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零售行業(yè)如何通過品類角色定義制定品類規(guī)劃實現(xiàn)單品管理

0 評論 2157 瀏覽 14 收藏 9 分鐘

無論是電商行業(yè)還是零售業(yè),都會有大量的SKU以滿足用戶需求。但是對于企業(yè)(商家)來說可選SKU這么多,又該如何抉擇呢?又該如何做好單品管理呢?

無論是電商還是零售業(yè),都會有大量的SKU來盡可能滿足其目標消費者的需求。

理論上來說電商不同于實體門店存在物理空間的限制,也就是說其擁有無限貨架,不需要因為貨架有限而控制上架SKU的數(shù)量。

但實則不然,除非是淘寶這種平臺屬性的電商,自身沒有庫存壓力。對于平臺上個體的商戶而言,考慮到SKU管理幅度以及庫存周轉的高效性,依然需要將SKU數(shù)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

但是對于企業(yè)(商家)來說可選SKU這么多,又該如何抉擇呢?

要想進行單品層面的SKU管理,首先得從品類層面著手。合理的品類管理方案是線上電商貨架資源分配以及線下門店動線設計的前提。

正所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品類管理亦需要因品定策,所以我們首先要清晰的就是各品類在門店中的定位。

一、品類管理

1、品類角色定義

一般情況下,基于品類特征,我們可以將其分為目標性、常規(guī)性、季節(jié)性/偶然性、便利性四種品類角色。

我們可以從引流(單量)、營收(銷售額/毛利率)、增長潛力(增長率)這三個維度(指標),進行聚類分析,挖掘每個品類在這三個維度的表現(xiàn)結合銷售額在時間上的集中性,定義目標性、常規(guī)性、季節(jié)性/偶然性、便利性四類角色。

  • 增長率指標:可參考城市范圍內過去幾年的平均增長率;
  • 時間上的集中性:主要為了定位季節(jié)性/偶然性品類

然后再根據(jù)品類角色和銷售額貢獻占比建議,驗證結果,調整參數(shù),進行修正。

各角色品類占比(對應角色的品類數(shù)/總品類數(shù))建議如下:

各角色品類的銷售額貢獻占比(對應角色的品類銷售額/總銷售額)建議如下:

2、品類價格帶分析

明確了品類角色之后,還需要制定品類的價格帶。只有界定了品類的價格帶后續(xù)才能更加合理的基于品類角色制定單品價格,以及結合價格帶完整性進行選品。

分析本店商品的價格帶分布情況,通過市調了解競爭對手的價格帶分布,進行針對性的商品調整和價格調整。

品類價格帶分布表:

說明:

價格帶區(qū)間:品類中的最低價 ~ 最高價

價格帶三度:

  1. 寬度:最高價與最低價之差
  2. 深度:價格帶中的SKU數(shù)
  3. 廣度:不同的價格線數(shù)量

價格點:最容易被顧客接受的某一條價格線。

價格區(qū):指包含價格點的顧客主要購買的價格區(qū)間,可能存在一個主價格點,和1-2個次價格點,每個價格點對應會有價格區(qū)。

二、單品管理

1、選品

1.1? 舊品汰換

對已有SKU進行精簡。

供應商競爭力:由采購給出打分,分1、2、3三檔,分數(shù)越高,競爭力越強。

連續(xù)未動銷天數(shù)為負向指標。

統(tǒng)計時間范圍內,商品在動銷、營收貢獻率表現(xiàn),以及后期供應商競爭力情況,對商品進行加權評分。

不同角色的品類,指標權重有所不同。

  • 目標性:銷售額貢獻率>單量>供應商競爭力
  • 常規(guī)性:銷售額貢獻率>單量>毛利額貢獻率>以及供應商競爭力
  • 季節(jié)性/偶然性:應季/應節(jié)商品
  • 便利性:毛利額貢獻率>動銷

權重配置表:

1.2 新品引入

基于同區(qū)域門店和競爭店,結合價格帶分布情況,引入新SKU

2、定價

價格敏感分析:

基于已確定商品池,定義商品敏感度。

對門店整體的銷售量進行排名,考慮銷售量、銷售額、復購綜合表現(xiàn)。

  • 高敏感商品大概占比10%,占銷售額的55%-60%,往往有民生商品、知名品牌、高周轉三個特征,如食用油、大米、牛奶、味精、雞蛋等
  • 敏感商品大概是60%,占銷售額的25%-35%,一般是中等周轉商品、基本商品,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如調味品、餅干、面條、紙制品和個人護理品等
  • 非敏感商品占比30%,占銷售額的5%-10%,一般是低流轉、補充性商品、非知名品牌商品,如家居雜貨、零食小吃、文化用品等

根據(jù)商品敏感性,制定跟價策略。

跟價指數(shù):本店價格/競爭店價格。

跟價指數(shù)參考:家樂福-分別是90%、95%、102%;好又多95%、97%、100%。

3、陳列

  • 根據(jù)品類角色,確定陳列位置
  • 基于品類的價格點,在主要價格點附近對多個SKU進行豐滿陳列,給目標消費者造成商品豐富、價格適中的感覺。
  • 根據(jù)動銷速率,確定陳列數(shù)量

陳列數(shù)量建議:

4、促銷

  1. 基于新的商品池,對非需售商品進行出清,解決梳理SKU后的商品積壓問題。
  2. 基于商品的價格彈性和歷史同期銷售情況進行促銷選品,輸出每月活動規(guī)劃,不斷總結和豐富活動,配合主題提升銷售。

利用價格彈性進行促銷選品:

價格彈性系數(shù)=銷售量變動比率/價格變動比率

當價格變動1%的時候,銷售量變動的比率,取絕對值。

本文由 @耳海聽潮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
专题
49439人已学习14篇文章
产品经理往往会承担一定的项目管理职能,那么该如何做好项目管理呢?
专题
34263人已学习17篇文章
让我们来扒一扒跨境电商的风险和机遇|从业者必看
专题
12584人已学习11篇文章
怎么做投放是很多运营人和品牌方的一大难题,做好投放不可缺少以下几大步骤。本专题的文章以小红书投放为例,分享了一些策略,一起来看下吧。
专题
31216人已学习11篇文章
来看看别人家是怎么做产品优化的。
专题
14856人已学习14篇文章
用户生命周期是每个产品经理都必须要注意的一个点,它能够衡量用户对产品产生的价值,也是运营手段的最终衡量指标。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用户生命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