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搞副業(yè),到底香不香?

5 評論 6393 瀏覽 6 收藏 15 分鐘
🔗 B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客户的商业需求、痛点、预算、决策流程等,而C端产品经理需要更多地关注用户的个人需求

編輯導語:如今,都在強調副業(yè)剛需,越來越多的人利用主業(yè)時間來摸魚搞副業(yè),摸魚搞副業(yè)可以說是許多人下意識的向往,但真正能夠做到兩邊都有著落的人,屬實罕見。本文對摸魚搞副業(yè)從宏觀以及個人角度分析,并對如何正確摸魚搞副業(yè)提供了思考方向。

關于職業(yè)倦怠,這已經是老生常談了。

前幾年,關于一個女孩賣了北上廣的房子,跑到麗江遁世的新聞還沒有完全淡出人們的視野,沒隔兩年又來了個續(xù)篇 — 那個賣了房去麗江的女孩,現(xiàn)在怎么樣了?

與此相關的,還有去年火爆全網的話題 — 職場上 35 歲以上的年輕人,都到哪里去了?

看似不相關的方面,集合在一起,勾勒出關乎職場的終極拷問,那就是到底什么樣的工作,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關于“摸魚”,百度詞條是這樣定義的:

摸魚,網絡流行語。指偷懶、不務正業(yè)、不干正事,或者在集體活動中不出力。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是摸魚搞副業(yè)呢?既可以用足主業(yè)工作旱澇保收的福利,又可以利用副業(yè)工作在市場中施展身手,是不是兩頭沾好呢?

有這種想法的人,還真不在少數(shù)。

我的一位朋友,曾經在體制內從事基礎業(yè)務工作,除去年初年底各種應付檢查,其他時候聊聊天、喝喝茶,節(jié)奏還算清閑。為了盤活大量的業(yè)余時間,他發(fā)揮自己的攝影專長,幫朋友的廣告公司拍照修片,不多久就熟悉了全盤業(yè)務,每天下班以后拍攝剪輯,忙得不亦樂乎。

不過,盡管這個技術變現(xiàn)渠道為他賺到了穩(wěn)穩(wěn)的小酒錢,但沒過兩年,他還是老實收心做回本職了。

理由很簡單 — 他被調往一個更為核心的部門,相比起潛在的升職機會,兼職做技術工種的收益,當然就是云泥之別了。

另一個例子,是我一個熱愛健身的男同學,在增肌和力量訓練這個事情上身體力行,積累了很多親身實踐經驗?;乩霞夜ぷ鲙啄暌院?,他考取了健身教練國家職業(yè)資格認證等系列證書,業(yè)余時間當起了私教。對于傳統(tǒng)的升職加薪,也漸漸清心寡欲、甚至斷絕了這個念頭。

這兩個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摸魚搞副業(yè),可以說是很多人下意識的向往。我們在職場上,向用人單位出售我們的時間,這是我們的主營業(yè)務。而上班之外獲得的收入,就是營業(yè)外收入。

作為一個理性人,我們會很自然地“都想要”。然而在現(xiàn)實世界里,真正一邊摸魚摸得如魚得水,一邊副業(yè)做得風生水起的,可以說實屬罕見。那么這個問題就很有意思了,是什么阻礙了美美地摸魚?

在這里,不得不說到古典經濟學鼻祖亞當·斯密提出的“看不見的手”。“看不見的手”是一個隱喻,是亞當·斯密用來描述市場經濟運行規(guī)律的一個形象比喻。

他認為每個參與者在追求私利的過程中,市場體系會給所有參與者帶來利益,就好像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指導著整個經濟過程。

正常情況下,市場會以它內在的機制維持其健康的運行,并逐步形成市場經濟中的價格機制、供求機制和競爭機制。這些機制就像一只看不見的手,引導著每個人自覺按照市場規(guī)律活動。

一、從宏觀上說,摸魚注定不會是主流

我們這么來設想一種極端狀態(tài)好了。假如市場競爭中所有的企業(yè)都流行摸魚,那么員工的平均生產效率必然嚴重下降,那么這家企業(yè)當然很快就被市場所淘汰。因此,沒有哪家企業(yè)會鼓勵這種“自殺式”的文化。

