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也可以“聚合”
在這篇文章里,作者針對外賣聚合平臺做了分析與解讀。而在O2O外賣平臺之外,其實,O2O零售平臺的核心業(yè)務流程也與其有些相似。一起來看看,或許可以幫你更加了解多渠道聚合。
一、背景
1. 訂單來源
在過去,商家普遍使用傳統(tǒng)POS收銀軟件進行線下店面收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收銀效率。
之后隨著O2O外賣渠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商家選擇在線上平臺運營門店,提升商家曝光效應,進而來擴大門店客流量。甚至商家會在多個線上平臺運營門店。
O2O外賣,就是消費者在線平臺下單,購買服務、商品,在線下商家完成服務履約。比如:美團,餓了么等。這里的平臺/渠道就是指的訂單來源。
2. 新的挑戰(zhàn)
這也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
商家在不同平臺一遍一遍重復建立商品的繁瑣操作。
當多平臺線上訂單量急增時,門店訂單履約效率會大幅降低,商家就特別容易出差錯,備錯貨,從而造成線上門店評分低。
本來是借助線上平臺來提升門店的曝光率的,現在卻適得其反。這時候,商家就需要考慮,多雇個幫手來管理不同線上平臺的門店。雇人,對商家來說又增加了人力成本。
3. 詳細拆解商家的運營管理模式
- 商家需要把線下門店商品,手動同步到線上不同渠道上的門店中;
- 商家在兼顧線下門店收銀的情況下,還需要兼顧不同線上門店的新訂單履約;
- 商家定期需要切換不同渠道平臺進行對賬,商品庫存盤點清算;
- 商家可能還會定期對一些會員,搞一些促銷活動宣傳。
通過上述商家操作,我們可以看出來商家運營門店主要通過五個模塊:商品管理、訂單履約、數據對賬、會員運營、促銷活動。
雖然,不同業(yè)態(tài)側重點不同,但商品管理、訂單履約、數據對賬是運營的核心。
面對繁多的線上平臺,作為商家最頭疼的就是:多門店無法統(tǒng)一管理。商品需要在多個平臺同步,訂單無法統(tǒng)一管理,導致對賬困難。
那么作為SaaS收銀軟件服務商,如何解決商家遇到的上述痛點呢?
因為商家在線下收銀使用的是我們的服務,那么我們只需要將其他平臺聚合到我們的服務中,讓商家只需要在我們的服務中操作一次即可,這就是多渠道聚合。
二、業(yè)務流程
我們來分析一下業(yè)務流程。
商家訂單來源,主要來自線下門店和線上多渠道門店。門店的相關數據都保存到對應平臺中,導致數據不同步。
我們可以將線下和線上訂單數據進行同步,借助商家線下POS終端和saas商戶后臺來實現訂單履約管理。最終,實現多端數據統(tǒng)一管理。
外賣聚合四件套,門店 、商品、履約、對賬。
1. 門店映射
首先要做的就是進行門店統(tǒng)一。商戶后臺需要提供線下門店賬號和外賣平臺賬號進行綁定映射。
- 加載商戶門店列表;
- 選中要進行映射的門店進行綁定;
- 跳轉到外賣平臺登錄界面并進行登錄;
- 外賣平臺會加載出該賬號下的門店,勾選保存成功;
- 外賣平臺會推送綁定成功消息到商戶后臺,然后商戶后臺成功保存線下和線上門店的映射關系。
2. 商品映射
線上多平臺門店要和線下門店進行商品同步,主要包括:商品基本檔案,商品的價格、庫存、上下架。
在門店映射的基礎之上,商家可以將本地商品批量上傳到外賣平臺。上傳商品時只需要將核心的SKUID,分類 ,商品名稱等基本信息和線上平臺一一對應即可。
商家還需要進行商品映射,商品映射這一步是計算庫存的核心。
只有進行商品映射之后,商家在SaaS商戶后臺才能夠查看到來自不同平臺消耗的庫存量。
對于商品單品的常用基本操作主要是價格、庫存、上下架,我們可以將此操作集成到商家后臺,以提升效率。
3. 訂單履約
為了提升商家多店訂單履約效率,我們將訂單業(yè)務操作分為:接單,出餐,配送,訂單完成,退款審核和發(fā)起退款功能,統(tǒng)一放到POS終端設備上。
用戶在外賣APP中選品并下單支付,最終由商家提供給用戶商品。至于這筆訂單的支付流程如何支付收款?商家線下提供的商品要如何進行配送?
