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盲盒的乘風破浪——碎片化觀察

小鑷子
5 評論 3895 瀏覽 6 收藏 11 分鐘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进行深入的用户访谈、调研、分析,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快速的用户测试、反馈、迭代

編輯導語:盲盒的神秘和有趣吸引了眾多盲盒玩家的喜愛,作為禮物送人也是十分有趣的選擇,本篇文章作者分別從“消費者角度”和“商家角度”帶我們一起解開盲盒的營銷秘密,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送禮購物中有一些很微妙的心理, 如果是比較便宜的東西,那盡量要找「顯得貴重」但價格盡可能不透明的東西。

比如禮盒包裝的書,或者自己的手工制品,比如送唱片,對方不大會直接查到價格,而同時唱片給人感覺是有品味,以及可能是精心挑選的,代表用心,很適合送禮。

反之,如果是比較貴重的東西,那盡量要找價格非常透明,或者至少標價很清楚的商品;比如小罐茶,通過各種市場宣傳讓大家都知道價格。

因為如果送茶葉對方不清楚本來價格,很可能會「浪費」,當便宜茶喝掉。另外,這里面如果有購買團購折扣的操作空間,就更好了,2888 的大閘蟹券,其實成本就是800 這種。

當一個事物擁有讓人類“上癮”的動機,人對此將“欲罷不能”

這兩年“盲盒”產(chǎn)品可謂是如日中天,從早期的“泡泡瑪特小玩偶”,到后來的“快遞盲盒”(號稱無人認領快遞)、“手機盲盒”、“彩妝盲盒”、“籃球鞋盲盒”、“考古盲盒”、“服裝盲盒”,再到前些日子踩了人們底線的“寵物盲盒”等等。

盲盒市場可謂是萬紫千紅,百花齊放,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商家做不到的。除了商家,誰都不知道這些盲盒里會開出一些什么東西,玩的就是“心跳”。

那些購買盲盒的消費者,就像是鉆進了彩票站,滿心歡喜的期待著開出一個屬于自己的“500萬”。

分別從“消費者角度”和“商家角度”來解開盲盒營銷秘密。

1. 消費者角度

不確定性(比起固定,人們更愛“不確定”)盲盒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不確定性”,還記得《阿甘正傳》里阿甘坐在長椅上拿著巧克力盒時說的那句話!

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哪種”。

比起那些改不了的固定的社會規(guī)則,似乎每一個人都希望在生活中有一些“不確定”的小體驗。而盲盒正好滿足了這一點。

我不知道我會開出什么,但至少開的過程我是快樂的”,這就是“不確定”給盲盒消費者帶來的愉悅感。

2. 用戶心理

零售的哲學——里講了一個故事,

1989 年日本開始收消費稅,而且很快從 3% 調(diào)整到了 5%,社會消費情況萎靡不振。

鈴木敏文在伊藤洋華堂的董事會上提出,可以做返還 5% 消費稅的促銷,被人嗤笑。大家表示,以前降價 10%,老百姓都不在乎,效果都不好,你這 5% 憑啥就有用?

結果鈴木敏文爭取了在北海道試點的機會,同期的營業(yè)額比上一年提升了 75%。公司立刻決定第二周就推廣全國;

這真是洞察用戶需求特別好的范例。用戶的需求不是「客觀」和「理性」的,用戶需求總是主觀的。

對消費者來說,以前沒有收稅,現(xiàn)在貴了 5%,這是新的負擔,像是憑白多收了錢。

商家把這個「憑白」多收的錢去掉,更能擊中消費者的預期,因為大家正處于對消費稅反感和不適應的心態(tài)中。

1)賭徒心理:市面上的盲盒產(chǎn)品,都會激發(fā)消費者的“賭徒心理”這是人性使然,也是以小博大的絕佳機會,畢竟人人都迷信小概率事件,人人都會認為自己才是那個“幸運天使”!

所以為了得到玩偶盲盒中的隱藏款,為了得到手機盲盒中的最新蘋果手機,以及為了在無人認領快遞里開出鉆戒,人們會選擇花錢購買,相比得到,人更害怕失去;