因此,所有的企業(yè)必然要鼓勵員工愛崗敬業(yè)、聚精會神,不僅要完成職責手冊上規(guī)定的任務,并且還要比學趕超,做到相對最好。

二、對個人而言,摸魚是一個昂貴的選擇

“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茨威格這句話,不僅適用于上了斷頭臺的王后,對幻想輕松摸魚的人來說,也是一個真實的注解。

1. 你要面對競爭力的割裂

網傳一句話叫“不要用你的興趣挑戰(zhàn)別人的專業(yè)?!?/strong>對于絕大部分工作而言,這確實是一句話糙理不糙的忠告?!耙蝗f小時定律”很好地解釋了這個結論,排除個別完全依賴直覺和天才的工作,絕大部分的工作都離不開時間和刻意練習的積累。

對于主業(yè)工作而言,你除了很自然地投入主要時間以外,所處的工作環(huán)境,也無形中為你提供了被動的知識溢價。而如果你另辟蹊徑地開拓一項副業(yè),那么首當其沖的矛盾是時間的匱乏、條件的不充分,不論是對于主業(yè)還是副業(yè),都是天然的劣勢。

這就好像別人或者只需要學鋼琴,或者只需要學圍棋,而你同時做了這兩樣,那么不管是拼鋼琴還是拼圍棋,首先在受訓時間上就吃虧了。

2. 你會面臨成就感的匱乏

著名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成就感,是一個人最高級的追求。尤其在滿足基本的溫飽和安全需要以后,在獲得成就感的那一刻,簡直就是多巴胺爆棚的巔峰體驗。

而這種成就感,很難離開世俗的認同和肯定。

前面講過,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門心思發(fā)展副業(yè),那么一定影響到對主業(yè)工作的投入,與此同時,自己當年的同事或躋身高層、或榮譽等身,不乏聚光燈和溢美之詞,而醉心副業(yè)的自己,無形中漸漸被邊緣化,假如副業(yè)又沒能提供足夠的正向激勵,難免會感到落寞。

3. 你將面臨兩難的取舍

以上說了,假如副業(yè)沒有給到足夠的激勵,會帶來挫敗感。而一旦副業(yè)做得還不錯,那或許又將面臨另一重的糾結。

曾經流傳一幅金字塔圖,將中國社會分成了 9 個階層,總的來說,自上而下依次是公務員、壟斷企業(yè)、自由競爭企業(yè)、個體經營者等等。簡單地理解,越往上,賽道的機會越多。

對于摸魚者來說,大多數(shù)人的主業(yè)工作還是以體制內居多,畢竟在私企,一個蘿卜一個坑,小老板的眼睛無時無刻不在發(fā)揮監(jiān)視功能(并且在小企業(yè),倒也不存在兩難困境)。

那么身處體制內的摸魚者,假如副業(yè)發(fā)展到一定的規(guī)模,是安享既有賽道的體面和安逸,還是將副業(yè)轉變?yōu)橹鳂I(yè),大膽地附身市場中去沖浪,同時忍受巨大的未知和不確定性,成了 to be or not to be(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

三、摸魚,也是一根生活在別處的橄欖枝

盡管摸魚不被主流價值所鼓勵,但是摸魚背后,卻傳達著深刻的心理動力,或許是想創(chuàng)造的需求,或許是對未知的恐懼,或是對既定生活方式和價值標準的反叛、背離和突破。

海德格爾說,人應該詩意地棲居。詩意地棲居也就是詩意地生活,旨在通過對抗科學技術所帶來的個性泯滅自己生活的刻板化、碎片化。

從這個意義上說,經由興趣愛好發(fā)展出來的副業(yè),可以說是我們在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中接續(xù)好奇的薪火,是我們生而為人主觀能動的構筑和創(chuàng)造,是我們實現(xiàn)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重要途徑。

同時,在充滿不確定性、黑天鵝事件頻發(fā)的今天,發(fā)展一項主業(yè)之外的技能,既充實了個人的能力向度,也為未來應對和分散風險提前打好了基礎。

我有一個前同事,這個女孩子入職第一天開始,就利用業(yè)余時間寫網絡小說,偶爾上班的間隙也把字體調成不醒目的淺灰色,趁著沒干活的空檔悄悄寫,直到某一年機構調整,她一直負責的業(yè)務不再適應公司發(fā)展需要,于是被轉崗到一個不起眼的邊緣崗位。

沒有多猶豫,她提交了辭職報告。辦理離職手續(xù)時,捧著厚厚幾本自己已經出版的網絡小說。同事們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身邊隱藏著一個人氣作家。

因此,相比起分辨“摸魚”的利弊,更重要的是以當下為原點,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專屬的“摸魚”攻略。

四、如何正確地“摸魚”?

