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悟了!大神級創(chuàng)意,并不需要文案,居然全靠這三招

樂劍峰
1 評論 3390 瀏覽 12 收藏 21 分鐘
🔗 技术知识、行业知识、业务知识等,都是B端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领域相关的知识,有助于进行产品方案设计和评估

編輯導語:作為運營人,是不是常常為了創(chuàng)意這個件小事思考地焦頭爛額。本篇文章教你三招,不需要華麗的文案,也能想出大師級創(chuàng)意,干貨滿滿,一起來看看吧!

在《3種技巧秒懂純文字廣告,沒明星也能破圈》中,我介紹了很多純文字的廣告創(chuàng)意。對于這個創(chuàng)意技巧,這些年我在給各企業(yè)機構、廣告公司進行創(chuàng)意內(nèi)訓時,也經(jīng)常聽到同學有以下兩種反應:

  1. 從事文案工作的同學會很得意,以后不用再看設計師的臉色了,我們單用文字,就可以做出很有趣的廣告創(chuàng)意了。
  2. 很多做設計的同學,心理可能就會不平衡了——有沒有只有畫面、不需要文字的廣告呢,不然的話,那些文案老是想出純文字的廣告,我們豈不是沒活干了?

開個玩笑,請設計師們大可放心。純畫面的廣告,比純文案的應用范圍要更廣,而且它的趣味度與想象空間更大。

但是,純畫面的廣告也并不意味著只有美術才能發(fā)想,它同樣需要文案的參與。

當你在構思畫面的時候,一開始肯定不是單純地去發(fā)想畫面,而是得先把創(chuàng)意源頭的那套溝通邏輯給想清楚了。這個部分所需要的思維方式,跟文案寫作之前所需要的是一樣的。所以不管是文案還是美術,都可以構思出優(yōu)秀的純畫面廣告,因為兩者背后的思考是相通的。

在一則廣告中,當畫面?zhèn)鬟f的信息量足夠的時候,文案,可以越少越好。如果你的創(chuàng)意能一個字都不用,那說明你的右腦思維很強。

人的大腦有左右之分,左腦善于處理的是一些連續(xù)的、線性的、語言類的信息,而右腦所擅長的,就是處理平行的信息,善于用圖像、視覺化思考,來縱觀全局。

常規(guī)的文案創(chuàng)作,用的是左腦思維;而視覺化的創(chuàng)意,就需要動用右腦了。

如果要提升右腦的思考力,就要在你進行發(fā)想的時候,多用圖像類的載體作為創(chuàng)意的表達,比如插畫、卡通、攝影、圖片等等。與文字相比,圖像能夠更深刻地觸動受眾的想象與情感,我們經(jīng)常說的“一圖勝千言”,也就是這個意思。

關于純畫面廣告的創(chuàng)作方法,可能因為它的過程太過抽象,又因為側重于執(zhí)行端的技巧,而極少有前人愿意去歸納提煉。但在實際的創(chuàng)意工作中,它又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命題。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學習應用,我嘗試回顧了個人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并結合大量經(jīng)典案例總結出三種最常用的思考方法。這三個方法分別是:

  1. 公共符號,地球人都知道;
  2. 擺平一切,讓產(chǎn)品做英雄;
  3. 猜謎創(chuàng)意法,投入才有趣。

一、公共符號,地球人都知道

如果一則廣告不用文案也能讓你看懂,很有可能是因為它說了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再用文案去做多余的補充或解釋。

公共符號,就是這么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東西,我對它的定義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公認的意義符號,類似:紅綠燈、交通標志、洗手間標志、Wi-Fi信號、電子產(chǎn)品開關(ON/OFF)等。

這些符號具有唯一的意義指向性,誰都明白是什么意思,而不會產(chǎn)生其他歧義的聯(lián)想,而且它可以跨越語言和國界,讓不同地區(qū)的人們看懂。

如果我們在創(chuàng)意中能善于運用這類公共符號,來直觀地表達產(chǎn)品的特征與賣點,就可以省略文字。以下這幾個案例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案例1:麥當勞

