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盡的按鈕使用規(guī)范

biubiu
1 評論 7216 瀏覽 68 收藏 11 分鐘
🔗 产品经理的核心价值是能够准确发现和满足用户需求,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功能,并协调资源推动落地,创造商业价值

編輯導語:不同的APP的有不同按鈕設置,背后也有其設計的奧妙。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盤點了各類按鈕使用的規(guī)范,一起看看學習一下吧。

一、定義

按鈕是一個通過單擊來觸發(fā)行為的組件,是最常使用的組件之一。

二、按鈕種類

1. 文字按鈕

視覺上最弱的按鈕,是最次級的行動點。

可用于需大面積展示按鈕場景,例如表格組件中的操作列。

因為文字按鈕所占的高度小于“輪廓按鈕”和“填充按鈕”,在同樣的屏幕大小下,使用文字按鈕能顯示更多的行數,這么做提升了用戶的瀏覽效率。

如下圖所示:

文字按鈕相比于link,視覺上可以說是一摸一樣。但link是用于鏈接的跳轉。

2. 輪廓按鈕

常規(guī)按鈕,用于非主要動作。

常常出現(xiàn)在主要按鈕旁邊,作為次要行動點。

如果在背景豐富的圖片或者視頻上,為減少干擾同時保持一定的視覺吸引力也會用輪廓按鈕。

3. 填充按鈕

填充按鈕是主要按鈕,視覺上非常明顯,常常用來強調某個行動點。

常常使用在“完成”、“確定”類操作上。

一個按鈕區(qū)最多使用一個主按鈕,因為如果主按鈕過多,用戶不能在第一時間看到。那么所謂的主按鈕就失去意義了。

4. 圖標按鈕

圖標提供視覺線索,避免逐字閱讀按鈕文案,更高效地使用界面。

需要在較小的空間內展示盡量多的按鈕。

使用純圖標按鈕必須有 Tooltip 提示按鈕含義。

按鈕有強弱的分別。

填充按鈕>輪廓按鈕>文字按鈕。

圖標按鈕往往出現(xiàn)在工具類的產品中,呈現(xiàn)button group的形式。

關于如何確定按鈕的類型,一般情況下考慮單頁面的視覺。強調就使用填充按鈕,非常次要會使用文字按鈕等等。

但是也有特殊的用法。

在一個流程下,界面結構相似,同一個按鈕在不同的頁面下按鈕樣式的選擇取決于最復雜的情況。例如在映兔聯(lián)盟后臺中待測評卡片中的“留言”按鈕,按照前面填充按鈕的規(guī)則,應該是用填充按鈕。

但是在“已測評”卡片下“留言”按鈕被定為“輪廓按鈕”,并且這些卡片處于一個流程下,則相同按鈕需要保持一致。

當兩個按鈕同時出現(xiàn),并表示抉擇的時候。如果有引導的需求??梢詮娀渲幸粋€,弱化另外一個按鈕。下圖為Mate:

rial Design中的案例

三、按鈕大小

1. 按鈕寬度

(1)由文字寬度決定

一般情況下,按鈕的寬度隨文字寬度而變化,而非固定尺寸,這樣有利于按鈕寬度的擴展。

(2)由容器決定

下左圖,“發(fā)布視頻”按鈕寬度由左側的導航欄決定,因為導航欄不隨瀏覽器的寬度變化而變化,所以“發(fā)布視頻”按鈕也不會變化。

下右圖,“立即邀約”按鈕的寬度取決于“博主-選擇卡片”的業(yè)務組件,并且會隨著瀏覽器的寬度。

那么什么時候由文字寬度決定,由容器決定呢?

建議單個填充按鈕、輪廓按鈕的寬度所在的容器小于“3個欄目的+2個槽的寬度”時,優(yōu)先使用由容器決定。

2. 按鈕高度

實際項目需求中,不同場景用到的按鈕的高度也會不同。將通用按鈕劃分為大、中、小,按鈕高度分別對應著40px、32px、24px。

在B端的后臺一般優(yōu)先使用中尺寸的按鈕高度,因為大尺寸的按鈕過高,提升了屏占比。

四、按鈕狀態(tài)

按鈕一共有6種狀態(tài)普通、懸浮、點擊、激活、不可用、加載中。

1. 禁用狀態(tài)