2)稀缺心理:當一個物品越是稀缺的時候,其價值就會越高,物依稀為貴,所以當一個人購買產(chǎn)品時,會因為產(chǎn)品的稀缺程度而影響購買決策。

恰好盲盒產(chǎn)品都有隱藏款;也許是籃球鞋盲盒中的AJ,也許是手機盲盒中的最新款,也許是玩偶盲盒中的隱藏造型款,也許抽中隱藏款的幾率連千分之一都不到。

但完全不會影響消費者購買盲盒的熱情,畢竟小概率不代表沒概率。

稀缺的產(chǎn)品一旦被消費者得到,就極有可能使消費者產(chǎn)生自豪感,同時產(chǎn)生炫耀心理,促使吸引更多的人認識或購買盲盒。

3)鳥籠效應:隨著盲盒的大熱,盲盒的周邊產(chǎn)品也悄然興起;這些周邊產(chǎn)品與盲盒產(chǎn)品形成了互幫互助共榮共贏的完美組合。

舉個生活中的小例子,老趙是個宅男,平時喜歡買些新奇的小玩意兒擺在家中,無意間就購買了10多個小玩偶,苦于沒地方展示。

于是他就在網(wǎng)上搜索“盲盒展示柜”或“盲盒展示架”,在網(wǎng)上對比了一堆展示架之后,老趙最終購買了一個能容納70多個玩偶的展示架。

為了能讓展示架展示的更加完美,老趙又斥巨資購買了好幾十個玩偶。

老趙邀請朋友來家玩時,朋友看到了老趙的展示架,極為心動,于是立刻也在網(wǎng)上買了展示架。

3. 商家角度

低成本/高毛利/高復購,市面上95%的盲盒產(chǎn)品都具有低成本、高毛利、高復購的基礎。

除了一些玩偶類的盲盒需要前期的設計成本,其他大部分的盲盒都屬于低成本高毛利高復購產(chǎn)品。

比如手機盲盒,打著能開出手機的旗號,里面放的都是些極其便宜的小玩具,在B站有很多UP主為了開出手機,不惜花重金購買了幾百個不同價位的盲盒,結果卻連一個諾基亞都沒開出來。

一次開不出手機就買兩次,兩次開不出就買三次。低成本、高毛利給商家?guī)砹司薮蟮挠臻g,同時因為盲盒的上癮機制,又給商家?guī)砹顺掷m(xù)的盈利。

這么好的生意怎么能錯過呢?于是商家紛紛效仿,形成了萬物皆可盲盒的可喜場面;

(1)清庫存:不少商家發(fā)現(xiàn)盲盒經(jīng)濟如此如火如荼,也想?yún)⑴c一把,但自己沒有研發(fā)新品的能力和費用,怎么辦呢?

商家一拍自己油亮的大腦門子,想出了一個絕佳妙計,那就是用超高價值的隱藏大獎吸引消費者購買,實際盲盒里都是商家的賣不出去的庫存產(chǎn)品。

什么老款的兒童玩具、賣不出去的耳機、斷碼的鞋、老款的包包,如果你買過很多種盲盒,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那就是隱藏款你沒怎么開到過,但是義烏小商品你是一樣沒落下。

(2)超強引流器:對于商家而言,盲盒絕不僅僅是賺快錢那么簡單,很多商家發(fā)現(xiàn)盲盒對消費者有著天然的吸引力之后,還會把盲盒產(chǎn)品作為引流神器。

通過看上去性價比超高且超有趣的盲盒來把流量吸引到店鋪內(nèi),再通過其他活動來增加店鋪整體銷售額。

這類商家通常比較有品牌意識,會將盲盒里的產(chǎn)品盡可能的提升其價值,讓消費者感覺到物超所值。

同時為品牌留下一個良好的口碑,為后續(xù)其他產(chǎn)品的轉(zhuǎn)化率立下汗馬功勞。

#專欄作家#

小鑷子,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專欄作家。養(yǎng)成挖掘性的思考習慣、綜合、市場、運營、技術、設計、數(shù)據(jù)、擅長跨境電商,綜合電商與商業(yè)模型。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感覺盲盒其實就是利用了消費者的好奇心理,剛開始還挺喜歡的,時間長了就覺得沒意思了

    回復
  2. 哈哈哈,盲盒真的很讓人產(chǎn)生好奇心,我還沒買過,是因為不敢,怕不值。

    來自河南 回復
  3. 我從來不買盲盒類產(chǎn)品,原因無他,不是必定得到的我不會去賭。

    來自吉林 回復
  4. 以前圖新鮮還挺喜歡玩盲盒的,現(xiàn)在就覺得買自己喜歡的幾個款就好了,咸魚也可以淘

    來自貴州 回復
  5. 早幾年泡泡瑪特最先開始營銷盲盒的時候,還只是玩具、周邊,現(xiàn)在萬物皆可盲盒了,著實令人驚嘆

    來自安徽 回復
专题
16626人已学习16篇文章
对于很多软件工程师来说,工作内容都与界面设计有很大的关联。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界面设计方法。
专题
13009人已学习12篇文章
要想判断一个行业的趋势,就要做好行业分析。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如何撰写行业分析报告。
专题
1421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如果做小红书运营?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小红书流量密码。
专题
33749人已学习16篇文章
信息流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和策略?
专题
12153人已学习14篇文章
随着科技的发展,AI技术渗透进各个行业里边,AI图像生成和识别技术有了更大的突破性,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AI图像识别。
专题
85594人已学习22篇文章
不能用C端产品思维套在B端产品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