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爆款筆記背后,設計出來的內容策略(個人版)

且行舟
1 評論 1538 瀏覽 12 收藏 18 分鐘
🔗 产品经理在不同的职业阶段,需要侧重不同的方面,从基础技能、业务深度、专业领域到战略规划和管理能力。

在小紅書上,那些流量高、完播率高、粉絲增長快的爆款筆記并非偶然出現(xiàn),而是創(chuàng)作者精心設計的結果。本文將深入探討小紅書爆款筆記背后的設計思維,從平臺特性、選題敏感度和觀眾觀看習慣三個維度,解析如何通過“設計思維”打造高流量潛力的內容。

為什么別人的小紅書筆記流量都那么好?視頻的完播率都那么高?粉絲增長的那么快?

那是因為所有讓你沉迷其中的內容都是被精心設計出來的,不管是小紅書、抖音,還是其他平臺的內容,爆款內容的背后都有一套完整的內容策略。

比如小紅書的爆款封面設計技巧,爆款標題的寫作方法。比如抖音短視頻開頭黃金5秒,幾秒一個反轉,幾秒一個爆點的腳本設計。比如公眾號文章結構,排版。你看到的每一篇內容背后都有創(chuàng)作者的策略和構思在其中,而這個就是內容的“設計思維”。

一、什么是設計思維

什么是設計思維?就是以人為導向創(chuàng)作內容,讓內容更契合人的觀看、搜索、理解以及興趣習慣,讓內容具有吸引人的特性。

自帶流量的標題,吸引人點擊的封面,能留人的短視頻黃金五秒,帶鉤子的文案,意料之外的反轉情節(jié),人設、形象、道具、服裝等等這些都是被精心打磨設計出來的,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個,讓用戶消費自己的時間。

如果想讓自己的內容有更好的流量、完播率和粉絲增長率,那么你需要具備“設計思維”,培養(yǎng)自己內容設計的意識。

那么,一篇的爆款圖文筆記或視頻,是怎么一步步設計出來讓流量不斷流入的呢?

設計一篇爆款內容,或者說具備高流量潛力的內容,需要考慮平臺的特性(規(guī)則),選題敏感度以及觀眾(讀者)的觀看習慣這三個維度。

平臺特性包括平臺規(guī)則、內容推送機制和邏輯,平臺規(guī)則就像我們生活中的法律,它規(guī)定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鼓勵做,適應且遵守平臺規(guī)則才能保證賬號的正常運營。

內容推送機制和邏輯好比自然規(guī)律,水從來是從高向低流動,你需要順應這個規(guī)則才能流的更快,最終匯入廣闊的大海(大流量池),逆水行舟自然困難重重難以為繼,所以內容的推送機制和邏輯已經(jīng)給了我們流量的方向,知道水往哪里流,那么你還需要一艘船和劃船的槳。

選題敏感度包括痛點、熱點、興趣、癢點、爽點等,選題的敏感度能讓你快速地捕捉到人們碎片化時間的流動方向,你的目標人群的注意力聚焦在哪幾個點上,會幫助你準確判斷流量的流動方向,所謂的抓熱點、爆款選題就是這么來的。

觀眾的觀看習慣包括瀏覽習慣、興趣習慣、搜索習慣等,同樣的選題和內容,人們?yōu)槭裁磿吹侥愕??比其他博主更?yōu)秀的內容怎么能讓需要它的人獲取到?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能讓你的佳釀率先被更多人聞到,勾起他們肚子里的饞蟲?這就需要徹底了解目標人群的觀看習慣,在眼前劃過必留痕跡。

平臺是河道,你要保證在河道內游動,不被拋到岸上。內容推送機制和邏輯是水,順水而下才知道方向。選題敏感度是船,有船才會有落腳的地方。觀眾習慣是槳,有船槳才能隨時調整方向才會把船開的又快又穩(wěn)。

找到可航行的河道,確定承載的舟,還有能幫助你調整方向和控制速度的槳。

為什么我們需要用設計思維去做內容呢?

設計內容的目的是為了能夠連續(xù)輸出爆款,而不是依靠碰大運偶然的機會才會出一個爆款。具有持續(xù)輸出爆款的能力,也就掌握了流量的主動權。

二、爆款內容設計流程

我們來看一下爆款筆記都有哪些特點?

