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總結:運營在做項目時該防的兩個坑

人生路漫漫,到處都有坑!
回看歷史長河,總有那么多人與事雖然眾說紛紜,但背后的共性都是讓后人唏噓不已感慨不斷。似乎只有成千上萬次“如果”才能讓人好受些,即便最終其實是使之進一步滑向抓狂的深淵。誰都沒法改變歷史,誰都不能讓時間倒流,誰都無法擁有如果,便只好不斷安慰和提醒自己“前車之覆,后車之鑒”!
此處首先講述一個小項目推進過程中,我踩過的一些實實在在的坑。也許,在以后項目推進過程中同樣的坑你還是會毫不猶豫的踩下去,但作為“前車之覆的我”僅希望可以你掉坑的時候,喊出聲來讓我聽見,我會帶著瓜子去看你…
謹以此坑講給你聽:
項目簡介:主要以紅包利益做刺激,引導老用戶邀請好友體驗產品服務?;顒又饕ㄟ^app內目標用戶發(fā)起分享指社交媒體,邀請好友領取紅包并驗證注冊,而后下載app體驗玩耍。(項目一期)
下面提供兩份流程圖幫助小伙伴們理解需求本身(圖文稍作修改,隱去了平臺信息;另此處微信端擬代表社交媒體全渠道):
App端內:
微信端內:
兩個普遍坑:
總體來說以下兩個坑是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特別是經驗尚淺人員的普遍會犯的一些毛病問題。而且我并不認為所謂的各種運營大牛出的都是絕招且從不踩坑,更何況我并不牛!此處僅把自己的親身踩坑表達出來與你分享討論:
坑一:立項之初就貪大求全想一步到位,殊不知現實和機會成本都太大
作為項目需求方,本質上是在項目背景前提下,制定從用戶體驗、資源利用、效果導向等維度最優(yōu)方案,并組織各方資源根據項目方案最大程度按照規(guī)劃推進落地。但也正因為如此,往往會出現立項初期花費大量時間精力來思考、討論出大家認為的好方案,總希望拿出效果最好、體驗最佳、成本最優(yōu)的結果。以致于陷入“自說自嗨”和“眾說紛紜”兩個極端,而且還不計算考慮后面的開發(fā)測試工作量。
所以建議,對于較大項目可考慮基于當前資源,可考慮先簡化版本小成本上線看效果再優(yōu)化改進。認認真真地踩了這個坑之后,方案從第一版本改到了第二版本。
坑二:一味追求項目正向前進,忘了回過頭反向看看需求背后的關聯(lián)要素
第二版方案較之前簡化了很多并找了服務端、客戶端、前端、測試、交互開了次需求會后。當包括我在內的大家都覺得方案可行且溝通清楚后,攔路虎——“風險控制,防作弊的處理”來了。因為需求本身是基于紅包獎勵做引導且不需要實名制,所以很難堵住羊毛黨的爪子。
回過頭來總結看看,其實在方案之初的時候不用那么詳盡細致,也不用著急找大家開需求會,而是帶著方案關鍵要素及改動處找對應同事點對點先行溝通清楚,了解是否能實現關鍵環(huán)節(jié)及實現成本是怎樣的,這樣成功率、效率都會好很多。
總結梳理:
如此這般方案到了第三版,項目后來上線后取得了較好的表現,整體方案落地使得很少的獲客成本帶來不錯的有效新用戶轉化率。但這個小項目從前期方案設計到開發(fā)測試上線,所遇到的較普遍性的關于方案調整和延期情況,總結以下幾點體會與你分享:
需求本質:從需求方的角度,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角色即為清晰明確的表達出自己的需求,這與項目是否按時上線當然是緊密相關??傮w來說,第一要務其實是準時上線,其次才是有條件支持甚至是創(chuàng)造條件盡快上線,顛倒結果只會使團隊混亂項目延期。
多線協(xié)同:項目的推進到發(fā)布上線常常是團隊合力,特別是涉及到跨部門跨業(yè)務線的項目時,應在立項之初就盡早接觸了解相應資源的排期情況了。以便聯(lián)動協(xié)同,避免因為單點單線問題而被動延緩。
適度溝通:大多數時候(不是“關小黑屋”進行特定項目開發(fā)的話)開發(fā)測試人員會被多個需求所包圍甚至中途插入增加,很多內容就在瑣碎的溝(da)通(jiao)中被耽擱甚至遺忘。所以,適度的進度溝通是必要的,但扯多了就顯得墨跡了。
謹慎樂觀:謹慎樂觀態(tài)度是我一直的作風,因人而異。項目的延期,也可能來自于開始之初就過于樂觀的評估的所需時間。這樣有兩個弊端:
- 項目的大幅、多次延期,勢必影響團隊積極性和戰(zhàn)斗激情;
- 項目推進是個team的協(xié)作過程,單條線的大幅延期勢必將影響到其他線業(yè)務的時間計劃安排。
結果確認:不要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溝通的誤差任何時候都可能會存在,并不可能消失。對項目負責,對團隊負責,對結果也對自己負責,對過程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結果的跟進把關很重要,避免到最后“多米諾骨牌”似的推來倒去這不對那不好。
很多時候我們很難窮經考慮到每個要素每個細節(jié),但解決好關鍵因素其它的細枝末節(jié)便不會影響大樹的挺拔生長。方向明確,控制好底限,便只管大踏步朝前走好了!
作者:善財君,微信ID:zhima_lvdou,歡迎交流!
本文由 @善財君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