這個廣告想告訴大家的是:麥當勞餐廳,現(xiàn)在可以無線上網(wǎng)了。它用了一個眾所周知的公共符號——Wi-Fi的那個扇形標志。別出心裁的是,這個Wi-Fi是用幾根薯條拼成的。這樣一來,既向消費者傳達了信息,也結合了麥當勞的產(chǎn)品特性。

案例2:高露潔牙膏

這是一則令人意想不到的牙膏廣告。畫面擺了一盒水彩顏料,初看并沒什么異常之處,但是似乎又有點地方不對勁?再仔細一看,原來,盒子的最右側、本該放白色顏料的地方,竟然被換成了一支比普通顏料大一號的牙膏。

廣告利用我們對于“白色顏料”這個公共符號的認知,制造了一個類比:這支高露潔牙膏的效果,就跟純正的顏料一樣,保證讓你的牙齒更亮白。

案例3:玉蘭油眼霜

同樣的道理,我們再來看這張玉蘭油的廣告。它要推廣的是一款“祛除黑眼圈”功能的眼霜。我們都知道“黑眼圈”是大熊貓的鮮明特征(公共符號),但是在廣告里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熊貓臉部的黑眼圈居然神奇地消失了!

連大熊貓的黑眼圈都能去掉,你的那點黑眼圈又豈在話下呢?于是,這支眼霜的效果也就不言自明了。

案例4:纖體飲料

月歷,也是大家司空見慣的一個公共符號,在常規(guī)認知中,每天的日期數(shù)字應該是同等粗細和大小的。

但是,我們卻發(fā)現(xiàn),廣告中的這張月歷有點特別,從1號到31號,它的字體是越來越細的,直到右下角的產(chǎn)品最終亮相,我們才明白,原來它想強調(diào)的是這款低脂飲料,可以每天讓你瘦一點,日復一日,纖體效果立等可見。

案例5:安全帶公益廣告

這是一則主張佩戴安全帶的公益廣告,它的創(chuàng)意點,在于用了一個“生卒年月”的公共符號?!皬腦X年到XX年”,這個句式通常代表著生命起始與終結的年份。

廣告畫面中,安全帶正巧遮住了T恤上的第二個年份數(shù)字,這意味著:如果及時地系上安全帶,就能阻止他走向生命結束的那一年。創(chuàng)意的良苦用心,讓讀者在恍然大悟之時,同時接受了安全操作的警告。

二、擺平一切,讓產(chǎn)品做英雄

純畫面廣告的第二種方法是,圍繞產(chǎn)品本身做文章,讓它成為有能力擺平各種問題的“英雄”。

我們可以將產(chǎn)品放大、縮小、改變原有的特性、增加一些部件,或者讓它出現(xiàn)在某種特殊的場景中。總之,要對它做一些出乎意料的改變,來吸引人們的注意。

案例1:百事MAX飲料

這是一則百事MAX飲料的廣告,它所富含的營養(yǎng)成分,能夠讓飲用者快速地振奮精神。

廣告中,深色飲料瓶居然縮成一枚牙簽的大小,硬生生地撐開了女孩的眼皮,而另外一只眼睛顯然還處于熟睡中。略帶驚悚的畫面,夸張地顯現(xiàn)了MAX驅趕瞌睡蟲的強大能力,讓你再現(xiàn)活力。

案例2:TABASCO辣椒醬

這則辣椒醬廣告,采用了通感的創(chuàng)作手法。畫面中,手指夾著的那根香煙,居然兩頭都被點著了,這個時候,如果對著正在燃燒的煙嘴抽上一口,那該有多刺激!對,這就好像這款辣椒醬的滋味,足以燙焦你的嘴唇,辣爆你的舌頭。

案例3. 百事瘦身可樂

這又是百事可樂的廣告,不過這次的主題是“瘦身”。從前的貓抓老鼠,只要老鼠一進洞,貓就無計可施了,因為它的身材根本鉆不進去。但現(xiàn)在,因為它喝了這款瘦身可樂,變得更苗條了,干脆就直接鉆進洞里去抓老鼠。