首先是爆款筆記觀看的人多流量很大,被平臺推流的力度大,視頻的完播率高,能讓人有期待的耐心看下去,而且內容的點贊、收藏、轉發(fā)和評價的互動率很強,能促使觀眾紛紛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見、交流和提出疑問,最后能提升粉絲關注數(shù)量,甚至是進一步消費轉化。

這是所有爆款筆記都具備的共性,捋清了這些共性的脈絡,就可以梳理出來爆款內容(筆記)必然是經(jīng)過這樣的設計流程(步驟):聚焦吸引—心理捕捉—黃金結構—價值增值—深層連接。

聽起來或許有些復雜,我們再提煉一下,把這五個步驟分為三個階段,也就是第一眼原則、沉淀留人和爆發(fā)增長這三個階段。

“聚焦吸引力”和“心理捕捉”這兩個步驟屬于第一眼原則,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去思考和解決的是封面、封面文案和標題,什么樣的圖片和文字可以讓目標用戶人群看到后愿意停留,進而勾起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激發(fā)點擊意愿。

“黃金結構”就是第二階段“沉淀留人”,在這個階段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搭建圖文筆記和視頻腳本的架構,讓人們愿意看耐心看你的內容,并且激發(fā)觀眾產生互動的熱情,在第幾秒設下疑問埋入鉤子,在第幾秒給予爆點、爽點、笑點和解決問題的答案,去拉長觀眾觀看的時長。

“價值增值”和“深層連接”構成了第三階段,在最后這個階段要讓觀眾對你的賬號,對你本人產生足夠的興趣和期待,給他們足夠的價值滿足感,包括且不限于實用價值、利他價值、獵奇價值和情感價值。

基本上這就是爆款內容的設計流程,那么具體應該怎么做呢?

用設計思維創(chuàng)作內容的第一步是聚焦吸引力,就是讓目標人群第一時間看到你的筆記,吸引他們點擊,所以聚焦吸引力需要封面、標題具備吸引人眼球和引導力的作用。

前文提到爆款設計流程是以人為導向,讓內容更契合人的觀看、搜索、理解以及興趣習慣,讓內容具有吸引人的特性。也就是說你要抓住用戶真正的需求、習慣和興趣點才能產生有效流量。

或許你會覺得這種爛大街的理論自己當然都知道,但是知道用戶需求、習慣、興趣點和能夠做到滿足這些需求是兩碼事。

比如我是一名新手寶媽,我想解決寶寶無緣無故哭鬧的問題。你應該怎么針對我做內容?你怎么能讓我在眾多同質化的內容中注意到你?大家都在寫同樣的選題,你在哪個角度寫才會更吸引人,并且能制造差異化的內容?你的內容是否能解決我的問題?你提出的痛點是否符合我的預期?你的內容是否有讓我持續(xù)看下去的動力?等等。

大多數(shù)博主容易犯兩個錯誤,一個是把自己認為的需求和痛點當成大眾的痛點,第二是誤認為大眾的需求就是他們想要什么,為他們提供就可以了。事實上,即便去問你面對的目標用戶群體,他們往往也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福特汽車的創(chuàng)辦人亨利·福特曾經(jīng)說過,如果問客戶對交通工具的性能有什么要求,他會說他需要一匹更快的馬,因為當時大多數(shù)人的代步工具仍然是馬。

所以,你需要認真挖掘人們自己都不清楚但卻實際存在的需求,去告訴他們認知以外的需求,才能打動他們。比如你的目標是想要減肥的人群,詢問他們減肥的痛點和需求,他們會說怎么快速減掉小肚子,并且不反彈。如果你聽信了這個需求就給出減肥的方法那就錯了。他們實際需要的是不痛苦減肥,不需要太過于忌口,沒有時間運動,沒有堅持的毅力,不同體質造成減肥的困難,他們不知道肥胖狀態(tài)下某些身體信號正悄悄帶來危害,他們也不知道過高的期待對自己的意志力產生了錯誤的認知,他們更不知道,他們需要的或許并不是減肥,而僅僅是對變美的美好向往。關注減肥博主的粉絲有幾十萬,所有的粉絲都會跟隨博主推薦的減肥方法去執(zhí)行嗎?不會的,能執(zhí)行的永遠是最少數(shù),大多數(shù)人的關只是給自己一個希望,給自己一個變美的愿望。

所以要去理解人們最本質的事實,他們期待什么,害怕什么,憧憬什么,情緒點是什么。

那怎么才能挖掘出目標人群說不出的潛在需求呢?這就是設計思維的第二步心理捕捉,捕捉受眾未被滿足的心理,捕捉需求之下的情緒,去深度挖掘內容與大眾的情緒價值。

流量的背后是人,人是有欲望有需求的,這是受心理因素的影響。

  • 懶惰讓人想走捷徑,更傾向選擇“省心”的方法,所以受追捧。
  • 恐懼/害怕失去,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容易引起聚焦。
  • 憤怒,是因為內心的秩序被挑戰(zhàn),所以會引發(fā)站隊,刺激討論(評論)的沖動。
  • 興奮,是大腦幫助你強化美好,讓人特別有分享的沖動。

人們最大的焦慮來源于不確定性,大眾會為確定性的可能選擇關注。

當放大了人們點擊的動機,產生了點擊的行為,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沉淀留人,也就是設計思維的第三個步驟黃金結構,你或許聽說過豹頭鳳尾豬肚的寫作方法,開頭要像鳳凰的頭部一樣美麗、精彩,能夠吸引讀者/觀眾的注意力。 中間部分應該像豬的肚子一樣充實、豐富,有份量,包含言之有物、緊湊而有氣勢的內容。結尾應該像豹子的尾巴一樣有力、剛健,能夠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起到進一步明確和深化主題思想的作用。

