和現(xiàn)實性。
  3. 沒有占位圖或者圖標:帶有 Xs 的框可以在線框中出現(xiàn),但不能在測試中出現(xiàn)。圖像或者圖標在 UX 中起著很大的作用,因此這些在測試中應當使用符合產品需要的圖像或者圖標,即便只是臨時草圖。不過也有例外,這些圖像或者圖標是純粹的裝飾性的,不影響理解 UI。
  4. 使用真實的數(shù)據(jù):不要用 Xs 或笑話填充電話號碼或地址之類的數(shù)據(jù),這會分散測試者的注意力。真實可信的數(shù)據(jù)將給用戶測試最準確的結果。

測試者可能會關注你覺得可以忽略的細節(jié),所以要注意你沒有表達的內容。這些減少干擾和混亂的小竅門對清理測試數(shù)據(jù)有很大的幫助。

Featured image, usability testing via by K2_UX via Flickr.

#專欄作家#

鄭幾塊,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新浪微博產品經理。

本文系作者@鄭幾塊 獨家翻譯授權,未經本站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如果有專門測試的機構會不會改善這個問題?
    同理,需不需要有專門的測試機構來幫助公司把關產品?

    來自湖北 回復
    1. 國外已經有專門的機構做了,國內大多都是小作坊式的,另外規(guī)模和專業(yè)性也是值得商榷的。畢竟國內相關的學科、研究,行業(yè)發(fā)展都不是太靠前。你的問題,我覺得可以這么回答你,如果有了專門的機構,會有哪些企業(yè)或者團隊會用外部公司的方案?那,如果用,外部公司的實力需要達到什么程度?國內環(huán)境太嘈雜了,而且很多都是濫竽充數(shù)的偽調研和研究,對實際的指導意義太差了

      來自北京 回復
    2. 我認為正是因為國內軟件行業(yè)太嘈雜,所以需要法律及機構來約束。向前幾天看到的一篇關于歐盟GDPR的報道一樣。 規(guī)范是遲早的事情,拖的越長行內只會越亂。國內看待問題都是等事情發(fā)生后才去想辦法解決。
      同時什么公司會用到,從什么口切入,如何讓別人認可你的權威信,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個人想法應該是從中型企業(yè)、快速擴容根基不穩(wěn)的企業(yè)切入。

      來自湖北 回復
    3. 我傾向于從大型公司和組織,從上而下的改進和演變,規(guī)范了類型的,從下而上的推進太慢了

      來自北京 回復
    4. 但是大型公司都是各執(zhí)己見,而且大公司都是有一定評判標準,如何引導、如何取得他們認可都是非常艱難的問題,如果有了中型企業(yè)這一塊的基石再向大企業(yè)進軍會容易很多。

      來自湖北 回復
  2. 國內有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公司多嗎

    回復
    1. 不多,大部分在成熟型產品的公司,另外公司也要有這個意識才會去做。現(xiàn)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在國內還是相當?shù)牟灰?guī)范,還有比較大的空間提升。我自己最近比較多的關注這個環(huán)節(jié),也在提高,感興趣的話,可以在一起多聊聊

      來自北京 回復
    2. 你有建個群什么的嘛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