畫面中,洞口的半截貓尾巴,巧妙地將讀者的視線引導到右側的易拉罐上,這只被丟棄的空罐子顯然已經(jīng)被喝得一滴不剩,可見它的美味連貓咪都無法抗拒。

整個廣告不著一字,易拉罐上的“Diet Pepsi”(瘦身百事可樂)表明了背后的秘密。

案例4:CURTIS水果茶

在這張水果茶的廣告中,為了突出新鮮、地道的果味,居然直接將整只檸檬變成了栩栩如生的茶杯。讓人不由得想象,就連杯子上方蒸騰的熱氣,會不會也充滿了酸爽?杯子邊緣所掛著的黃色標簽,提醒我們,享受如此美味,只需要一包袋泡茶。

案例5:聯(lián)邦快遞

聯(lián)邦快遞的廣告,將“交付的一瞬間”進行了夸張的表達,讓它的優(yōu)勢變得直觀可見。畫面背景用了一張世界地圖,凸顯出兩大洲之間的快件傳遞,就像是樓上到樓下送個東西那么方便,真正地實現(xiàn)了“天涯若比鄰”。

案例6:薇姿防曬霜

防曬霜的功能,不需要過多的語言來贅述,因此它的廣告,只要一個“陰影”就夠了。無論是在沙灘還是泳池,你都可以無懼烈日,放心玩耍,因為,有這款防曬霜為你直接擋住陽光,就好像“大樹底下好乘涼”。

三、猜謎創(chuàng)意法,投入才有趣

純畫面廣告的第三種創(chuàng)意手法,看上去會略顯含蓄,有點令人費解,但同時也會讓人覺得最有趣味。很多得獎廣告用的正是這種方法,我稱其為:猜謎創(chuàng)意法。

我們知道,一則謎語分為兩個部分:???????????????????????????????????????????????????????????????????????????????????????????????????????????????????????????????????????????“謎面”和“謎底”。這里的廣告創(chuàng)意同樣也是由兩部分所構成:廣告的畫面就是“謎面”,而商品本身就是“謎底”。

廣告先用一個奇怪的畫面作為“謎面”(問題)吸引你思考,然后再用這個品牌的logo或者商品功能,來告訴你“謎底”(也就是答案),讓你猶如參與了一次解謎的過程。

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廣告創(chuàng)意形式,一般適用于比較成熟的品牌,或者說當消費者對這個產(chǎn)品的利益點和功能已經(jīng)有所熟悉了,才可以這樣玩。它能夠讓消費者在參與“猜謎”的過程中,對品牌產(chǎn)生更深層的體驗。

如果廣告的主角,是一個全新的品牌或者服務,這個時候,首要任務還是要先講清楚“你是誰”,就不一定適合采用這種拐彎抹角的創(chuàng)意了。

這類的廣告創(chuàng)意,還有一個明顯的共同特征,就是它的構圖方式都很接近,基本上就只有下面這一種。為此,我做了兩張圖片方便大家理解:第一張圖,畫面中央是“謎面”,畫面的右下角,就等于是一個“謎底”(品牌logo或者商品圖片)。

第二張圖,可以跟第一張對照著來看,“謎面”的位置替換成了“問題”,意思就是:在這個區(qū)域,可以提出一個問題或制造一種意想不到的場景;在畫面的右下角,“謎底”的位置被替換成了“答案”,意思就是:用產(chǎn)品或者品牌來給出答案。是不是很清晰?我們來看下面的這幾個案例,用的都是類似的構圖方式。

案例1:健齒口香糖

在畫面中央,我們看到令人感到疑惑的謎面:一把金屬調(diào)羹,居然已經(jīng)被咬碎了!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視線移到右下角,答案揭曉:原來嚼了Extra健齒口香糖,讓你擁有一嘴好牙,不怕任何硬家伙。