假如你的職業(yè)發(fā)展軌道和個人興趣、人生規(guī)劃高度重合,那么恭喜你,把握住這份幸運,把手頭的工作做到極致即可。

假如你在目前的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上遇到迷茫,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樣的生活,那么以下是我嚴肅的建議。

首先,接納暫時的困境。其實在我們整個人類的進化中,有一個很悲哀的事實,就是我們的眼睛為了發(fā)展視覺的縱深判斷,所以長到了同一側,也就是都長到了正面。

像有些哺乳動物,比如馬,眼睛是長在兩側的,這使得它們能夠保持 360 度的視野觀察。

而人類的眼睛,由于都長在前側,因此失去了向后看的能力。這使得我們的文明、乃至我們個人人生的審視,也是本能地朝前。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甚至不允許停滯,這讓我們總想要更快更強,卻忽略了已經取得的成就,也常常是焦慮、挫敗、內耗的原因。

于是會出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我們有可能因為主業(yè)工作遭遇挫折,轉而去副業(yè)中尋求庇護。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么這種熱愛可能是虛假的。

在這種狀態(tài)下,我們可能就需要先允許自己慢下來,排除正常的職業(yè)倦怠。善于自我調節(jié),對任何賽道都是通用并且受益的。

其次,可以結合心理學工具做自我分析。比如用“冰山理論”分析當下狀態(tài)。

所謂的“冰山”實際上是一個隱喻,它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的外顯行為往往是冰山上的可見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體,則是長期壓抑并被我們忽略的“內在”。

揭開冰山的秘密,我們會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觀點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冰山模型總共包括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七個層次。比如說,我不爽這份工作過于機械,于是我開始留意其他的潛在工作機會(行為),因為我感受到乏味(感受),我認為自己不適合過于結構化的生活方式(觀點),所以我向往能從事更富有彈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工作(期待),讓我體驗到充實和自由。

也可以借助量表認識自己。比如通過 MBTI 職業(yè)性格測試量表輔助評估意向職業(yè)的匹配度。

最后,就是強悍執(zhí)行了。只有當你明確自己喜歡什么、熱愛什么、擅長什么,并愿意為此承受失敗和風險,才算真正地在考慮一門“事業(yè)”。

既然是事業(yè),就不是閑情逸致、不是請客吃飯,而是嚴格的時間管理、百折不撓的勇氣、一以貫之的執(zhí)行,以及足夠的智慧、耐心以及魄力。

由此,才能從一個閑散的“摸魚人”升級為一個優(yōu)秀的“垂釣者”。

 

作者:梁欣;公眾號:奴隸社會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vkfIXcOOU22VifsLccsPXg

本文由 @ ?奴隸社會 授權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想搞走leader,沒想到掙了第一筆副業(yè)收入,哈哈哈

    來自重慶 回復
  2. 莫不是傳說中的高考作文滿分者,摸魚二字都能長篇大論寫 這么多。

    來自江蘇 回復
  3. 每個月要的貸款壓得喘不過氣,主業(yè)的錢賺不夠,希望弄個副業(yè)賺點閑錢減少壓力

    來自浙江 回復
  4. 現(xiàn)在會有很多人開始搞副業(yè),但在開始之前務必要考慮清楚

    來自陜西 回復
  5. 真的沒有錢,只有搞點副業(yè)賺錢

    來自河南 回復
专题
19553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跨境支付的行业、发展、支付方式和商业等信息。
专题
15317人已学习14篇文章
交互设计本质上就是设计产品的使用方式的过程,“如何才能做出合理的B端交互决策”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B端交互设计指南。
专题
12426人已学习15篇文章
当业务进入某一阶段之后,用户新增可能会趋向疲软,这个阶段里,运营人员可能会需要召回流失用户。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用户召回策略。
专题
12363人已学习12篇文章
关于如何写简历、简历上些什么的文章大家看了很多。那么细分到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来说,写简历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产品经理如何写简历。
专题
14977人已学习13篇文章
本专题的文章分享了搭建营销中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