你或許也知道短視頻開頭的黃金3秒,拋出矛盾、懸疑、好處、可見的成果等,把爆點優(yōu)先展示,精彩的內容先給觀眾看,能解決問題的方案第一時間給到用戶面前,讓“價值外顯”,勾起觀眾的欲望,避免用戶劃走離開。短視頻的中間部分設置矛盾、熱點、反轉、反常識、高潮等2-5個爆點。結尾升華加入互動、共情、反轉等元素。此類方法就是為了留住人,讓人忍不住看到最后。

比如教你3個輕松又快速的減脂方法,每天只需要10分鐘,一個月減重10斤,尤其是最后一個,親測超級管用。

只有在極短的時間內表達出內容的主題,讓觀眾第一時間理解你的意圖和價值才能留住他們,讓他們愿意聽你繼續(xù)說下去。

所以一定要提煉出內容真正要表達的核心,真正能抓人的點,這非常關鍵。

把人留下來了,那怎么能讓他們經(jīng)常回來看你以前發(fā)布的內容,并且期待你后續(xù)的內容?這就來到了第四步價值增值,什么是價值?價值就是從大眾的角度來說對我有用,有用就是能幫助我解決問題,能帶給我精神上的快樂,能讓我排解無聊的時光……一切對“我”,也就是目標人群有利的信息。不僅如此,博主這個人對大眾來說也是價值體現(xiàn),也就是常說的個人IP人設,你是討喜的人設,專業(yè)的人設,親和的人設還是反差的人設?

人設立體鮮明,這是做博主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

學生時期寫作文,題目是寫“我的爸爸媽媽”,我們會通過一件件事來描繪出父母的樣子和性格。

做自媒體立人設也同樣如此,要想人設立體鮮明,并不是說要你抓著人們的耳朵告訴他們,我是一個怎么怎么樣的人,這不能構成生動的印象。

必然是通過一個個故事或事件告訴大家,你遇到了什么問題,怎么處理的,怎么想的,得到了令自己滿意的結果,或者失敗的教訓。

這樣的人設方法基本所有博主都在用,你是故事的主角,主角光環(huán)要在故事中體現(xiàn),因此會讓人印象深刻。

人們對你產生了興趣,認同了你的形象,因此會關注你,期待你在以后時間的表現(xiàn)。所以來到了第四步深層連接,與大眾建立初步連接是關注了你,成為了你的粉絲。在接下來的時間你還需要用你的內容,用你的人設不斷強化和加深與粉絲之間的信任,用更多有價值的內容增強粉絲對你的判斷,用共情的內容拉進與粉絲的距離,用人設的內容提升粉絲對你的好感度和信任感。

走到最后這一個步驟是結束也是開始,因為我們需要不斷循環(huán)這五個步驟,持續(xù)性的創(chuàng)作爆款,深化與粉絲之間的關系,同時吸引更多粉絲的加入。

這五個步驟就是設計思維的完整流程,雖然這五個步驟有先后順序,但是可以在不同階段循環(huán)使用。像聚焦吸引這個步驟,雖然在第一步,但是在之后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反復出現(xiàn),反之其他步驟也同樣如此。比如黃金結構這個步驟,你也需要去揣摩人的心理,也是在聚焦人們的吸引力。

因此,整個過程是相互交叉的態(tài)勢。在設計內容的過程中,以人為中心,每一步都要根據(jù)這五個步驟精心打磨,每一篇內容都用制作爆款的態(tài)度去對待。

設計思維是以人為本,讓內容更契合人的習慣和喜好,其次才是真正的內容表達。內容再好再有價值,沒人看沒人買賬也不是好內容。

作者:且行舟,公眾號:且行舟

本文由 @且行舟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 class="meta">03-085206 瀏覽
"="" class="meta">
"="" class="meta"> "="" src="https://image.woshipm.com/wp-files/2023/03/iAhn2HGeg4r4dNPm4S3A.jpg!/both/120x80" alt="如何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的秘訣——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ㄏ拢?>
="">
"="" src="https://image.woshipm.com/wp-files/2023/03/iAhn2HGeg4r4dNPm4S3A.jpg!/both/120x80" alt="如何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的秘訣——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ㄏ拢?>
="">
"="" src="https://image.woshipm.com/wp-files/2023/03/iAhn2HGeg4r4dNPm4S3A.jpg!/both/120x80" alt="如何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的秘訣——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ㄏ拢?>
="">運營=打雜,解決一個問題還是一類問題?
05-153504 瀏覽
運營=打雜,解決一個問題還是一類問題?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總的來說,其實就是用戶運營那就要通過與策略以及設計的內容產出來吸引用戶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