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就別想走?逐幀拆解“多鄰國”高用戶粘性的方法

2 評論 1321 瀏覽 3 收藏 11 分鐘

在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競爭激烈的當下,如何提升用戶粘性和留存率是每個運營者面臨的挑戰(zhàn)。學習類APP“多鄰國”憑借其獨特的用戶體驗設計,成為行業(yè)內(nèi)的標桿。本文將逐幀拆解多鄰國的用戶留存策略,分析其如何通過頁面觸點、流程觸點、峰值觸點、難題觸點、消息觸點和首次觸點等六大觸點,精準捕捉用戶情緒,提升用戶參與度和忠誠度。

每一個做流量的運營,都知道拉一個新客戶的難度有多大,特別是客戶的價值越高,流失一個客戶心里就有多痛。

當我們做完一場活動,拉過來一批用戶以后,第二天還能剩下多少呢?

如何才能讓用戶更好的留下來呢?

為了探究這個問題,我逐幀拆解了“多鄰國”。

為什么是“多鄰國”

學習本身就是個反人性的事情,而一個學習類的APP,最重要的目的是讓用戶留下來能持續(xù)學習。

可以說留存是這類APP的生命線,而多鄰國的留存已經(jīng)成為學習類APP的標桿,常年霸榜外語學習APP第一名。

截至24年二季度,多鄰國的月活躍用戶達到 1.04 億人次,日活躍用戶 3410 萬人次。

大約有700 萬日活躍用戶,已經(jīng)連續(xù)一年或更長時間,堅持每天使用多鄰國。

多鄰國為什么能做到這些呢?

用戶的每次情緒,皆是營銷點

多鄰國APP的背后,一定是一個感知情緒的大師,能非常敏銳的察覺到用戶的情緒變化,再每次情緒變化時,都給出精準的觸發(fā)點,我基于體驗提煉出了6大觸點,分別是:

頁面觸點、流程觸點、峰值觸點、難題觸點、消息觸點、首次觸點

頁面觸點

頁面觸點是每個人都會用的,但是有些人能用的好有些人用的不好。在應用市場中,展現(xiàn)的信息觸點有:圖標+軟件名+文件大小+下載次數(shù)+簡介。

這里大家定位不同,都是不錯的水平,不過多鄰國用了點小心思,用圖標破碎的效果來吸引注意力,配合簡介:玩著就能學41門外語,更能吸睛。

流程觸點

流程觸點是用戶跟著流程的時間線推進的節(jié)點,這里調(diào)研的大部分APP會很嚴格,必須得注冊手機號才能使用,而多鄰國不著急用戶登錄,而選擇讓用戶先體驗APP。

在用戶初次體驗APP時,通過多兒的自我介紹,和用戶建立情感聯(lián)系。讓用戶填寫問卷的過程中,全程都是用口語化的表達,配合上多變的表情,讓用戶建立很強的互動感。

在填寫過程中,很機智的讓用戶填寫來源,以便于監(jiān)測投放渠道。

在英語學習類的APP中,讓用戶填寫學習目的是常規(guī)操作,而多鄰國在常規(guī)操作中藏了非常多的小心思,用戶的每一個選擇,都有專門的一句文案用來和用戶互動。進一步提升互動感。

為了能提升用戶后續(xù)的留存率,在這里就讓用戶授權(quán)打開通知和屏幕組建,為自己埋下了兩個消息觸點,消息觸點越多,未來能運營的空間才越大。

填寫問卷后,不忘給用戶畫餅,描繪美好的未來,進一步提升學習的動力。

峰值觸點

 

峰值觸點是最重要的,也最難挖掘的觸點,甚至是需要手動創(chuàng)建的觸點。

很多APP只有達成N天的使用解鎖徽章,給用戶一些獎勵?;蛘弋斕焱瓿梢粋€動作,給用戶一些獎勵。

而多鄰國,把峰值觸點從大到小拆出N個獎勵。大的有獎勵有完成多輪打卡,會解鎖徽章;中等的獎勵有完成每個單元都有經(jīng)驗值獎勵;最讓人驚訝的是即時獎勵機制,每答對五道題,都有一個小動畫作為鼓勵,每答對一道題都有夸獎,把學習和游戲性相結(jié)合。

這也是用戶能學習上癮的核心機制。

這里是用戶第一次完成一個單元的打卡,開始讓用戶立下承諾,并順帶讓客戶授權(quán)手機號,以及讓用戶完成付費會員體驗。

人在有成就感的時刻下,是更有勇氣定下目標,也更樂于為情緒買單。

難題觸點

成功固然讓人喜悅,但是學習的過程中,一定也會碰到難題。

當用戶學習不順利時,多鄰國怎么處理呢?

首先,必須得制造一些障礙。

用戶只有意識到答錯會有一定的懲罰,成功才會更有成就感。

同時多鄰國也很好的把握尺度,給用戶更寬容的容錯空間,在十幾道題的學習測驗中,會給出五顆紅心,每題打錯,最多只扣一個,哪怕錯多次,也只扣一顆。

并且當用戶紅心用完后,可以免費補紅心,或者使用積分補紅心。

讓用戶像是打游戲一樣,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題,拿到自己的寶藏。

消息觸點

前面埋下的消息觸點,為用戶后續(xù)的留存提供了更有趣的玩法。

根據(jù)用戶的打卡情況,短信提醒會給到不一樣的情緒反饋。

比如第一天沒打卡,他會跟你說“我好想你,今天要不要來練練日語?。俊比绻愫脦滋鞗]打卡,他會說“ 4 天都沒學日語了,你是想怎樣?算了,懶得管你?!比绻氵€是不回來呢?他可能會擺出嫌棄的樣子說:“天天給你發(fā)消息,你都不理我,如果你再不開始學習,我就再也不管你了!”

隨著打卡情況,小組件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變形。

比如,如果你到了晚上 10 點,還沒有打卡,它會變得委屈的樣子,如果你完成了打卡,他又會變得非常開心。

首次觸點

以上的拆解都是基于首次觸點下的進一步細拆,在首次接觸下有藏著其他的觸點。

而多鄰國在首次觸點中,始終埋著他的內(nèi)容主線:

在首次接觸前,鋪墊:玩著就能學41門外語

打開APP見第一面時,就用多兒給人好玩的感覺。

第一次做題的過程中,不斷用即時激勵,給人玩的感覺。

以及第一次做完,給人激勵的時候,也是借用游戲的經(jīng)驗值和寶箱。

和用戶玩在一起,才是多鄰國高留存的秘籍。

篇幅有限,還有其他六大觸點沒機會展開講,關注我,后續(xù)合適的時候再給大家展開講講。

多鄰國背后的思考

把用戶當成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這件事被越來越多的公司提到。

在絕大多數(shù)公司追求效率,追求快的時候,反而那些和用戶待在一起,感知到用戶喜怒哀樂的公司,贏得了用戶的心。

慢,反而更快。

希望這篇多鄰國的拆解,能幫助你察覺到用戶的情緒,和用戶玩在一起。

本文由 @大豪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作者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為了做好 玩 這個屬性,看得出來多鄰國有多用心,速度和效率在這款APP上不再成為核心,溫度是他的主流

    來自北京 回復
  2. 游戲化學習機制,多鄰國將學習過程設計成游戲化的體驗,例如通過碎片化的課程、連勝機制和排行榜等功能激勵用戶每天學習。這種機制讓用戶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從而提高了用戶的參與度和留存率。

    來自廣東 回復