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產品的需求應該怎么理解?

hhejing
6 評論 18884 瀏覽 72 收藏 11 分鐘

很多情況下,客戶并不是真正的用戶,所給的需求也是較為模糊的,客戶不是專業(yè)人士,在表達的時候往往可能詞不達意,那么面對這類需求,B端產品應該如何理解?

B端產品在設計之前,定義產品要做些什么?對客戶的需求進行分析、理解、梳理、定義。

我們如何理解B端用戶的需求?很多情況下,客戶(這里指購買人/執(zhí)行人)并不是真正的用戶,所給的需求也是較為模糊的,客戶不是專業(yè)人士,在表達的時候往往可能詞不達意,這時候,就需要我們去理解客戶需求中的更深層“含義”。

如何能理解這層更深的“含義”,我們首先看看需求定義的過程:

  • 產品的最終目標
  • 探索和頭腦風暴
  • 確定人物模型期望
  • 構建業(yè)務流程
  • 明確設計需求

在產品需求定義中,3到5之間是不斷需要不斷的重復,直至確認為止。如圖:

產品的最終目標

在設計前,先明確客戶的最終目標十分重要。

如何明確目標?

創(chuàng)建問題和需求陳述。

在確立目標前,必須設計好“問題”,向客戶提出,例如:產品主要針對哪些用戶?目標是什么?需要達到哪些效果?

以此來引導客戶回答產品所能給他們解決什么。這些陳述十分重要,將會給你在后續(xù)開展頭腦風暴及明確需求等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例如:X社區(qū)反映群眾在社區(qū)辦事過程中,不知道要帶什么資料,經常會漏拿,漏填,需要社區(qū)員工反復指導,不但群眾反映不滿,也給社區(qū)工作人員的審核、指導帶來大量工作,導致雙方的不滿。

從上例可以找到目標:需要指引群眾用戶辦什么事,需要什么資料,如何傳遞資料。社區(qū)員工則是可以快速審核資料。

通過人物、場景、事件描述這三個要素,構建出問題和需求陳述。有了這些,就能明確用戶的最終目標。

探索和頭腦風暴

展開頭腦風暴,將腦海中的想法提煉出來,這樣才能把產品需求、創(chuàng)意提煉出來,暫時把想法發(fā)在那里。

探索可以在設計產品時更為靈活,使用它來構建場景,在場景中提煉出需求,此刻的頭腦風暴可以讓你處在一個“解決方案”的狀態(tài)中。

綜合上例,這是我構建的頭腦風暴,僅供大家參考:

確定人物模型期望

人物模型是我們在用戶調研中所“抓”出來的典型用戶,他是虛擬的,是許多用戶的共同點。在這個人物模型中,他所期望的也就是大多用戶所期望的。

這點對于理解需求來說十分重要,通過對人物模型期望的不斷猜想,創(chuàng)建他所處的場景,所負責的事件可以明白他所需的期望(也就是需求的雛形)。

如何對人物模型進行建模,我們需要確認以下幾點:

  • 人物模型的經歷、期望,所處的環(huán)境、社會、文化,以及人物模型的認知。
  • 人物模型對產品體驗的期望和態(tài)度。
  • 人物模型所需的數據基本元素。

對人物模型的充分描述,得出的信息更為準確,所得到的需求更為詳細。

就上方事例所示:

  • 人物模型有兩種:社區(qū)工作人員、群眾。
  • 社區(qū)工作人員:觀察他的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工作事項及工作節(jié)奏,構建出產品所給他帶來減負、快速、更好的溝通。
  • 群眾:觀察他的年齡層、需求、態(tài)度,構建出產品能給予他便捷。

構建業(yè)務流程

明確客戶的工作流程,構建人物模型的動機、需求和目標,使產品有效的幫助客戶實現目標。

如何構建業(yè)務流程?除了觀察人物模型之外,還需要了解業(yè)務場景,來摸清業(yè)務流程,首先利用業(yè)務場景解決幾個問題:

  • 產品在什么情況下被使用?
  • 在使用過程中是否會被打斷?是否會超時?
  • 在運用的過程中是否會同時使用其他產品?
  • 人物模型在使用產品達到目的時,需要執(zhí)行哪些活動?
  • 使用產品的期望是什么?
  • 根據人物模型的技能和使用頻率,允許產品的復雜度有多大?