案例2:殺蟲劑

再來看這一張,畫面的中央引發(fā)讀者好奇:門旁的地面上,居然有一只蜘蛛俠的手,誰這么厲害,把飛檐走壁的蜘蛛俠也給放倒了?謎底就在右下角,原來是個殺蟲劑的廣告,品牌還玩了一個黑色幽默——看來這款產(chǎn)品的效果有點好得過頭,居然把蜘蛛俠都給誤傷了。

案例3:無糖棒棒糖

再來看一則棒棒糖的廣告。我們知道,螞蟻只要聞到一丁點糖的氣味就會馬上聚集過去。但在這張廣告的“謎面”中,一群螞蟻居然從糖的旁邊繞道而行,這可真是破天荒頭一遭。

是什么原因讓螞蟻對糖果敬而遠之?右下角的謎底揭開:原來這是一支無糖棒棒糖。喜歡甜食又擔心攝糖量過高的人,也可以放心品嘗了。

案例4:碧浪洗衣粉

在這則案例中,廣告的謎面是:在一個狹窄而油膩的廚房里,居然還有人穿著全套的白色西裝,在神態(tài)自若地燒菜,到底是誰給了他如此大的勇氣?畫面右下角,一包綠色的碧浪洗衣粉,為你揭開了謎底:不用擔心,再臟的衣服也可以交給它來洗,肯定還你一個整潔如新。

案例5:牛奶

這則廣告的謎面,是一只造型奇特的玻璃杯,杯身上居然有五個深深的凹陷,感覺就像五根手指印。你可能會想,這是不是給杯子做廣告?

然而,畫面右下角的牛奶品牌logo、杯中殘存的牛奶痕跡,很快就推翻了你的猜測,原來,這是一則營養(yǎng)牛奶的推廣,它要表達的是:多喝牛奶,能增強你的體能,一不小心可能就把杯子給捏爛了。

案例6:戒煙糖

再來看這則作品的謎面:一位滿頭白發(fā)的老太太在過生日,看她的樣子少說也有七八十歲了,但生日蛋糕上的蠟燭居然是42。這又是怎么回事?

老太太嘴里的香煙和被煙熏黃的手,透露了事實:原來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煙鬼,怪不得顯得如此蒼老。畫面的右下角,一盒戒煙糖作為廣告的謎底而出現(xiàn),它提醒讀者:不想提前衰老,還是趕緊戒煙吧。

四、小結

最后,我們再來總結一下純圖像廣告的三個創(chuàng)意方法:

  1. 公共符號,地球人都知道;
  2. 擺平一切,讓產(chǎn)品做英雄;
  3. 猜謎創(chuàng)意法,投入才有趣。

上述提到的案例,雖然幾乎都沒用什么文案,但是它們背后的思考邏輯,卻跟文案的創(chuàng)作是一脈相承的。

視覺思考不是設計師的特權,作為一個文案,完全可以將文字和畫面元素同步應用,雙管齊下,讓創(chuàng)意的表達擁有更多的可能。

雖然廣告形式在不斷更新,但創(chuàng)意的表達路徑其實萬變不離其宗。越老的廣告形式,它的創(chuàng)意就越簡潔有力,希望你可以從上述我特選的經(jīng)典廣告案例中有所收獲。

 

作者:樂劍峰,公眾號:創(chuàng)意漸瘋

本文由 @樂劍峰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請教一下,有沒有產(chǎn)品更適合文案的情形?又該以何中方式展現(xiàn)。

    回復
专题
12340人已学习12篇文章
构建UGC社区是很多社区平台的必经之路,它能助力平台内容生产,为社区提供活水源泉。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构建UGC社区。
专题
37054人已学习17篇文章
如果你们有志于在运营路上深耕,并实现快速成长,你需要知道以下这些!
专题
12548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商业保理,即保付代理。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关于商业保理的讲解。
专题
1239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瑞幸咖啡和茅台的这次联名合作,无疑让联名营销这类营销方式又掀起了热度。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联名营销指南。
专题
13279人已学习14篇文章
好的产品是对人性的窥视,无论是做产品,做运营,懂点心理学还是很有帮助的。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消费者心理学。
专题
1656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基础功能的实现原理和设计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