它們都是由外賣開放平臺來提供支持的,SaaS軟件服務商都無需關心。SaaS軟件服務商需要關心的一點就是要將訂單基本信息和狀態(tài)同步正確。
訂單正向履約流程:用戶下單支付后,外賣平臺將新訂單推送給商戶后臺,商戶后臺寫入數據庫。
POS終端通過輪詢監(jiān)聽的方式,提醒商戶有新訂單。商戶可以在POS終端接單或拒單。
如果拒單,訂單直接取消并退款結束。
如果進行接單,訂單狀態(tài)會同步給外賣平臺。商家備貨后在POS終端點擊出餐,狀態(tài)同步給外賣平臺。外賣平臺會根據門店簽約的配送服務,來決定是否支持自動發(fā)配送。
如果是,則由平臺進行配送履約,平臺配送完成后,由平臺推送訂單完結狀態(tài)。反之,商家可自動發(fā)起平臺其他配送服務進行配送履約服務,履約完成狀態(tài)同步回商戶后臺。商家也可以線下自配送履約。
如果商家自配送,則需要商家自動確認訂單完結,SaaS軟件服務商會將此狀態(tài)同步到外賣平臺。
訂單完結之后,SaaS軟件服務商就需要寫入流水并計算商品庫存。
訂單逆向退單流程:涉及到的就是錢和商品。當訂單已經完結用戶申請退單時,商家審核通過后,進行退款,并寫入退款流水和庫存。如果申請退單,是未完結的訂單,則直接退款取消訂單。
商戶后臺系統(tǒng)需要記錄:訂單的來源,系統(tǒng)訂單號,訂單金額,訂單狀態(tài)等信息;訂單詳情要記錄訂單的品名稱,本地映射商品ID,價格,配送費等基本。
4. 對賬報表
商戶后臺會基于以上多平臺訂單履約數據和商品映射關系,進行流水報表不同維度的展示,比如:根據交易流水,商品流水,支付流水進行確認。針對于收款對賬:分為收款員對賬,交班對賬,收款日對賬幾個維度展示。
三、新零售渠道聚合之道
SaaS軟件服務商針對商戶運營多門店:提供外賣渠道聚合,解決線上和線下門店數據不同步問題,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助力商家高效運營門店。將此外賣渠道解決方案打包成增值服務,提供給商戶。
其實市面上不光是O2O外賣平臺,還有O2O零售平臺(比如:京東到家,餓百,閃購),核心業(yè)務流程和我們以上分析的這個外賣聚合平臺類似。
我們可以把外賣平臺中的配送看作是快遞業(yè)務,只不過這個“快遞”配送是短時間內的,零售類因為配送范圍遠,配送時長也更長。
最終都是由商家提供商品、服務,借助O2O平臺提供的 配送/物流 實現訂單履約。完全也可以將這一類O2O零售/外賣平臺,做成聚合通道,為商家提供多平臺門店運營服務,提升運營效率。
本文由 @PenguinPay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若sass平臺商品結構與外賣平臺商品結構差異較大呢。
外賣的商品要解析到商品規(guī)格維度,然后與 SAAS 平臺商品映射。外賣商品甭管是套餐,還是單品,我們映射的都是確定它的規(guī)格為最小單位商品
舉例:
美團外賣 支持多組商品屬性,但帶價格的屬性組會按照規(guī)格組生成多sku,如sku1:楊枝甘露 大杯·加珍珠;sku2:楊枝甘露 大杯·加芋圓
餓了么外賣,不支持多規(guī)格組,對于加料是作為額外的加價屬性,不會算做sku,如sku:楊枝甘露 大杯,加小料:加珍珠,加芋圓
那么你聚合的平臺商品模型是怎么弄的呢?美團的sku碼不支持填寫重復的商品編碼。
也可能零售行業(yè)沒有這個問題吧。
沒太理解你說的商品規(guī)格具體是指哪些方面
感謝作者,寫得很好,已收藏轉發(fā)!
謝謝
業(yè)務流程好清晰
??哈哈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