(1)顯示禁用則代表它在滿足一定條件后即可擁有可點擊性,讓我們明確地了解它就在這里,未來是可操作的。只是當前操作不了,但是知道告知用戶處理信息,就可以讓這個按鈕有效。比如有些營銷活動頁面,顯示據活動開始還有xx小時xx分xx秒。

(2)解釋不可用的原因。某些情況下,用戶之前是可點擊按鈕的,但是因為某些原因點擊不了了。比如鏈接邀請時間有限制,限制之后就處于禁用狀態(tài)。用戶可能一時間不理解為什么邀請不了,使用禁用狀態(tài)加額外的信息,可以解釋緣由。

2. 激活狀態(tài)

激活狀態(tài)的按鈕比較少見,因為大部分人習慣使用鼠標。在填表的情況下要觸發(fā)按鈕,往往使用鼠標移到對應區(qū)域進行點擊,這樣就看不見激活狀態(tài)了。

另外只使用鍵盤的“→|”也能在激活各個控件,對其進行操作。比如“激活”巨量星圖的“取消”按鈕,按下回車鍵,就使按鈕進入了Press狀態(tài)。

五、按鈕位置

1. 按鈕在外部空間的位置

頁面/卡片/一組信息都能夠呈現(xiàn)一個主題,主題的描述可以抽象為三個區(qū)域:

  • Header:主題的標題和摘要信息內容區(qū)的導航等,其中的按鈕放置影響模塊全局的操作。
  • Body:具體內容,其中的按鈕按鈕區(qū)放置影響跟隨內容的操作。
  • Footer:主題的補充信息和工具欄等,其中的按鈕區(qū)放置具有“完結流程”意義的操作。

2. 按鈕內部的順序

當出現(xiàn)多個按鈕并列的時候,最常見且疑問按鈕的排列當屬主次該如何排序。

Micrisoft、Apple、Google三家操作系統(tǒng)巨頭給出的方案各不相同,所以只要能在系統(tǒng)中保證統(tǒng)一性,都是可以被用戶所接受的。

個人認為用視線瀏覽的的順序來安排按鈕的順序。例如在Header和Footer,用戶看完之前的內容,因為視線要移動較長的空間。所以會移動到一個方便“固定”的位置——邊緣。在Header和Footer就是最右側,所以按鈕顯眼程度從右到左排列。

六、其他

Stata-Switch Controls

Button上往往表意的是“動作”,但我們常常也能看見表示狀態(tài)的“按鈕”,比如視頻播放器的“靜音”,站酷的“已關注”。這會給用戶帶來困惑,因為按鈕的認知是相互矛盾的。

經常給設計造成困擾的切換按鈕的歧義性。

典型的比如“開/關”按鈕。

這樣的按鈕需要表現(xiàn)當前狀態(tài)、同時預示點擊以后的結果,在按鈕所連接的功能本身需要解釋、 空間有限、或者跨語言環(huán)境下,并不容易。

你可以看到iPhone中用圖形、文字、顏色、提示信息等多種方法共同作用才能達到效果,并且即使這樣也不是所有用戶一見到就會用、常常有用戶要嘗試一下、通過看到結果的提示信息才能確定。

讓用戶更清晰得理解“狀態(tài)切換控件”的含義有下面幾種方式:

  1. 使用有動詞文案,讓用戶去理解文字
  2. 從控件本身強化認知。依據用戶的認知設計控件的樣式,比如收音機案例中按鈕的顏色變深
  3. 從環(huán)境上本身強化認知。使用明顯的視覺、聽覺效果,讓用戶容易理解現(xiàn)在界面所處的狀態(tài)

這方面詳細內容見State-Switch Controls——狀態(tài)切換控件,該怎么使用?

 

本文由 @biubiu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mark

    來自北京 回復
专题
15551人已学习16篇文章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平台活动运营对于互联网企业业务十分重要。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活动运营。
专题
12593人已学习15篇文章
当业务进入某一阶段之后,用户新增可能会趋向疲软,这个阶段里,运营人员可能会需要召回流失用户。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用户召回策略。
专题
1635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在互联网时代,把网站的服务封装成一系列计算机易识别的数据接口开放出去,供第三方开发者使用,这种行为就叫做Open API。 而提供开放API的平台本身就被称为开放平台。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开放平台的搭建思路。
专题
15461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服务设计在流程性和系统性的问题解决方面提供很好的思路和方法。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做好服务设计。
专题
20487人已学习19篇文章
好的权限系统可以明确公司内不同人员、不同部门的分工,便于管理等优势。本专题的文章提供了后台权限管理设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