初始階段了解這些場景(或者了解這些流程),很大程度上能夠了解人物模型的業(yè)務流程。同時也可以假設一個或多個人物同時進行的場景,這樣能更細膩的了解業(yè)務流程。

例如情景場景:以下是上例的B端產品的工作流程描述,產品目的是幫助社區(qū)實現線上服務,社區(qū)的目標是減少與群眾矛盾,快速審核,減少工作壓力。

社區(qū)工作人員(以下張茹代表社區(qū)工作人員)場景如下:

  • 張茹來到社區(qū)上班,第一件事是把資料進行整理和分類。
  • 到了9點后,陸續(xù)會有群眾來辦理業(yè)務,張茹需要指導他們如何填寫資料,除了填寫資料,還要檢查他們的資料是否帶齊全;未帶全的需要解釋還要哪些資料,暫時未能辦理。資料齊全的可以通過辦理,需要等幾個工作日后評回執(zhí)單身份證領取。
  • 到了9點半,來辦事的群眾越來越多,排起了長隊。等得不耐煩的群眾開始質疑辦事效率。
  • 11點半門口的保安叔叔開始勸說下午再來辦理,因為12點要休息了,現在排隊可能無法辦理。
  • 12點雖然已經到休息時間,但是正在辦理的群眾不能停止,一般會延續(xù)到12點15分。辦理完后張茹還要整理一下資料,12點30分才可以休息,有時候甚至更晚。
  • 張茹給群眾辦理的時間大概是5-20分鐘,如果程序繁雜,可能時間更長。

從以上的場景中,我給人物模型的設計一下她的業(yè)務流程,如下圖所示:

可見,人物模型的業(yè)務場景對于業(yè)務流程是十分重要的。

明確設計需求

在通過對之前的4項了解后,我們對B端客戶的需求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明確客戶的需求。

明確哪幾類需求?

  • 數據需求
  • 功能需求
  • 交互需求
  • 其他需求

數據需求:

在系統(tǒng)中必須呈現給人物模型對應的信息,以便于人物模型對產品的認知,例如:賬號、姓名、地址、電話、消息等信息。

這些數據需求也便于后續(xù)在開發(fā)數據庫時所用到。

功能需求:

功能需求是用戶對系統(tǒng)執(zhí)行操作或動作,通常會使用到界面控件,定義對象信息中需要用什么控件或容器來呈現,并且需要用什么樣的動作來執(zhí)行它。

交互需求:

交互需求是系統(tǒng)中對象之間的關系和依賴關系。包括在系統(tǒng)中,哪些操作必須聯(lián)系在一起,哪些操作必須分開,這能讓工作流程更有意義,更能滿足人物模型的對產品的期望及完成最終目標。

其他需求:

除了以上的需求,還有其他需求,其他需求是支持產品可以進行良好的設計、開發(fā)、運作的需求。例如:

  • 需求中的優(yōu)先級別、開發(fā)時間、預算、資源、規(guī)則、法律等等
  • 產品所需的軟件平臺及硬件平臺。
  • 開發(fā)中所選的語言。
  • 產品的安裝、維護、配置、許可權協(xié)議等等。

以下是我為客戶所設計出的產品原型,僅供大家參考:

總結

現在,你已經能粗略的了解B端用戶的基本需求,而不是僅僅聽客戶去敘述他們需要什么,而是深入他們的場景、生活、環(huán)境中去了解,這樣才能深入的知道他們需要什么樣的產品,滿足他們的需求,實現最終的目標。

希望我的文章能給你有所幫助,如果你喜歡就為我點個贊吧。

 

本文由 @hhejing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什么是產品

    回復
  2. B端產品最大的問題確實是買單者不是最終的使用者,所以很難獲取到用戶的真正需求

    來自廣東 回復
  3. 學習中

    來自廣東 回復
  4. 哈哈,腳上要粘上土,,,,,

    來自四川 回復
    1. 老哥,我沒太明白。我們在需求規(guī)劃時候不該這樣想清楚嘛?

      來自廣東 回復
    2. 意思是說,多出去走走,深入實際場景中去了解需求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